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石公司(Rolling Stone)的总裁泰比(Matt Taibbi)在2009年7月就曾经说过:“你需要知道的关于高盛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这家公司无所不在”。
法国纪录片《高盛统治世界中》中,(How Goldman Sachs Rule the Word)曾作出过这样的评价: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的真面目不仅是一个金融帝国,它还能在国家之上构建另一个国度。随着特朗普新内阁名单的公布,高盛重返美国权力中心。事实上,美国乃至全球都不乏高盛人在政府官员和银行家这双重身份间来回游走。这样普遍存在的“旋转门”,不由让人惊呼,“是高盛统治了世界!”
特朗普的“高盛帮”
8年前那场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遭受严重打击,至今仍未完全走出阴影,而这场危机的重要元凶——华尔街,自那以后也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其中,以作风为凌厉、最会趁火打劫的高盛最为臭名昭著。除了挣钱方式凶狠利落以外,“高盛系”在美国政界不容小觑的势力,也是高盛文化的重要特色。金融危机之后,“高盛系”似乎在美国政府中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然而,特朗普的最新组阁,财政部长、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总统首席战略顾问……多个重要位置重现“高盛系”魅影。
还记得2009年1月,奥巴马宣誓就职时,曾放话严整华尔街。2009年3月27日,奥巴马召集了13家主要银行负责人开会,时任高盛CEO布兰克芬(Lloyd Blankfein)位列其中。据媒体报道,当时奥巴马的原话是:“人民的长叉就在白宫外面等着,他们想要看到银行家们人头落地”。在此次会议上,奥巴马承诺将继续援助银行,开出的条件是,银行家们需要支持他的金融改革。然而,6个月后,奥巴马去到纽约时,华尔街在继续跳舞和豪赌。
6个月前,奥巴马政府握有银行的生杀大权,6个月后,所有的牌都掌握在了银行家的手中。权力关系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是因为奥巴马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当时的主流思想:华尔街还要继续运作,银行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尤其是高盛这类大投行。
这6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6个月的时间,高盛通过对华盛顿的影响力,在奥巴马政府中取得了一席之地,并模糊了本就不明确的改革方向。但这种影响力,事实上并不是短短6个月时间就能达成的,这背后,是“高盛帮”几十年的耕耘。对于权力核心,无论是美国政府部门,国会,还是联邦机构,高盛一个都不漏。批评者们称高盛为“吸血章鱼”,一点也不为过。
深耕美国的“吸血章鱼”
让我们看看高盛系的同僚再华盛顿的影响力。先看美国财政部。明奇将是几十年来第三位高盛系人士出任美国财政部部长。福勒(Henry H.Fowler)上世纪60年代担任美国财长,“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是他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名言。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离任财长3年后,该体系就宣告瓦解。他在离任财政部长后才成为高盛合伙人。严格意义上讲,福勒再出任财政部长时还不是高盛系人士,但高盛与美国财长这一职位的特殊“缘分”却是从福勒开启。
高盛系人士出任美国财政部部长的第一位是鲁宾(Robert Rubin),从1995年到1999年任财政部部长,他曾在高盛供职26年,从普遍职员一路晋升高盛高层,1990年到1992年之间是高盛公司两位主席之一。鲁宾担任财长时期,美国财政预算由赤字转为盈余。江湖流传的消息是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危机,鲁宾都有本事让周围的人保持冷静,有种古老的加拉帕戈斯象龟的气质。也是在鲁宾任内,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即《1933年银行法》,使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离。
第二位是鲍尔森(Hank Paulson),从2006年到2009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在高盛任职的30多年中,他手腕强硬,治理严明。1982年,鲍尔森成了高盛的合伙人。从一无所有到成为公司的合伙人,鲍尔森仅仅用了8年时间。此后,鲍尔森花了12年时间打拼,在1994年,升为高盛公司总裁兼营运总监,并首次被提名为行政总监。1998年成为高盛公司高级合伙人之一,成为高盛的核心人员。1999年,鲍尔森随着高盛上市成为董事长兼行政总监。鲍尔森被外界称为美国证券界的“鹰派”。近年,卸任公职的保尔森,已经成为访华次数最多的美国前高官之一。
而美联储恐怕是“重灾区”。最为人所知的怕是弗莱德曼(Stephen Friedman)。他在1966年就加入高盛,从1990年到1994年之间就坐上了纽约美联储副主席的位置。弗莱德曼2002年作为经济顾问加入布什政府,但是在2004年又回到美联储任董事会成员,而后从2008年1月到2009年5月任美联储主席。
当下,虽然美联储主席不是高盛系人士,但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利率决策委员会在2017年出现了4名新票委,除了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Charles Evans)之外,其他3名新票委分别是费城联储主席哈克(Patrick Harker)、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和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Robert Kaplan)。他们都在过去两年内刚进入美联储,以前也从未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投过票。
在目前FOMC 12名票委成员中,纽约联储主席社德利(William Dudley),1997年就以首席经济学家的身份在高盛公司工作;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曾经再高盛公司工作23年,是亚太投资银行的领导,主管着公司金融和环球投资银行业务;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也曾于高盛任职。这三位高盛系人士就占据了FOMC四分之一的名额。
不夸张地说,高盛公司基本就是美国界高官的“黄埔军校”。佐利克(Robert Zoellick),高盛资深国际顾问,不仅是老布什(George H.W.Bush)政府的经济及农业事物副国务卿、白宫副幕僚长,后在小布什(George W.Bush)总统任期内出任美国贸易代表,而后还出任了世界银行行长。
考尔茨(Jon Corzine),从1994年到1999年就在高盛公司任主席,他因为与鲍尔森不和而被迫离职。但后来他成功代表新泽西州成为国会议员,从2001年任国会议员后,他在2006年又当选为新泽西州州长。
博尔登(Joshua Bolten),高盛公司伦敦分公司的法务及政府事务前主管,再1999年离任转而加入小布什竞选团队。小布什当选总统后,他在2001年到2003年间任白宫办公厅副主任,小布什连任后,博尔登从2003年到2006年又领衔美国国家管理和预算委员会主任一职。
甘斯勒还帮助马里兰州医院萨班斯(Paul Sarbanes)起草了2002年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2009年,他还在主管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麦克马林(Evan McMullin),在成为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高级顾问之前就在高盛公司投资银行部门工作,他从2013年到2016年8月作为高级顾问为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服务,再2016年8月,他还宣布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美国总统选举。
伊曼纽尔(Rahm Emanuel),高盛公司合伙人,克林顿总统政治事务助理、政策和策略资深顾问、众议员,后又任奥巴马总统幕僚长及芝加哥市长。
法雷尔(Diana Farrell),高盛分析师,奥巴马政府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总统经济政策副助理。
欧洲的高盛权势地图
千万不要以为高盛的影响力只在美国。高盛的欧洲网络里,前欧盟竞争委员会委员、欧盟委员会主席、后来担任意大利总理的蒙蒂(Mario Monti)就曾长期担任高盛国际顾问。
现任欧洲央行主席德拉吉(Mario Draghi)曾经再2002年到2005年之间是高盛公司主管国际事务的副主席。
在德拉吉还在为高盛公司工作的时候,高盛公司就和希腊财政部关于换汇换利契约的衍生交易进行了协商,该协商当时要将10亿欧元转给希腊政府来改善其资产负债情况。
期间,在希腊中央银行工作的前高盛公司职员克里斯托多罗(Petros Christodoulou)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这件事在2003年被广泛报道,希腊债务自此成为拖累整个欧元区的问题。
德拉吉却声称对此事一无所知,他说对希腊债务的援助早在他加入高盛公司之前就开始了。他从2005年到2011年就任意大利央行的主席,在任职意大利央行主席的后两年,他还是欧洲金融稳定委员会的主席。从2011年开始,德拉吉开始就任欧洲央行主席。
而现任英国央行行长得卡尼(Mark Carnry)也曾在高盛效力十多年。他是现任英格兰银行318年历史上首位外籍行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卡尼领导的加拿大央行在该国经济减小危机冲击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令卡尼的声誉有口皆碑。而卡尼在高盛集团的职业背景令他的任命更具噱头。卡尼1988年加入高盛,在该集团工作13年之久,曾任高盛驻纽约、东京和伦敦的执行主管、投行运营主管等要职。
此外,科尔斯(Michael Cohrs)在1981年加入高盛公司,他后来加入卡尼主管的英格兰银行并在2011年到2015年作为该银行董事会成员之一。布劳德本特(Ben Broadbent)从2000年到2011年曾经是高盛公司的欧洲事务高级经济师,现在还在欧洲央行任董事会成员。
高盛在欧洲的运作方式是,不被大众所知晓,却在权力走廊上扮演重要角色。很讽刺的是,无论是因为无助还是纵容,政治领导人选择了这些金融专家充当救火队,而在几年前,正式同一批人,像玩火般地用有毒产品将市场淹没。然而,就是这样,高盛将其巨大的影响网络蔓延全美,蔓延至欧洲乃至世界。
为何“高盛帮”在政界长盛不衰?《金融时报》对此的理解是:“在高盛取得成功是很难的。那些成功的人士往往勤奋而有能力,对金融市场有很好的理解……总的来说,高盛也很温和。高盛人在左翼、右翼党派均担任职务。它的经济学家往往信奉凯恩斯主义,而且收人尊敬。高盛人小心翼翼地理解体制的运行方式,并且努力保持其运转。其他行事作风都将是盈利的严重障碍。所有这些特点让他们成为行政部门的有用之才。”
当然,人们也不会忘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滚石》杂志写下的这段经典之词:“关于高盛,首先需要知道的就是他无所不在。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高盛就像是一只巨型的吸血乌贼,紧紧地盘踞在人性之上,无情地将吸血漏斗挤进任何闻得到钱味的东西……最近的这场金融危机,背后也藏着一部高盛名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