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亚洲周刊》 2016年9月4日
文/田沧海
美国新书描绘我国常识分子蒋希曾崎岖一生。蒋二十年代负笈美国,他的英文小说《我国红》(China Red)遭拒出书。因言辞左倾,差点被遣送我国。在饭馆洗过碗,担任影片小人物,剧本曾获好莱坞演出,七一年郁郁以终。
在中美关系史上和中美文明交流史上,蒋希曾(H.T. Tsiang)是个悲惨剧性人物,他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赴美留学,先后就读加州史丹福大学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他用英文写过小说、诗和剧本,拍过影片和电视剧,但今日已很少人知道他,乃至“连听都没听过”。蒋氏的悲惨剧不仅在于他生前崎岖,身后名声不显,更在于他在洛杉矶城外的石碑把他的生年一八九九误植为一九零六。蒋氏卒于一九七一年,长年七十二岁。
江苏南通人蒋希曾被沉没多年后,终于有个第二代台湾留学生徐华(Hua Hsu,音译)为他写传,使他的生平在中美近代文明史上留下一页,亦让更多的中美常识分子知道蒋希曾这自个。具有哈佛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的徐华现任纽约州瓦萨(Vassar)学院副教授,研讨范畴包含移民史、多元文明、文学史和艺术批评;一起亦为《纽约客》杂志特约撰述。胡适的好友、前四川大学校长任鸿隽的老婆陈衡哲,即结业于瓦萨学院。徐华的爸爸为理工科留学生,七十年代留美。当台湾电子科技工业起飞之际,与一批留学生回台创业,徐华则留在美国上学,每逢寒暑假回台省亲。
徐华发现蒋希曾故事
徐华说他多年前在图书馆翻阅已故女劳工运动史专家约瑟芬·佛洛尔(Josephine Fowler)档案时,赫然发现一批蒋希曾留下来的材料,大为振奋,开端构想研讨蒋氏在美国的打拼生涯。徐华通过数载伏案,终在本年推出二百七十六页的蒋希曾传,英文书名为《一个漂浮的我国佬》(A Floating China- man),副题是《跳过太平洋的梦想与失利》,哈佛大学出书。内地齐鲁书社曾于二零零八年出书《蒋希曾档案》,惜未广泛撒播。美国华裔专家佛洛伊德·张(Floyd Cheung,音译)亦为研讨蒋希曾专家。
蒋希曾和他的小妹在幼年时,爸爸妈妈即双亡,过着苦日子,幸赖亲属接济、抚养。蒋希曾从小就聪明过人,师范学校结业后,又进东南大学(后易名中央大学,现为南京大学),曾获一九二二年全国大学英文作文竞赛第一名。大学结业后在孙中山的秘书处做过一段时间,曾目睹廖仲恺遇刺,并曾参与处理孙中山的丧礼。蒋希曾年轻时即有社会主义思维,敬慕列宁,神往俄共大革新,一九二六年一度想留学苏联,但未能成行。他的左翼思维常遭国民党搭档镇压、架空。留苏不成,蒋氏获美国基督教青年会(YMCA)之助买棹留美,负笈史丹福大学,后又侧身哥伦比亚大学,皆未获学位。
因蒋氏常宣布左倾言辞(包含诗篇),抵美不久即遭移民局和联邦调查局留意,移民局发现蒋氏于一九三八至三九年两年内未上学,即找他费事,蒋氏则认为是他宣布革新诗的结果。蒋希曾曾在旧金山《少年我国晨报》当过修改,这是一份由同盟会兴办的老报纸。
三十年代有两个作家以我国为题材写英文小说而暴得台甫,并掀起美国常识群众对悠远的我国、陈旧的我国和“难以理解”(inscru- table)的中华民族的猎奇与揣想。这两个作家是在西维珍尼亚州出世、但在我国江苏生长(爸爸妈妈为传教士)的赛珍珠(Pearl Buck,一八九二至一九七三),以及曾经留美(哥大硕士)、留德(莱比锡大学博士)的福建文人林语堂(Lin Yutang,一九七六年卒于香港,长年八十)。赛珍珠于一九三一年推出极为颤动的《大地》(The Good Earth),翌年获普立兹最好小说奖,一九三七年被改编成卖座影片。赛珍珠于一九三八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个取得该奖的美国女作家。
就在《大地》出书那一年,蒋希曾在出书社回绝他的小说《我国红》(China Red)之后,自费出书,惜读者不多。蒋氏一九三五年又自费出书他的第二本英文小说《流连联合广场》(又称《金拜》),他自个在纽约格林威治村沿街叫卖,推销他的书,引起《纽约客》杂志的猎奇,对他进行专访。一贯达观、开畅而又好吹嘘的蒋希曾对《纽约客》说,他下一本小说将写我国苦力在《上海—纽约—莫斯科》的通过,又说︰“必定会比《大地》精采。”但这本小说一向没有写成。《纽约客》说,蒋氏住在新泽西州友人开设的杂碎饭馆里,免费供他吃住和我国酒,有时并有我国人兄弟捐二、三十元给他,助他写作。
哲学家杜威为蒋氏陈情
蒋希曾在饭馆洗过碗,当过茶房,但也写了不少充溢革新热情的英文著作。一九七八年二月三日,美国国会举办一场音乐会以留念一位已故左翼作曲家,其间两首曲子的歌词即为蒋希曾的著作,在场倾听的人简直没有人知道H.T.Tsiang是何许人?最倒霉的是,蒋氏在一九四零年差点被遣送我国,移民局以蒋氏逾期居留为借口,把他拘留在纽约港口、自在女神像邻近声称“移民岛”的爱丽丝岛(Ellis Island),本来蒋氏是因散布左倾思维和言辞而遭扣押。他写信向白宫反对,胡适的老师、哥大哲学家杜威和自在派作家、诗人、国会图书馆馆长阿奇伯·麦克利希(Archibald Mac- Leish,一九八二年卒)曾联名致函移民局为蒋氏陈情。自在派刊物《新共和》亦为蒋氏说话,并呼吁读者写信给司法部表达反对。一九四一年春,蒋获释;其递解令于夏秋之交报废。但也有报道说,是南京中华民国政府和国民党请求美国把蒋希曾遣送回我国。
美反共情绪令蒋氏不安
蒋氏终能合法居留美国,但并不“放心”,因美国的恐共反共病一向没有停过,五十年代初我国内地变色后,更形严峻,美国沦于白色恐怖时代,加上威斯康星州共和党极右翼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成为张狂的反共打手,常胡说八道,声称国务院已被共产党占领。麦卡锡的言辞令人想到今日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他狂言奥巴马和希拉里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正、副“开国元老”!
永不灰心的蒋希曾于一九四三年向舞台剧开展,他把小说《流连联合广场》改编成舞台剧,在好莱坞和东西两岸唐人街剧院连演了五年。蒋氏亦一起向影城进军,开端从影,在一系列影片和电视剧中担任微乎其微的小人物,许多人物乃至带有美化(或美化)我国人的滋味。这也不能彻底责怪蒋氏,其时好莱坞(今日亦存在)和全部美国对我国人仍抱持不少种族成见与文明轻视。蒋在一九六零年和“瘦皮猴”法兰克·辛纳屈等人合演过《Ocean's ll》;他的最终一部影片是一九六一年的《Gunsmoke》。
蒋希曾一九七一年七月十六日病逝好莱坞,从此不见人世。一个有文明水平、有极好英文才能的我国常识分子,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到美国肄业,以常识打天下,却历经曲折,艰苦备尝。获本年普立兹最好小说奖的越南移民阮越清(Viet Thanh Nguyen,一九七一年生,现为南加大副教授)在《纽约时报评论》周刊引述徐华的话说,一个生在我国的我国常识人在美国求生存,就像别的数十万、数百万旅美我国人相同,美国人只把他当成另一个洗衣工(Laundry- man)。这就是蒋希曾的悲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