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东南亚·海外
来源:南湖雅集 2022年1月16日二战结束后,苏联为了挑战美国霸权,谋求全世界领导者地位,同时为了推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第三世界开展了大规模的援助行动,尤其到苏联后期,进行了超出国力范围承受的不切合实际的援助,投入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可以说超过了同时期的美国。苏联在获取一定战略主动权的同时,也成为国家沉重负担,多数资金都有去无回,苏联外援的经验和教训应该是苏联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一、苏联援助到底花了多少钱二战结束后至斯大林逝世,苏联即开始对社会主义阵营12个国家大力开展援助。随着苏联国力的增强以及战略野心的不断膨胀,赫鲁晓夫时代,开始向“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第三世界提供援助,到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时,受援国已经增加到27个。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进一步加强全球战略攻势,在第三世界广泛培养亲苏势力,到1981年苏联援助国数量达到64个,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重要的第三世界国家。苏联花了多少钱呢?这个数据是当时都是保密的,政府虽然也正式公布一些数据数据,但都是被严重压缩的,比如根据1973年苏联政府统计公报,1967年至1972年的对外经济援助每年在1.94亿美元至8.65亿美元不等,这仅仅是实际数据的十分之一左右。直到苏联解体之前,面临民众“公开化”的压力才,苏联政府第一次全面公布了对外援助情况:截止到1989年,苏联共向12个社会主义国家和49个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858亿卢布贷款,按照美...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2
浏览次数:9
来源:今日头条 2021年11月30日殖民分化同胞相残、百万人被杀,非洲卢旺达如何在灭绝边缘重生?刺耳的惨叫,大刀砍在人身体上的闷响,喷溅的血液,冲天的火焰,腐烂的恶臭,女性被强奸,儿童被虐杀……这不是电影,而是活生生的现实……1994年4月6日,东非小国卢旺达,人民突然集体“疯魔”,同胞之间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自相残杀,噩梦持续一百天,近一百万人被丧命!尸山血海中,卢旺达已成人间炼狱。1.是什么让同胞对同胞举起了屠刀?2.屠杀背后是谁百年布局,精心谋划了这场悲剧?3.哪个天降猛男能带领卢旺达逆天改命!一、殖民鸡肋非洲的近代历史是一部被殖民史。卢旺达自然也在其中。1884年,英国、法国等十五个列强在德国首都召开了“柏林会议”,谈笑间将非洲瓜分殆尽。最广阔的西非分给了实力强大的法国,最富饶的中非分给了早早派探险家耕耘非洲的比利时,英国则分到了北非和南非,剩下几块零散的地块被打包送给了刚刚兴起的会议主办方德国。卢旺达则成为属于德国势力的一部分,开始了悲惨的被殖民生涯。卢旺达当时仍处于王国制的农耕时代,靠种地勉强自给自足,几乎没有矿产,自然资源匮乏,没油水可榨了!德国人考察之后,也觉得这块地实在鸡肋,所以对它不怎么上心,就简单搞点咖啡和种植园的样子。一战爆发后,德国人更没兴趣理卢旺达了,你自生自灭去吧。旁边殖民中非的比利时一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地盘越大越好,顺手就把卢旺达也殖民了。比利...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2
浏览次数:6
来源:哲学思意 2023/5/2金雁,1954年生于西安,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苏联-俄罗斯、东欧问题研究领域,具有领衔地位的专家,著名学者秦晖的夫人。曾任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东欧处处长、中共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现任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她的专业研究始终以中国问题的思考为坐标,对十月革命、俄罗斯与东欧国家的改革等问题有独到的研究与见解,使得她成为大陆少有的女性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听听东欧人对剧变的认识比苏联剧变早两年的东欧,虽然目前与我们的国家关系还算正常,但是却显得比较隔膜。对于他们的经济转轨过程,我们一向偏重于负面报道,说东欧受西方“和平演变”的“忽悠”吃了大亏。剧变后的东欧,被我们形容为:“糟政府、烂社会、议会就像马戏团;分企业、卖银行、民族国家全卖光,到处是一派乱糟糟的无序民主”。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我们的报刊使用了“东欧陷落”、“东欧贫血症”、“东欧遭遇滑铁卢”等耸人听闻的字眼,甚至有些幸灾乐祸的心态,似乎是为了证明我们先经济改革而后政治体制改革的英明。20年前我是东欧剧变的“现场观察者”,20年后我又浮光掠影地感受了金融危机下的东欧,可以说在这方面有一定发言权。对于当下的东欧国家,尤其是波、捷、匈、斯这些已经入盟的国家,凡是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些国家都已经毫无悬念...
发布时间: 2023 - 05 - 09
浏览次数:55
来源:视频号 新加坡万事通 2023/4/12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实际上,我们都是移民的后代
发布时间: 2023 - 04 - 13
浏览次数:16
作者:茶狐看世界 2023/4/7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事情起因、聊天记录、事后感想事情起因前几天,英国《泰晤士报》上一张不起眼的小图,让我看了背脊发凉,这张「人口结构图」的标题是War of attrition(消耗战),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网址:population.un.org),蓝色部分是2023年乌克兰的人口,红色部分就是自2021年以来,减少的人口,很容易判断,短短一年,乌克兰18~25岁之间的青壮年,已经折损一半。乌克兰人口结构图《泰晤士报》的原文:在乌克兰,20岁的年轻人,已经快被消耗完了。2021年,乌克兰20岁的男性有约20万人,现在只剩下约7万,女性的数量,则从20万下降到5万。更让我意外的是,几天后,等我回头去找这篇文章时,它已经被删掉了!立场亲乌的英国泰晤士报,在不经意间透露了乌克兰人口流失的严重问题,也许担心,这会影响乌克兰前线的士气,也可能怕影响欧美国家援助乌克兰的决心,这家创办于1785年的百年老报,还是偷偷地把文章给撤了,作者Maxim Tucker也把推特上自己的文章给删了。凡走过必留下痕迹,网页版可以删除,但《泰晤士报》还有纸质版,有好事者,把报纸扫描传到了网上。聊天记录我以前经常在国外行走,认识了很多乌克兰人,2017年,我第一次去格鲁吉亚,当时民宿的管家就是乌克兰人,他的名字叫阿里克谢(Alexey),《泰晤士报》的这张图,又让我想起他。在我...
发布时间: 2023 - 04 - 11
浏览次数:8
来源:《凤凰新闻》作者:历史鉴赏家二战时期,日本和纳粹德国是同盟,纳粹在欧洲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很多犹太人跑到东方,很多是跑到了日本占领区,而日本却没有跟着纳粹德国一起迫害犹太人,这当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人对犹太人有相当的好感和敬畏。在二战之前,日本甚至有计划吸引犹太人来中国东北建国,这个计划被称为“河豚计划”,为何叫这个名字?这当中又有什么故事,我们今天就来聊聊。◇ 雅各布·希夫(1847~1920年)德裔美国籍金融家。他在1865年移民美国,1875年加入了投资银行库恩-洛布公司。1885年继承岳父成为公司总裁,是美国铁路银行的主要银行家之一。在日俄战争期间,他在美国出售日本债券。这日本人最早领教犹太人的厉害是在日俄战争当中。当时的沙皇俄国迫害犹太人,身处美国的犹太银行家雅各布希夫对俄国意见很大,于是不顾风险给了日本巨额贷款,对于战争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最终赢得这场战争。战后日本人回顾往事,觉得这犹太人不但有钱,而且团结,一个美国犹太人能为俄国犹太同胞打抱不平,这就太了不起了。等到1917年之后,一本编造的书从俄国流向世界,此书名为《锡安长老会议定书》,这个之前的节目也都讲过了,当时日本人一看,这犹太人野心不小,竟然想要控制世界,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去抱犹太人的大腿呢?◇ 安江仙弘(1886年1月12日-1950年8月14日)在河豚计划中扮演关键角色,他和犬冢...
发布时间: 2023 - 03 - 27
浏览次数:17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