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亚洲周刊》2017年2月26日
文/邱立本
挥之不去的忧患意识,刺激马华文学与马华教育,在政治权力干枯的土地上种下希望,开出惊艳的文化花来。
这是一甲子的文化情缘。六十年前也许没有人会想到,英国在马来半岛的殖民地迈向独立之后,会成为文化中华的摇篮,孕育出马华文学的灵感与璀璨的成就。
在马来西亚建国六十周年之际,七百多万华人都在反思这个国家的独特旅程,检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期盼未来的六十年会有更美好的日子。政治上的争议与权力的分配都是大家聚焦的题目,但更容易被忽略的则是马华文学的成就,在全球华文写作的版图上,占了重要的位置。
也许就是它处在边缘,反而焕发中原文化所没有的精气神。六十年来,马华文学的作家,人才辈出,他们不但成为台湾文学奖比赛的常胜军,并且在题材的选择上,开创了台海两岸三地所没有的视野,丰富了华文世界的创意空间。
李永平、白垚、姚拓、张贵兴、王润华、潘雨桐、温任平、温瑞安、方娥真、钟怡雯、陈大为、黄锦树、林幸谦、何国忠、黎紫书、欧阳文风……马华文学的作家写出赤道地带的风情,追溯蕉风椰雨的记忆,也写出中文世界的创意与动力。
而马华文学的成就,来自马华教育的成就。那些辛勤的华校老师是孜孜不倦的园丁,长期默默耕耘,种下多少华文教育的种子,最后开出多少文学的果实。
这也是一场社会运动。华人作为马来半岛发展的关键力量,不断维护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与文字的传统。这跨越了阶层、省籍,成为华人世界的全民运动。因而大马华校的水平、教学的质素、升学的比率,都在大马名列前茅,并且吸引其他族裔学生,因而在经费短缺的窘境下,筚路蓝缕,竟可以成为一个独特的体制,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
五十年代南洋大学的筹建就是一面镜子,照出华文的凝聚力。无论是高层的政商名流,还是底层的贩夫走卒;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风尘女郎,马来半岛的华人世界都动员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且请来鼎鼎大名的作家林语堂担任校长。这是整个东南亚的文化大事,承载了全球华人的文化愿景。尽管它最后没能持续发展,被政治力所腰斩,但过程就是一切。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八零年,南洋大学共有一万两千名毕业生,焕发马来半岛文艺复兴的气势,至今仍让不少知识分子怀念不已。
而更重要的是,马华文学与马华教育相辅相成,南洋大学未能办下去的挫折,刺激华人圈子的危机感,更加重视华文教育,力争上游,确保文化的命脉没有中断。到了今天,马来西亚出现了三家华文大学,包括南方大学学院、新纪元大学学院和韩江学院,似乎弥补了当年南洋大学被迫关闭的遗憾。
也许就是挥之不去的忧患意识,刺激马华教育与马华文学的发展,在政治权力干枯的土地上,种下希望,开出让人惊艳的文化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