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报 财经月刊》2018年4月号
文/庄南生
今年夏天将满90岁的香港首富李嘉诚宣布在5月退休,狮子山精神时代正式落幕。李嘉诚成功在他深明“变幻才是永恒”这条铁律。五十年代开胶花厂食正香港制造业高峰,七十年代看出房地产潜力,转型变成华人首富。现在李嘉诚已不仅是地产大亨,早已加入商场新游戏,做科网弄潮儿。
千禧年代是科网年代,李嘉诚当年创办Tom.com并将其上市,但科技泡沫爆破令其名存实亡。但首富就是有首富的能耐,他马上转型,2006年成立创投基金维港投资。创投世界比李嘉诚有钱和有名的人多的是,但李嘉诚的创投无论从质素和地区来看,都显示了年近九旬的他仍有商人的锐利触角。
创投技巧:专注高新科技 低买高卖
李嘉诚投资的科网startup,只专注于高新技术的企业,不会投资非技术领域的项目。Siri、Facebook、Spotify等重要应用背后,都有他的身影。最能显示他眼光的投资,莫过于交通导航应用Waze,使用了所谓“社区化”的导航技术,透过用户使用时实时提供路面资讯,如交通事故、堵塞情况等,更能准时反映即时交通实况。李嘉诚2011年与人合作以3000万美元投资Waze,两年后Facebook和Google看上Waze,争夺下Waze被推高至13亿美元身价被Google收购。他的创投技巧,就是在startup经过首轮融资后的瓶颈位用较低代价入场,等其他科网巨企高价收购。
此外,李嘉诚将创投目光聚焦在以色列,也证明了他眼光独到。在中国科网热潮中,李嘉诚没有像九十年代一样大举进军内地,反而是关注以色列的创投圈子。维港投资在香港不太有名,但在以色列,是最大的外国创投基金之一,十分有名。在维港投资公布的创投项目中,近一半的都是以色列的创投项目,例如生物农业技术公司Kaiima、视频软件开发应用Magisto等。
投资以色列,是因为该国自七十年代起确立鼓励创新的国策,有“Startup Nation”之称,每年均有企业被科网巨企收购或在美国上市。
人人都想做李嘉诚,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是李嘉诚。李嘉诚的成功当然有赖狮子山下的时代传奇,但诚哥现在还能保持优势,靠的是不断抛弃旧包袱,学习新事物,令自己转型。这一点比起贵人相助或努力工作,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