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新闻20200828
在我们印象中,犹太人都是白种人,但你知道吗,其实犹太人中也有黑皮肤的。
这事儿,得从犹太国王所罗门的一段情缘说起。
根据《圣经·列王记》等典籍的记载,曾经称雄北非阿拉伯地区的示巴女王马克纳,被认为是来自撒哈拉南部非洲的黑人。
她仰慕所罗门国王的才华与智慧,遂在随扈陪同下,用骆驼驮着香料、宝石和金子,浩浩荡荡地来到耶路撒冷。觥筹交错间,她提出种种难题让所罗门解答,以试探后者是否像外界盛传的那样睿智。
博学的所罗门王解答了“所有她渴求的,任何她所提出的”谜题。非但如此,其宫殿的豪华、宴席的丰盛、臣仆的精美装束,均令示巴女王“诧异得神不守舍”。她毫不悭吝地赞美所罗门,并将带来的礼品悉数敬献给后者。所罗门王大喜,也回赠不少礼品。
犹太教的文献和传说称,出访以色列期间,二人“情不自禁”地共度良宵。示巴女王就这样怀上了所罗门的骨肉。归国途中,她在今厄立特里亚哈马森省的一条小溪边诞下男婴埃布纳·哈基姆(意为“智慧之子”)。
哈基姆后来继承王位,为孟尼利克一世,并于登基后远赴耶路撒冷拜谒生父。父子二人惜别之际,所罗门王吩咐一批年轻的以色列人保驾护送。这些以色列人后来定居示巴王国,并与当地人通婚。
孟尼利克一世同这些以色列人的后代,便成为了“贝塔以色列”(直译“以色列家园”,实际意为“以色列儿女”)。
公元4世纪,新兴的阿克苏姆王国统一了埃塞俄比亚北部,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信奉犹太教的“贝塔以色列”遭到迫害和杀戮,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面对政治压迫,“贝塔以色列”逐渐开始分化:一部分坚持信奉犹太教,因此被讥讽为“法拉沙人”(意即被放逐者或陌生人);另一批被迫皈依基督教,改称“法拉什姆拉人”。
就这样,以共同信仰凝聚起来的犹太民族,在黑色非洲有了自己的分支。
以色列向他们张开怀抱
近代非洲战乱频频,与在中东立国的同胞相比,“黑色”犹太人的生活更加困苦。1974年,埃塞俄比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倒台,大批法拉沙人因政局动荡逃往国外。
犹太民族相信生命可贵,以色列政府也公开承诺:“即使全世界都抛弃我们,我们绝对不会抛弃自己人”。鉴于“法拉沙人”处境艰难,以色列伸出援手,开始接收非洲裔移民。
事实上,以政府此举存在更深层的考量:解决劳动力和兵员不足问题,增加犹太裔居民数量,确保国内犹太人同阿拉伯人的比例不致失调,为国家的存续和发展打下基础。
80年代初,埃塞俄比亚当局禁止“法拉沙人”传播犹太教和教授希伯来语,进而指责法拉沙人是“犹太复国主义间谍”。意识到情况紧迫,从1984年11月到1985年1月,以情报机构摩萨德发起“摩西行动”。
数月间,8500名法拉沙人(主要为青壮年男性),乘坐牛车离开埃塞俄比亚,经长途跋涉抵达苏丹,再由以色列军队秘密接送回国。
此事曝光后,激起了阿拉伯和非洲各国的不满,“摩西计划”半途而废,1.5万名法拉沙人未能及时离开埃塞俄比亚,导致大量法拉沙人与先期抵达以色列的亲友两地分居。
不愿善罢甘休的以方力促埃塞俄比亚当局允许法拉沙人自由离境。1989年下半年,两国政府终于在台面下达成交易:以色列向埃方提供军事援助,换取埃方同意法拉沙人移民到以色列。
按照美国《纽约时报》的说法,以政府于次年向埃塞俄比亚当局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同时,大批法拉沙人获准出境。以色列对“黑色”犹太人的第三次大规模接收,发轫于新千年过后:
2011年7月开始实施的“鸽之翼行动”,瞄准了留在埃塞俄比亚的最后一批法拉沙人。根据该计划,以政府每月运送约200名移民,将他们安置在本国南部。整个计划预计在2014年10月完成。
2012年10月29日晚,首架执行“鸽之翼行动”的班机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起飞,降落在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机场,240名法拉沙人走下舷梯,亲吻着脚下的土地……
此前,总理内塔尼亚胡为首的以色列内阁表示,决定在未来几年内,让6000名埃塞俄比亚裔犹太人回归以色列,“这是最后一次从非洲移民,今后将不再有新的移民潮”。
以色列特别针对移民问题制订的《回归法》规定,犹太人及其后裔,有权回归并定居以色列,并取得公民身份。
目前,绝大部分埃塞俄比亚裔犹太人已完成移民,这个在相貌和肤色上与同胞们存在明显差异的族群总数约12万人,其中约三分之一是在以色列出生。
而所有“黑色”犹太人,必须在位于埃塞俄比亚的过渡营(又称中转营)内完成对信仰与家族身份的严格认证,才有机会前往以色列,成为被官方承认的以色列公民。
生育自由竟遭强制剥夺
然而,费尽千辛万苦抵达以色列,并不一定意味着法拉沙人幸福生活的开始——许多来自穷乡僻壤的移民连自来水和电都没见过,更不知道电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
法拉沙人来到以色列后,先要进入移民接收中心,学习半年到两年的希伯来语和文化,为再就业接受培训,并学习如何适应现代社会。
即便如此,埃塞俄比亚裔犹太人依然面临隐性歧视,单亲家庭比重大,失业率也高。他们的子女往往被集中在特殊的学校。2012年1月18日,就有约5000人在耶路撒冷游行,抗议以色列社会对“黑色”犹太人的不公。
当年还有媒体曝出,负责管理外来移民的以色列犹太人事务局,竟在当事人不知情的状况下,强制为埃塞俄比亚裔犹太女子注射避孕药(安宫黄体酮制剂),剥夺了她们的生育自由。
在许多观察家看来,骇人听闻的强制避孕事件表明,以色列并未真正接纳历经磨难的埃塞俄比亚裔犹太人,并未真正给他们同等的公民待遇。以色列建国时的《独立宣言》申明了两大宗旨:
一是最大限度地吸收和保护世界各地的犹太移民,二是使以色列成为全世界犹太人的精神家园和感情凝聚地。而“黑色”犹太人被当局剥夺生育自由的现实,显然与这两大宗旨背道而驰。
不管怎么样,现在在以色列确实生活有大约13万埃塞俄比亚犹太人。在全球估计这一数字会更高一些,这些犹太人早就通过了以色列宗教界的认可,因此其犹太人身份是没有争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