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2014年2月23日《亚洲周刊》
蔡翼 台湾国际关系学者,东亚统合研究中心执行长
美国交给日本的钚,足可制造五十枚核弹。日本推托归还钚,右翼人士扬言,数月可造出核武。
今年是甲午海战双甲子周年,有鉴于中日双方的紧张对峙,日本叫嚣要让中国再尝甲午之战的败绩,双方剑拔弩张,针锋相对,迄今看不出缓和的迹象。
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在“重返亚洲”的政策下,非但没有采取任何手段降温日本对中国的挑衅,反而与日本沆瀣一气。美国现在的政策是伙同日本、印度、澳洲等国家,积极筹组反华包围圈,唆使周边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挑衅北京,借以耗损中国的元气,遏制中国和平崛起。但又不想因为这些国家而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甚至导致中美核子大战。所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想要依靠美日安保,期待美国在中日发生冲突时为日本助拳,这个盘算可能会落空,其关键在于“中国的态度”。
在海空军方面,中日之间可能仍有些差距,但这种差距还不足以构成绝对的优势;中国在导弹方面拥有不对称的优势。中国领导人可以展现决心,为解放军二炮部队制定一个“先发制人“的教战守则,允许在临战关键的第一时间发动导弹炮和攻击,摧毁日本的海空军。一旦日本海空军遭到摧毁,美国是否还会遵守美日安保的承诺,对中国发动“报复性”的军事行动,仍然是一个变数。所以先发制人的接战模式,可能是中国继续营造的一种展现决心的“战略威胁”。
之前新闻报道,美国曾在冷战时期,交给日本武器级三百三十一公斤钚原料,美国现在要求日本归还。日本文部科学省和所属的研究单位先前回应说,日本仍需要那批钚用作“快中子反应炉”核燃料的研究,反对归还这批钚原料。但是共同社还报道说,这批武器级钚原料足可制造五十枚核弹。美国方面频频催促归还,日本却一再推托,背后的玄机令人起疑。日本右翼人士曾扬言,在核原料的提炼、核弹头的制造、远程投射武器的研制、在技术上没有任何困难,可在数个月内完成核武的战备,可见日本对核武的研制,已经触犯了国际“限制核武扩散”的红线警戒。
最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中、美、俄有责任采取行动,对日本核能应用进行严格的查核、监测和控管。中国在这种重大问题上,应主动出击,诉诸国际参与的监管,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严防日本暗中进行核武的生产。
安倍扬言,一千五百年来中日关系从来就没与平顺过,这句话代表中日之间只有竞争而不可能会和平共处,意指中日终必有一战,所谓中日世代友好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想法。中国人的“知日”与日本人的“知华”落差之大,可以从大陆学者资中筠教授的文章了解。
日本长时间对海峡两岸政经、工商、科技、教育及农牧林矿有详尽完整的情资收集,资料分析研究之严谨,投入资源之庞大,相对于中国对日本的研究,相去极大,如果中国不能认真检讨,谋求改进,仍然以主观的认知去解读日本,将会造成对日政策制定时盲区。
韩国人为独岛所推动的全民教育,订定独岛纪念日,全国广设独岛展览馆,全国人民学习日本侵韩的历史,全民“拒买日货”,形成与政府一致的对日立场。现在两岸的中国人,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自明朝以迄日本侵华的历史,日本为何要窃占我国的钓鱼台?东海大陆棚对于中国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的影响?两岸政府是否应该在教科书、在全民教育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对国际形式的研判,在媒体舆论与国际宣传的诉求,扬弃以往一厢情愿对中日世代友好的“误判”,让人民了解中日问题的真相与本质,才能形成全民的共识。
日本近年的经济成长主要仰赖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如果对日进行经贸杯葛,中固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但对日本经济将会受到更沉重的打击,中将利用经济手段制衡日本,为中国的和平崛起保驾护航。
在中日经贸往来上,应该根据“国家安全”来制定整体的经贸政策,要尽量降低对日本在高科技以及工业生产的依存度。对于汽车、消费性电子产品及民生用品等替代性极高的产品,应该要建立“拒买日货”的全民共识,否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敌”。就像美国,绝不会因为短期的经济利益,将高科技产品、技术或战略物资输出给被否定回事“竞争者”的中国;日本亦然。
总的来说,中国应深入研究,探讨对日本人为何要如此处心积虑的伙同美国,对中国进行文攻武吓,如此张牙舞爪、穷凶恶极的对待中国,出来人们所熟知的那些理由外,是否有更宏观、更全面的历史及现实因素,造成中日之间这么紧张的关系。政府应该整合产、官、学的力量,全方位,大纵深,长期关注日本在各个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有系统、详尽完整的情资收集,专业人员的长期派驻,再加上资料的深度分析研判,才能塑造出一个对日本“赢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