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6月3日
文/陈建强
从指示落实一国两制到建设大湾区,中央全面管治香港和「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新布局已经确定成形。
陈建强,香港专业人士协会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副会长。
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张晓明日前在川港合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传达中央领导对港澳交流合作事项的四点指示,明确中央在「十九大」后治港政策的主旋律;接着再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回信形式,直接下达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新任务。从政策到实务,从落实一国两制到建设大湾区,中央全面管治香港和「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新布局已经确定成形,香港需知所领悟。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全面管治权,并要将全面管治权与特区的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
即将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与十四年前的「九加二」泛珠三角合作不同,不再是松散而各自为政的城际合作,而是统一由发改委规划的区域合作,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开创新模式。
张晓明选择在首次「川港合作」会议上,借「分享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在谈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港珠澳大桥建设等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事项时所强调的一些指示精神」,直接点出中央治港策略的主旋律,无论是时间和场合方面,都是经过精心考量;特别是有关四点指示,先由与会者透露,吸引公众注意,再在港澳办官网上全文刊列,让大家得以全面掌握和遵循落实。
张晓明传达的第一点指示,是始终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既要强调「一国」,也要尊重「两制」,要将维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及保障特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只要翻查字典,大家就可知道强调与尊重、维持和保障的主次轻重排序;经由整体表述,既完整而有硬有软地划出一国两制的「红线」,又助寻设「一国」与「两制」的最大公约数。
第二点也是最受关注的一点,就是要互相尊重,换位思考,特别是要充分尊重特区政府的意见,尽量采用特区政府所提方案,并尽量由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宣布。这一点指示有两个层次,首先,互相尊重是最基本的原则,换位思考才能突破目前「一国」与「两制」之间的缠磨,善尽一国两制的特殊优势。其次,特首和特区政府在风光之余,更要强化行政主导,提升管治能力,主动澄解目前部分人士对一国两制的迷思讹误,以及突显在促建特区和中国内地互济互利共融的能量,体现作为特区的基本角色和任务。坦白说,在今天的区域作新世代,若不懂得换位思考,一切仍以我为尊,强求香港优先,既「离地」更令一国两制难以全面融合。群城已经并起,继续「一对十」还是务实「九加二」?将是香港未来是退是进的重要关键。
第三点是中央重视和出台能改善民生、能有利于年轻人拓展发展空间,并能让民众实际感受得到的政策措施。这三句看似是老生常谈,但却是意味深长,首先,中央希望协助香港这列发展列车,驶离泛政治化的歪路,重回着重民生经济建设的正轨。其次,惠港政策不仅只求促进经济发展,更要促进民生福祉;不仅对工商界有利,普罗市民和新世代也能受惠。再其次,年轻人发展空间狭隘、社会向上流动机会匮乏,并由此形成不满和失落,是当前香港的严峻社会问题;要解决就是从抓实务开始,既为年轻人提供新出路,更要让大家有知有觉地确切感受。因此,类似自由行、CEPA等「派糖」让利措施已不足够,今后必须善尽换位思考的精神,善用香港社会容易认同和接受的方式,以求取得最佳效果。
第四点是按照市场机制、规则和国际标准,推进港澳与内地的合作项目,并要认真评估港澳主流民意和社会反应,严格依法办事,把好事办好。这是上述三点指示精神,以及一国两制、特区与内地融合的新进程中,从理想到实践的集中体现。
合作模式已定,香港的角色呢?毕竟,大湾区的任务是要推动国家经济升级和落实新一轮开放战略,香港既被纳入其中,就要有新分工、新任务。就此,习近平以回信二十四名在港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的形式,指示要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发挥各自的科技优势,并且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新政策在创新科技方面拆墙松绑,协助香港突破科研领域裹足不前的死结,也有望扭转「Hi-Tech揩嘢、Low-Tech捞嘢」(香港商界的通俗说法,意指高科技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成本,很容易导致损失,吃力不讨好;反之,一些低端、低成本的生意却能捞尽好处,赚取高利润)的传统观点,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不过,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从构思到相关的方向、政策、资源,香港都是被安排的,充分体现香港作为特区,在一国之下融入大局、配合大局的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