来源:《凤凰新闻》20191103文/风子我站在山岗,为故乡招魂不知何时,村子渐渐空了,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出去当了农民工,有的甚至带去了孩子,而村里的学校再也没有了过去的热闹,有的村只剩下了十来名孩子上学,只好几个村的学校合并成一所学校。像父辈那样视土地为生命的老一辈农民已渐渐逝去。土地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城里的一个又一个土豪却租地当起了农民,而那些不想出去却没有继承和掌握传统农业技术的农民,沦落为“现代农业”指挥下的“产业工人”。城里人成了农民,农民成了工人。故乡还在,村子的魂已渐渐死去。许多人漂泊在异乡,或许成了老板,成了白领,甚至成了异乡人,或者成了文化人,一谈起故乡,就用无尽的想象,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和眷恋以及不可磨灭的故乡情怀。谁也不愿说故乡落后,说故乡愚昧,说故乡的贫穷,而愿意被乡愁美化着,把贫穷品德化,把落后浪漫化,认为丑化家乡就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沉迷而且迷茫,家乡的糜败就渐渐模糊起来。回到老家,回到故乡,就被故乡的愚昧贫穷淹没,也随波逐流,或者无能为力,或者视而不见。你看每到春节,返乡潮在全国涌动,怎们也要赶在年三十回家,似乎童年的记忆在那时又回来了,家家蒸包子,户户包饺子,杀猪炖肉欢欢喜喜过大年。而今,年味越来越淡,回来除了走亲戚,就是打麻将玩扑克。一个小村子,竟有十几家商店,商店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摆满了小方桌、麻将桌之类,占据了大半个店面。...
发布时间:
2019
-
11
-
09
浏览次数:9
来源:《凤凰新闻》2019年3年30日 红极一时的“大学生村官”,为何纷纷“逃离”农村? 前些年,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回农村当村官,为农村干部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 几年过去了,曾经热血沸腾,想在农村大显身手,踌躇满志的大学生村官们,究竟工作生活的怎么样呢?据有关部门调查摸底,近10年间,大学生村官由原先的在职20多万,下降到了10多万,足足减少了一半多。是什么原因出现这种不平衡状态的呢? 说老实话,农村的基层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比城市的基层工作更难,更复杂。因为农村工作讲的是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关系和一个“狠”字。一个初出茅庐,不懂人情世故,水土不服的毛头孩子大学生去做村官。想想都是难为他们了,除非当地有人撑腰加上自己绝顶聪明,能够左右逢源;否则,永远只是个摆设, 只是个打杂加跟班!这就是农村村官的现状! 而有一部分的大学生,当村官只不过是借助“村官”这块跳板,镀镀金后马上就走。真正干实事的少! ...
发布时间:
2019
-
04
-
08
浏览次数:9
来源:《潮州日报》2018年2月27日 经济 05 版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今年的一号文件意义非同一般,可以说具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意义”,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在由农民日报社主办的“2018年中国三农发展大会”上强调,文件“体现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三农’工作的继承和总结,更是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一个纲领性文件。”韩俊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改革的序幕就是从农村拉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勾画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恢宏蓝图,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谋篇布局,制定了乡村振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种种迹象表明,乡村振兴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如何振兴乡村,没有完整的模式可鉴,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韩俊认为,中央一号文件对当前“三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进行了精准的解析,主要表现为五个“亟待”,“第一,为农业...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6
浏览次数:517
来源:《梅州日报》2016年5月3日记者:刘世锦编者按: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市委副书记、市长谭君铁日前率考察团赴江苏、浙江、安徽、江西考察。本报今日起推出梅州市考察团赴苏浙皖赣考察见闻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垂注。从浙江安吉县余村、目莲坞村到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每一个地方的生态之秀、环境之美都令人震撼、赞叹,更引人深思,给人启示——这些地方坚持以先进发展理念为引导、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守住了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行稳致远。昔日靠山吃山今日养山富山进入余村,映入眼帘的是群山苍翠,呼吸犹如洗肺般欢畅。很难想象,10年前这里是安吉县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区,炮声隆隆,粉尘蔽日,环境堪忧;如今却是依山傍水的绿色经济蓬勃发展。而这一切变化都源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指引——痛下决心关停矿山、水泥厂,探寻绿色发展新模式。阵痛在所难免,2003年至2005年,关停了矿山、水泥厂的余村集体年收入断崖式减少,只有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几乎半数村民“失业”。但痛定思痛的余村借美丽乡村建设东风,重新编制发展规划,把全村划...
发布时间:
2016
-
06
-
14
浏览次数:186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6年2月16日 文/李一戈 上海姑娘过年“逃离”江西农村,引发热议 我参加工作刚报到的时候,单位办公室的老大姐见面说的第一句话是:小伙子,从江西农村到首都来工作,很不容易吧?也许是我生性迟钝,当时并没有听出什么话语里的优越感来。后来接触多了,发现这位大姐其实是个善良的人,一再热心地要帮我介绍女朋友。但这并不能消除她观念里对于江西老区农村形成的固有境像。我们那里既非平原,也非高原,与多数人想象中的崇山峻岭的典型山区也有些距离。虽然村子前后都是山,但并不是那种特别险峻的高山,多数只比丘陵高一点。我承认,往“江西山区”靠,是由于春节期间那个上海女孩和江西男孩的故事。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我老婆第一次跟我回老家,没有当天晚上就跑掉,我真是走了狗屎运。且不说那时我们也是从县城挤一辆没有车篷、由农用卡车改成的“客车”回家,单单是,猪圈跟房子是一体的,小便的木桶也是在房间里——这样的卫生条件,哪个城里人见了不要夤夜逃亡?虽然我在那里一直长到十八九岁,但上了大学后每次回家也免不了偷偷皱眉头。而我的父辈祖辈先祖们,多少年来浑然不觉。如今,每户人家基本都建了三四层楼房,每层都有独立的卫生间,整个村里也看不到几个...
发布时间:
2016
-
03
-
04
浏览次数:191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6年2月19日 文/李一戈江南农村给很多大城市人的意象之一,是灿烂的油菜花。没错,小时候每到初春,我们村周边的田里,油菜花连畴接陇,虽然说不上是一望无际,但足够今日的文青们惊叹忘返。记得我孩子一两岁的时候,春节回去还能看到零星的油菜花,最近几年回家却一棵也没有了。现在城里人想看金灿灿的油菜花,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江西婺源。不同的是,想必婺源的油菜花大都是用来观赏的,而我们当年种油菜花的功用是,油菜花梗叶可以作肥料,油菜花籽可以榨取菜油——但现在村人吃的油都是调和油。不仅油菜花,很多经济作物也没人种了。我们村前有一块肥沃的河套冲积地,大约几十亩,夏季西瓜,秋季花生、甘蔗,曾经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所在,如今你猜怎么着?居然全栽上了松树。倒是一劳永逸了。“现在种田比以前轻松多了。”留在村里种地的村人告诉我。小时候在水田插秧,最害怕的是蚂蟥,现在,几乎一只蚂蟥也没有了,都被农药杀绝了。“除草剂一撒,草也不长了。”还有了小型收割机,哗哗哗,水稻几天就收割完了。我们老家那边的情况是,70后以后的青年,基本都去打工了,“他们不愿意也不会种田”,那一套农活全都不会。打工最差哪怕一年只能净挣几千块钱,也比呆在家里...
发布时间:
2016
-
03
-
04
浏览次数: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