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13年12月27日《信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昨日首次参拜靖国神社,受到中韩两国邻国的强烈谴责,连盟友美国也表示失望。不过,这一切显然都在安倍的预计之内。对于安倍来说,现时最重要是争取国内保守派的支持,挽救日益下滑的民望,外国的强烈反应,只会被视为凝聚民心的一种手段,未来一段日子,类似这种铤而走险的事件将会越来越多。
2006年安倍第一次上台,得到很高的支持率,后来受到政治献金丑闻及阁员不当言论的负面影响,支持急速下滑,最终黯然下台。安倍明白到,在日本这个阁揆更替频频的政治格局下,如果得不到强大民望支持,许多搁置多年、悬而未决的正经改革都没法推行。民望如浮云,显然不是安倍的想法。最近安倍政府强行通过《特定秘密保护法》后,共同社随即进行民意调查,显示内阁支持度暴跌了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四十七点六,是上任后的最低点。
犹记得2012年12月浦上台的安倍支持率高达六成。在安倍经济学大力刺激下,股市大涨,迷失了二十年的经济开始出现起色,加上度过福岛核灾危机,以及成功申办2012年东京奥运,这些政绩成为安倍强行通过具争议性政策的政治资本。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值得忧虑的是,民众甚至连安倍经济学也开始质疑,而这是安倍政府最引以自豪的政策。《日本经济新闻》及东京电视台最新民调指出,对于能否在安倍内阁的经济政策推动下期望2014年经济好转,表示难以期待的占百分之四十九,称值得期待的则占百分之三十九。安倍希望削弱中国经济影响力,最近力推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议(TPP)谈判,但受访者对此表示“如果需要作出妥协,就不应达成协议”占百分之四十六,而称“为了达成协议,不得不作出妥协”者则只占百分之三十六。
英国经济与商务研究中心(CEBR)的报告预测,中国GDP在2028年将达到三十三点五七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三十二点二七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日本将从第三位置下跌至第四,屈居印度之后。
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多年的日本,近年软硬实力都已太不如前。反观中国在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今非昔比,不再需要日本的金援,也不再依赖日本的技术及资本,外交政策也已经从邓小平的韬光养晦,转至近年的适度有为甚至有所作为。
为了维持支持率,安倍的策略是渲染中国的威胁及重燃日本民族的自豪感。
一个崛起的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力将与日俱增,安倍今年初访美时道出他的心声:“日本回来了。”他不甘日本失去昔日的光辉,可以预计,未来安倍政府将有更多类似这次参拜靖国神社,铤而走险的举措,日益自信的中国则不再忍气吞声,反应会越来越强烈,在可见的将来,中日僵局看不到曙光。
锺闻
(编者按:相关新闻刊A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