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12-30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在高尔基先生的家里,让我明白苏联出现了“特殊的共产主义特权阶层”,他们把财富、荣誉、金钱攫为己有。」
1935年6月,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访问苏联。
在这次访问期间,罗曼罗兰用一部《莫斯科日记》详尽地描写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当时苏联人民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苏联的官僚作风、苏联官员的奢靡和广大人民的贫困生活。
其中重点描写了他看到的苏式腐败和苏联特权阶层。
到达莫斯科后,罗曼罗兰与斯大林见了两次面,还与布哈林、亚戈达等当时的苏联高层有过多次的私下接触。
高尔基作为这次访问之旅的邀请人,也在自家豪宅里接待了罗曼罗兰。
正是这几次的私下接触,让一个资产阶级作家对一个无产阶级作家有了不同的认知。
可谓是大开眼界、瞠目结舌、羡慕嫉妒恨。
先不说斯大林和布哈林等几位苏联高层,仅仅是苏联作协主席高尔基的家就让罗曼罗兰目瞪口呆:
「他的家就像一个宫殿,40多个专属佣人只为他一个人服务,11米长的大餐桌,大得像食品加工厂一样的厨房,贵族般的待遇,金碧辉煌的卧室。」
罗曼罗兰想了想自己的日子,再对比一下高尔基的生活,不禁有一个疑问产生:
「到底谁才是过着腐朽奢靡生活的资产阶级?」
他再次联想到高尔基定居莫斯科后创作的剧本:《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和《陀斯契加耶夫等人》。
两个剧本演绎的都是资本主义的没落和苏联社会主义的胜利。
起初他还不服,可经过这几天的见闻,这位资产阶级作家服了,自己确实是没落了,给资产阶级丢脸了。
那么问题来了,当年的苏联腐败问题有多严重?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在《莫斯科日记》中有一段对苏联腐败的描述:
「无处不在的特权和贪腐,成为了苏联官员和普通百姓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这段话一点没有错,从1922年到1991年苏联在历史的年轮里存在了70年,在这70年里苏联官员的腐败问题始终如附骨之疽,挥之不去、斩之不断,从内部摧残着苏联的发展,破坏着人民的生活,激化着社会矛盾。
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苏联的灭亡也和这些蛀虫脱不开关系。
至于苏联的腐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其实早在列宁时代就有了苗头。
列宁时代:腐败问题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列宁是苏(俄)联的缔造者,理论上来说改旗易帜、新政权刚建立时,气象都会随着焕然一新,大家跟随开国领袖勤勉励志、精诚报国,腐败问题也会非常少见。
可苏俄不一样,苏俄要在各方面都特殊,腐败问题上也要特殊一下,列宁时期的苏俄腐败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一点都不像一个充满朝气、励精图治的新政权。
而且出于对自身制度的自信,列宁认为腐败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咱们苏俄是不会有腐败滴,最多只存在「财产错误」。
只是个错误,不是什么问题。
更离谱的是列宁认为犯了「财产错误」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那些犯事儿的官员都是同志,大家批评教育一下就好了。
划个重点,这里真的就只是批评一下,过于严厉的惩罚是不被允许的哦。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列宁一定是满级《左传》读者。
那些拿了黑钱、使了特权被抓的官员,本来是瑟瑟发抖、心惊胆战害怕吃枪子,谁知道只是口头批评,连检讨都不用写。
大家都懵了,还有这种好事吗?
这样一来大家都有恃无恐,腐败问题在列宁时代就扎下了根。
根据苏联解密档案:列宁时代45%-71%的官员参与盗用公款。
我想发生这些并不是列宁对官员的放纵,更多的是历史的局限性和对新制度的摸索和探究。
当1921年列宁宣布恢复「新经济政策」后,随着货币关系的恢复,官员腐败问题更加严重。
一些正直的代表实在看不下去,他们站出来怒批苏俄一些官员捞钱手段一点不逊色老牌的资产阶级。
列宁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方面让契卡对官员进行查处,另一方面对领导干部的工资和待遇做出严格规定,要求领导干部的薪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
可谁还靠工资过日子呢?
尽管1921年到1922年间,契卡共判处贪污贿赂案件超10万件,可腐败的列车已经刹不住车。
斯大林时代:被合法化的特权贪腐
列宁对贪腐人员毫不手软,因此在那个时期大都还秉持着闷声发大财的原则,在公开场合还得表现出一番与腐败行为斗争到底的样子。
但到了钢铁慈父斯大林这里一切都变了,甚至可以说是逆流而上。
斯大林选择把特权贪腐问题制度化、合法化。
绝不绝?
合法收益怎么能算贪腐呢?
如同捂上耳朵摘铃铛就听不到响了,这到底是骗谁呢?
斯大林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列宁病逝前苏联内部就已经分成了两派,最高权力的争夺围绕着以他为首的「三驾马车」和托洛茨基之间展开。
托洛茨基是和列宁一个级数的苏维埃大佬,有着苏俄红军之父的称号,信者如流,大林子的压力非常大。
为了笼络人心,斯大林创造了「官僚等级名录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保证苏联官员干部特权的制度。
这就是造成了特权制度带来的「集体腐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各级官员的物质需求。
这算是苏联版的“高薪养廉“了。
来看看斯大林时代的官员都有什么特权:
特供权:特供食堂、商店、健身馆、医院,各级官阶都有相应待遇,爬得越高,待遇越好。
宅地权:各种风水宝地、名胜景区都有官员别墅,也是按级别分配。
特教权:进了圈子,子女享受幼儿园到大学一条龙服务。
特卫权:有钱也得有命花,所以安全问题不可忽视,按级别配备安保。
特继权:官员嗝屁后,一切待遇儿女可继承。
特支权:官员在苏联国家银行有专属户头,不受限制地提款,堪称苏联黑卡。
以上,发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也就是罗曼罗兰去高尔基家做客的时候。
就问你服了没,反正罗曼罗兰是服了。
赫鲁晓夫时代:首次向贪腐宣战
赫鲁晓夫的回忆录《最后的遗言》中有段话:
「看着苏维埃政权下工人同胞的贫苦生活和破烂的住房条件,让我想到了20岁时在沙皇手下做技术工人时,还有一套客餐厅、厨房、卫生间、卧室都齐全的房子住,对比之下我十分痛心。」
谈到赫鲁晓夫,总避不开莽夫、粗鲁、无脑、任性等词汇,但赫鲁晓夫是个好人。
他是苏联史上第一个真正向贪腐说NO的人。
面对斯大林建立的合法化、制度化的特权贪腐体系,赫鲁晓夫命令取消一些特权,比如免费的早午餐、免费汽车、免费别墅等。
但这治标不治本,因为官僚特权腐败和职位密不可分,只有下了他们的位置,才会失去特权。
于是赫鲁晓夫致命的双刃剑就此挥下——实行干部任期制和轮换制。
这一下苏联上上下下炸了窝。
为什么说是双刃剑?
因为赫鲁晓夫此举无疑是触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赫鲁晓夫落了一个被驱赶下台的下场。
但不管怎么说,在对待贪腐问题上,赫鲁晓夫是个勇士。
勃列日涅夫时代:全面腐败
勃列日涅夫就是赫鲁晓夫被赶下台后,利益集团推举出的代表。
既然是利益集团的代表那就要为利益集团服务。
于是赫鲁晓夫废除的又被他恢复,斯大林时代有的他都有,斯大林时代没有的他也创造了出来。
虽然斯大林时代特权贪腐合法化,但斯大林既是「钢铁慈父」又是「黑暗魔导师」,他像一柄达摩利斯之剑一直悬在各位官员头上,尽管福利、待遇、特权啥都有,可老大是个一言不合就下狠手的猛人。
简单说就是斯大林时代的官员在高压恐怖氛围下,无时无刻不担心没命享受。
到了勃列日涅夫这里就不会了,因为勃列日涅夫也是个“好人”。
对于部下犯的错,勃列日涅夫也只是批评几句,认个错就能官复原职。
最重要的是勃列日涅夫发扬身先士卒、带头冲锋的精神,带头搞腐败。
自家别墅、豪车、珠宝数不胜数,自家亲信都被他安排至高位,自己在内部拉帮结派。
总之,有了这位榜样,苏联自上而下都忙着干一件事——捞钱。
苏联正式进入全面贪腐时期。
戈尔巴乔夫时代:航母沉没
勃列日涅夫之后的两位苏联话事人人均在位不到一年,戈尔巴乔夫最终成为苏联这艘航母的舵手,他不负众望,成功凿沉了苏联这艘破船。
尽管戈尔巴乔夫是以清流的身份上位,人民也对他给予了厚望,但贪腐问题有前面18年全面贪腐打下的基础,已经不是简简单单改革、撤换几个人就能解决的了。
最终走投无路或者有意寻死的戈尔巴乔夫选择了从苏联命根上下手。
结局就是根断国亡。
唯一值得欣慰的大概是,苏联的贪腐问题彻底解决了。
结语
从列宁时代到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的命运就像心电图,贪腐问题始终随着波线起起伏伏,从未被解决,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是合法化的存在。
这种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无非是民众受苦,国家走向衰败。
有人会说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走上了巅峰,人民福利待遇也好。
确实没错。
但你不知道的是勃列日涅夫除了收集勋章外,最爱干的就是去苏联各地的油田气井考察,看看每天石油、天然气卖了多少钱。
他18年里的挥霍和人民高福利靠的都是斯大林、赫鲁晓夫时代的家底和卖石油兜底。
欧美一个石油控价,直接干蹦苏联经济。
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苏共是唯一一个在自己葬礼上致富的政党,苏联的灭亡史就是苏联官员的发家史。
免费的墓志铭,送给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