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亚洲周刊》2014年10月26日
文/邱立本
越激进,越多权力,形成了暴力的恶性循环,严重威胁法治;而关键还是如何占领人心。
这是你不认识的香港。最近一些香港人出去旅游两三个礼拜回来,发现恍如隔世,这城市变得完全不一样了。街头政治和种种光怪陆离的“占领”成为常态化。从占领闹区到占领隧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些高唱“和平.爱”的占中倡议者,发现当日的设想都是太天真、太一厢情愿了。
因为占中等于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Pandora's Box),释放了香港社会种种矛盾的精灵,飘荡在维多利亚港的上空。占领与反占领成为新的信仰之战,就像争论谁的宗教更好,但在众声喧哗之后,双方也面对如何占领人心的挑战。
在占领区内,温和与理性的声音,常被激进的力量所掩盖。越激越好,就是广场权力的逻辑。因为权力的来源是空间,所以谁取得了空间,谁就拥有更多的权力。六四的参与者,回顾二十五年前的噩梦,发现当时的一些提议撤退的领袖,很快就会被嘘走,即使这些领袖退了下来,也很快就会被更激进的人所取代。
这也是占中阵营要面对的权力逻辑。占中三子面对学联和学民思潮临时爆发的激进化行动,打乱了原有理性的步骤,被迫追随在后面,最后连支持占中的陈日君枢机也看不过眼,破口大骂。
但更激进的“高登仔”(在高登讨论区网站发言的网民),自称不属于任何的组织,却可以就单一的议题、单一的行动,即兴地动员群众,他们比学联和学民思潮更激进,更难以预测。但当他们策划的“龙和道夜战”事件,连续两天晚上堵塞隧道,与警察对峙武斗,形同“城市游击战”,却逼使其他的占中团体跟进,被动地要表态支持。
这也是香港政治的危险诱惑:越激进,越多权力,形成了一个螺旋形上升的暴力,但也刺激反占中和警方的过激反应,社会上也因此更撕裂、更难以找到弥合裂痕的机缘。
这也形成了街头权力的恶性循环。暴力滋生暴力,占领滋生占领。冤冤相报,是对法治的严重威胁。而痛苦的源头就是自鸣正义的“公民抗命”,强调“抗命不认命”的口号。但香港在十几天的占领区林立的生活下,已经引起很多的反思。即使长期支持泛民主派的香港大律师公会,目睹占领所引发的巨大社会成本,也发表声明强调:“公民抗命只是哲学原则,而不是法律原则”。
问题是激进的组织,在社交媒体的信息结构下,形成了一个动员平台,但它又拥有去组织化、去中心化的特色,不受任何的制约。参与者说只代表自己,在firechat上动员,不断挑战公权力。
但关键还是如何占领人心。那些占领街道和隧道的示威者,毕竟无法赢得沉默大多数市民的支持。激进的权力逻辑,最后还是要回归常识,回归民生的基本权益,回归生活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