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参考消息》2014.08.08
文/马勇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同时宣战,甲午战争全面爆发。一个半月(9月15日)后,平壤战役爆发。可惜的是,这场战役仅仅打了一天,清军不支,趁着雨夜弃城溃逃。中国最后一个藩邦朝鲜就这样与宗主国挥别了。
又过了两天(9月17日),中日两国海军在黄海大东沟遭遇。这场被命名为“黄海大战”的战斗,从中午12点打到下午5点,双方各有胜负。此后,北洋海军避居旅顺、威海港湾,中国失去了制海权。翌年2月,困守威海港湾的北洋舰队眼见援军无望,丁汝昌、刘步蟾、张文宣等高阶层指挥官相继自裁,杀身成仁。17日,日军占领威海卫。
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并不意味着中国彻底失败。中国如有打持久战的决心,想尽一切办法坚持下去,最后结局未必不变。不过,从当时情形看,中国在不得不开战后并没有必胜的信心,也没有必胜的举措。黄海大战后十天,翁同龢、李鸿章建议起用赋闲10年之久的恭亲王。恭亲王是清廷有名的主和人物,30年前以三寸不烂之舌“智退”英法联军,10年前的中法越南危机中,恭亲王也是主和派重要人物。在这个时候启用恭亲王,用意明显,所以此后局势发展,已日趋明朗。
清廷多次派员乞和
9月底,翁同龢受慈禧太后、光绪帝以及恭亲王密令,潜往天津密会李鸿章,面嘱李鸿章利用外国人进行斡旋,尽早结束战争,但又不失体面。根据这个方针,李鸿章、恭亲王等在京津两地展开频繁而秘密的外交斡旋,俄英等国外交官也受命与日方进行接触。11月13日,李鸿章建议委派洋员德璀琳径赴日本,探日本口风,成则顺势化解危局,败亦容易推托,不致使政府尴尬。
11月26日,德璀琳一行抵达日本神户。但日方因德璀琳洋员身份,不愿与之会晤。29日,德璀琳扫兴而归。
德璀琳斡旋失败并没有让中方丧失求和的信心。翌年1月28日,清政府派出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前往日本,但日方仍以各种理由拒绝谈判。日方用意非常简单——根据张荫桓随员伍廷芳观察,日方期待与恭亲王、李鸿章这样的重臣谈判。中方明白日方心迹后,迅即派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
李鸿章赴日前,就相关问题与慈禧太后、光绪帝、恭亲王以及军机处、总理衙门的官员进行了缜密研究,就各种可能情况预设了对应方案。李鸿章还在那段时间与各国公使密集接触,希望各国在关键时刻提供帮助。
日本政府也清楚,战争不可能永远打下去,拒绝德璀琳、张荫桓,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满足日方要求。
2月16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表示中国除应支付战争中军事赔偿金,承认朝鲜完全独立,还必须向日本割让土地。日方还认为,为了将来中日两国交际有所准绳,两国在议和时应缔结确切条约。次日,日本政府通过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将这些条款转致中方,概括起来就是四点,即朝鲜独立、割地、赔款和最惠国待遇。
获悉这些条件后,光绪帝主持会议进行多次讨论。朝鲜独立无需再议;赔款是近代战争必然会发生的结果,战败国家总会向战胜国支付一定数额补偿金。关于赔款,朝廷给李鸿章的指示,就是最大限度为朝廷减少负担,能少一分是一分。
最难的议题是割地。朝廷内部经过争论,最终达成共识,承认此次议和,日本最关注的问题是割地。如中国始终拒绝这个要求,那么日本就始终不同意开议,日军也就不愿意停止进攻。以现在情势论,宗社为重,边徼为轻,利害相悬。至于如何割,割哪里,还要李鸿章获得日本详细条款后再仔细商量。
至于最惠国待遇,这项规定一定会在媾和条款达成后专门谈判,朝廷对此并没有过多讨论。
一颗子弹换来停战
3月19日,李鸿章在李经方、罗丰禄、伍廷芳、马建忠以及日文翻译卢永铭等陪同下,抵达日本山口县的马关。次日,中日双方在春帆楼举行第一次谈判。
春帆楼位于马关红石山脚下一个小丘上,旁边是安德天皇的祠堂。春帆楼原本是座寺庙,大约在1862年由医生藤野玄洋在寺庙废墟上重建了一家诊所。藤野去世后,其家人将诊所改造成了旅馆,由于其自然环境幽静开阔,因而生意还算不错。
第一次会议议程为交验文书。事毕,李鸿章发布了一个“自选动作”,请求日方同意于媾和条约谈判开始时,宣布两国陆海军立即一律休战,以为商议和约创造条件。
李鸿章的请求出乎日方预料,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答应在第二次会议上答复。
21日下午,第二次会议仍在春帆楼举行。日方就中方停战请求作如下答复:根据现在形势,并考虑到因停战所发生的后果,日本声明应附这样的条件,即允许日军占领大沽、天津、山海关及在该处城堡;在上述各处清军,须将一切武器、军备等移交给日军;天津、山海关间的铁路,由日军支配管理;中方还须承担休战期间日军全部费用等。
这些条件在李鸿章看来根本不能接受,于是请求宽限几天,以求北京指示。
23日,朝廷电示李鸿章,称停战条件无法接受,还是回到议和主题,索要日方议和条款。
24日,中日议和谈判恢复,举行第三次会议。李鸿章说明了中方决定,希望日方尽早提交议和条件。日方对此没有准备,李鸿章与伊藤博文闲聊后就结束了当天的谈判。
闷闷不乐的李鸿章此后离开春帆楼返回住地,就在即将抵达住地引接寺时,突遭日本刺客小山丰太郎枪击。小山觉得日本不能遂愿吞并朝鲜,踏上大陆,都是因为有了李鸿章。现在,李鸿章又来日本议和,企图凭三寸不烂之舌阻止日本进攻。为激励日本军人,小山决心行刺李鸿章。
当然,小山的行动并没有达到目的。相反,正如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当时就指出的那样,这真是大清举国之大幸。日本朝野对小山的鲁莽行为非常愤怒,普遍担心李鸿章借故回国,一走了之;或对日本痛加指责、非难,巧诱欧美各国再度斡旋。基于这样的考量,日方放弃先前苛刻条件,于28日答应无条件休战,从而使和谈得以继续进行。
“天朝上国”走到绝境
李鸿章经与朝廷多次协商,又与日方多次交涉,中日双方于4月15日达成初步协议,并约定17日上午10点举行签字仪式。这个条约因在日本马关签署,史称《马关条约》,或称《中日讲和条约》。
《马关条约》包括“讲和条约”十一款,以及“另约”三款、“议定专条”三款、“停战展期专条”两款等几个附件。这是这场战争的全部结果。
《马关条约》正约十一条,大概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关于朝鲜。
正如我们已知道的那样,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为朝鲜前途开打。因而,当中国不敌日本时,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自然消失,所以中国在条约第一部分“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朝鲜获得了独立,中国的“宗藩体制”至此基本解体。
朝鲜脱离中国,对中国的势力范围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宗藩解体,意味着数百年的“天朝上国”走到了绝境,传统的“国防外围”不复存在。
第二,割地。
《马关条约》对中国的最大伤害为割地。条约第二款、第三款对此有详细规定。第二款规定中国将以下各地“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这些地点集中在这样三个区域:一、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二、澎湖列岛,三、辽东半岛。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土地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是非农业文明无法理解的。中国的疆域、领土,是列祖列宗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丢失土地从来都被视为辱没祖先的最大不孝不敬。
辽东半岛后因国际干预返还给中国。理论上说,这对中国是好事,毕竟祖宗留下的祖业能保住多少是多少,割地能少一分是一分。但是,如果从大的历史时段说,辽东半岛的归来则给中国带来至今无法愈合的情感创伤——至今不见减弱的“台独情结”,实事求是地说,其源头就是辽东半岛重回中国。
面对辽东半岛的归来,让台湾官绅甚至清廷体制内许多高级官员充满新的希望,一个必然的追问是:既然辽东半岛可以赎回,那么台湾、澎湖列岛也应该可以通过同样的办法重新回来。台湾官绅不愿做亡国奴,不愿成为日本皇民。但是,清廷出于所谓“全局利益”的考量,最后还是拒绝了各种挽回方案,既不同意想法赎回,也不同意台湾民众的抗争。1895年5月20日,清廷电令台湾巡抚布政使唐景崧开缺来京;所有台湾大小文武官员即令陆续内渡;令李经方迅速前往台湾办理交接。台湾前途在清廷那里画上了一个句号,任何可能不再讨论,唯一的结果就是将这个岛屿“和平地”交给日本,以换取大陆的安宁,战争不再。
1895年没有一个人想到半个世纪之后的历史情形。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成为战胜国,日本成为战败国。时移世易,被日本殖民半个世纪的台湾重回祖国怀抱。这原本是中华民族最值得庆幸的大事,然而在后来却不幸激活了“台湾独立”的思潮。这个思潮能够追溯到的起点,就是清廷1895年那个决绝的决定。
第三,赔款。
通过艰难谈判,日本在最后和约上从最初的三亿两减为二亿两。这是李鸿章马关谈判最成功的地方。此外,还有赎辽费三千万两;中国还必须支付未付清全部赔款前日军在威海的驻军费用;另外一个沉重的负担,就是全部偿清之前百分之五的累加利息。这些数字累积起来,是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
第四,关于最惠国待遇。
根据《马关条约》,两国间此前所定所有约章均作废,两国将尽快重新谈判新的通商行船条约、陆路通商章程;日本人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需交纳所定进口税;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得派领事于各口。
改变中国历史走向
两个甲子过去了,甲午战争以及由此引发的《马关条约》早已成为历史记忆。120年后回望这段历史,我们应该清楚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颠覆了许多既定认知。
第一,这场战争不像此前两场鸦片战争,中国不是被动挨打;打中国的,也不再是西方列强。
第二,这场战争无法证明“落后就要挨打”的定律。不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战前没有几个人看衰中国,中国的军力、综合实力也不比日本弱。
第三,马关讲和证明弱国更需要外交,需要智慧。
第四,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逆转,先前几十年洋务新政渐渐形成的那点自信,因这场战争丧失殆尽,此后的中国乱了方寸,革命、改良、立宪、共和,中国在激进道路上越走越远。20世纪中国的全部问题,都可以从这场战争中找到其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