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10月14日
文/童清峰
胡佛、杨国枢、何怀硕、文崇一、韦政通、张忠栋和李鸿禧等七人发起创立的澄社,以自由派学者身份对政局提出建言,但后期因部分新加入成员的台独立场而出现裂痕并变质。
台湾政治学巨擘、中央研究院院士胡佛日前过世后,很多人开始追忆台湾威权转型期,他投身创办论政团体「澄社」,推动民主改革,以及凝聚知识分子对时局提出建言,所产生的卓越贡献。
澄社于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七日正式成立,当时被视为台湾学界一大盛事,《联合报》、《中国时报》都为此发表社论,多所期许。「这是台湾有史以来最风光的知识分子团体」,创社发起人之一的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何怀硕回忆说。
八十年代末期,台湾领导人蒋经国病逝,李登辉上台,党禁、报禁解除,被禁锢多年的台湾社会正脱胎换骨,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自由派」学者抓住这个机会在报刊发表建言,蔚为一股风潮。
当时胡佛和台湾大学心理系教授杨国枢正好都从美国进修返台,他们早年曾因参与反对运动之间的协商、沟通,被情治人员视为「毒草」,在课堂上被监督、跟监等,都很稀松平常,和他们一样,常在媒体发异论的很多自由派学者,因此被当局视为眼中钉。
民主的根苗正要滋长,但学界还是担心威权复辟,会让台湾好不容易开放的社会走回头路。与胡佛、杨国枢相识多年的何怀硕认为,个别学者在报刊发表文章的力量终究有限,很难对执政者构成压力,私下建议不妨成立一个知识分子团体,由胡、杨出面号召,为台湾民主发展贡献力量。太平天国有「洪杨之乱」,当年有人称胡杨的举动为「胡杨之乱」。
当时何怀硕住台北市四维路,两年前家顶楼盖了一个别緻的玻璃屋,常有文人雅士聚集。
何找出当年的日记,他说,一九八九年四月十日,自己邀了胡佛、杨国枢和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员文崇一四人聚餐,何将其组团构想提出,没想到与胡杨想法不谋而合,胡表示他与杨国枢当年在美时即有此想法,之前也曾和深孚众望的前监察委员陶百川交换过意见,只是未化为行动,既然何也有同样想法,他们四人当场就决定开始进行筹备,一个还没有名字的知识分子团体很快催生而出。
根据何怀硕回忆,几次筹备会都有新血加入,包括知名思想史学者韦政通和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忠栋,以及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当时他们已经确立保持「在野之身」,以及「论政不参政」的宗旨,李亦园因担任「蒋经国基金会」执行长而未能加入。
筹备过程中曾吵架
在筹备过程中,也发生了一段小插曲。何怀硕表示,有一次在讨论时,胡佛和张忠栋因为意见不合,吵了起来,之后开会,张都未获通知,但性格圆融、重人和的杨国枢后来还是把这名老朋友找了回来;而就在筹备工作紧锣密鼓时,突然发现,他们六位发起人全是外省挂,怕给外界有搞小圈圈的不良观感,所以把本省籍的台大法律系教授李鸿喜等许多成份驳杂的一批朋友凑成社团必需的人数。
在讨论团体名称时,最初取名「诚社」,但遭质疑「道德味道太重」,几经讨论,决定改用同音字「澄社」。何怀硕表示,有澄清天下之意。
强调自由主义精神的澄社在社会殷殷期待下成立,由胡佛、杨国枢、何怀硕、文崇一、韦政通、张忠栋和李鸿喜等七人为创社发起人。一开始共有二十一位社员,都是富有自由主义色彩的学界人士,并推选杨国枢为第一任社长。
澄社成立后,杨国枢于一九八九年六月二十二日《中国时报》发表创社声明〈我们为什麽要组织澄社〉,表示「我们组织澄社的目的,就是要超越传统『散兵游勇』的作风,凝聚多人的智慧,统合不同的知识,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为促进与实现自由、公平、多元及均富的现代社会而努力」。
创社声明掷地有声,以在野之身对当时国民党主政下的政治、社会局势提出强力批判,要求废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实践《中华民国宪法》、回归宪政;而对特权垄断、资源独佔、族群衝突问题也有所诉求。澄社前社长瞿海源表示,创社成员讨论声明内容时,已经隐约浮现统独议题。
「澄社内部的统独矛盾,刚开始并没有到枱面上来,也没有引起辩论。」何怀硕说,当时独派还没有很「高调」,而他们创社发起人当初就是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三十个人,只能退而求其次,让不同意识形态学者加入,最后拼拼凑凑,只找到二十几人。国家分歧不明,是澄社很快变质的原因。
澄社起初在社员积极拉拢下,人数愈来愈多,量变产生质变,几乎偏离了正轨。不容讳言,包括胡佛、何怀硕、文崇一、韦政通等,皆是追求中华民族自由民主法治的知识分子,后来却被一些人引导往台湾独立的方向,形成内部裂痕,也让胡、何等人痛心不已。
澄社成立隔年,性质类似、但独派色彩鲜明的「台湾教授协会」也正式成立,其中有好几名学者同时跨社参与,但因为澄社未明文禁止,也没有人公开表示反对,导致澄社的「纯度」大大降低。
由于澄社对社员无太大约束力,社员假藉各种名义的参政行动,对澄社公正超然的形象造成极大杀伤力。创社发起人之一的李鸿喜后来曾为陈水扁的「国师」,为民进党候选人全省巡迴助讲,台大物理系教授张国龙任民进党台北县长尤清的机要秘书,甚至连创社发起人张忠栋等都代表民进党,当选二届国大代表,虽然他们皆因出任党政职位,依社章退社,但却摧毁了澄社好不容易建立的声誉。
澄社裂痕在一九八九年选前公布的「澄社评鑑」而扩大,这项评鑑引起极大的争议和震撼。此一针对立委及县市长候选人的评鑑,几乎一面倒向民进党。瞿海源表示,由于原先规划请某报社提供的各候选人的资料落空了,于是全体社员所做的评鑑多是个人对所认知之立委所做的主观评价。他承认整个评鑑确实不够客观,有的报纸还拿国民党「形象牌」赵少康比露点拼选战的许晓丹得分还低大做文章,引起了更大的反弹。赵愤而在政见发表会上调侃澄社﹕「爱吃小白菜,不爱波菜。」
胡佛等四人愤而退社
澄社内部有人质疑该评鑑早预设立场,包括胡佛、文崇一等都不赞成发表评鑑结果,但未得到多数支持,胡佛、何怀硕、文崇一和韦政通四位创社发起人愤而退社。杨国枢则始终未退。
表面上,胡等人退社是因不满发布「澄社评鑑」,但真正原因还在于统独问题。何怀硕和胡佛等都认为,澄社既是论政团体,「统独不谈,那就不必办澄社了」。
但澄社内部有部分人士不赞成这种说法,他们认为澄社应以促进民主为首要优先,一旦统独问题枱面化,很快就会造成分裂。
「这里边很弔诡,表面上好像是两个步骤,一个是民主,一个是未来国家统独的问题」,何怀硕说,「其实这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就像美国不管朝野怎麽吵,还是「一个美国」,但台湾并非如此。
不谈统独,统独还是在澄社内部延烧,到了后来,澄社的发展已经有点脱离社会的期待,不再如水清见底般清澄,甚至被讥讽为「浑社」。现在澄社还在,但已不闻声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