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1月14日
文/林友顺
泰共曾是合法政党,在议会中有席位。他们支持中共路线;曾在全国逾五十个府有根据地。
泰国共产党(泰共)是个兼具理想主义及爱国主义的政党,它在国际大浪中催生,也被国际浪潮所淹没。在上世纪七零年代势力达到巅峰时期,泰共领导的武装力量—人民解放军人数一度达约两万人,它在泰国七十五个府中,逾五十个府设立解放区或根据地,武装力量从北到南,横贯东西。历史学家无法确定,若中国与越南没有爆发战争,来自中国的支持没有中断,泰国历史是否会改写。
与东南亚其他国家共产党出现的轨迹一样,泰国共产主义运动的苗子来自北方的中国。根据史料,泰国的共产主义运动起源于中国共产党在东南亚独立的海外分支——南洋共产党。一九二七年,中国发生「四一二」政变,中国国民党与中共的第一次合作破裂,部分中共党员与左翼分子流亡到泰国,并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泰国。泰国共产主义信仰者在一九三零年秘密建立了泰共的前身—暹罗共产党,它的党员主要是曼谷的知识分子。太平洋战争爆发及日军进入泰国领土后,泰共于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以应对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大会决定于当年十二月一日正式成立泰国共产党,有别于暹共,泰共纯为泰国人所领导,泰共也把这一年定为成立年,并出版机关报《大众报》,同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阵线和开展民族革命战争的总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泰共发表《十项纲领》,指出对内同各政党及民主人士团结合作、实行民主选举、改善工农和教师生活、减租减息、保护民族工业,对外加强同各国联系。这个时期的泰共,政治影响日益加强。一九四六年十月泰国政府废除了反共条例,泰共成为合法政党,并在议会选举中赢得两个席位。不过在一九五一年十一月,銮披汶·颂堪发动军事政变,建立了军人政府,同时宣布泰共为非法政党,泰共转入地下。一九五二年,泰共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党的最低纲领是要争取国家独立、民主、和平进步,建立包括各革命阶层的人民民主政府,进行土地革命,把泰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发达的工业国。巴颂·翁威瓦被选为第二任总书记。
六零年代爆发中苏论争,泰共选择支持中共,为它随后与越共的分歧埋下伏线。 六一年九月,泰共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爱国民主联合阵线、驱逐美帝国主义、推翻沙立政府的政治报告,并制定武装斗争方针。密·沙玛南被选为第三任总书记。 在中国资助下,泰共也在六二年三月在云南建立了「泰国人民之声」电台,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和联系。六五年八月七日,泰共在东北部拍侬府普潘山区打响第一枪,并形容「人民革命战争的新纪元已经开始」。当时泰共的武装力量约一千两百人。
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泰国军人政府血洗法政大学,数千名大学生逃进森林参加泰共,这使泰共势力一夜之间大幅度膨胀,泰共势力迅速扩张。这也是泰共巅峰时期。历史学家估计,当时的泰共武装力量达到六千至八千人,同时拥有十万余同情者或支持者。全国近半数府、县及乡村有泰共的力量活动。 泰共此时也联络国内其他左翼力量组建联合战线,并获得泰国社会党等政党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