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 News
亚洲瞭望台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国耻纪念年。日本凭借甲午海战胜利,迫使中国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赔款四亿两白银。这笔赔款奠定日本现代化、军国主义化的物质基础。甲午战争之后四十三年,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抗战,于一九四五年,也即六十九年前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联合苏俄、美国及英法同盟国,战胜了德、日、意法西斯协约国。中国历代政府,即包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执政当局,都有中国人对外族的善良基因,以德报怨,豁免了对日本数千亿美元(按现时币值应是数万亿美元)的战争赔偿。中国人的宽宏大量换来什么结果呢?换来的是日本不但不领情,还认为中国人不敢索赔证明了日本不是被中国打败,打败日本的是美国,中国不过是搭了“顺风车”。近廿年来,日本右翼分子与日本普通百姓合流,在对待历史问题,对待中日关系越来越背离事实,背离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后的国际法和东亚秩序,背离了人类良知和日本自身制定的和平宪法,猖狂又执着向中国政府和人民叫板。我早在十七年出版的《中国关系丛书》的总序中就向日本错误的历史观和战争观提出警告(参见附录)。现在的安倍政权、日本媒体和一般百姓,在错误而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了让青年学子多了解这一历史背景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现实,特把二〇一四年二月廿三日《亚洲周刊》刊载的中日甲午战争反思与日本核武装暗藏之危机等系列文章,转载到《彦山学堂》的&...
发布时间: 2014 - 05 - 02
浏览次数:1487
转载《参考消息》2014年3月4日 第11版在黄海海战中冲向敌舰的北洋海军“致远”舰(绘画作品)(资料图片)甲午海战的硝烟散去近两个甲子,那段屈辱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曾经遍体鳞伤的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在此历史时刻,我们重新反思那段令人痛心的往事意义何在?吸取历史教训,正视历史启迪,开拓走向未来,这是一个民族对待历史,尤其是对待失败历史的正确态度。失败历史是一面雪亮的镜子,可以照出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心态,也可以照出一个国家、民族的自信心、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当前,我们党正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在努力奋斗,在此历史关键时刻,我们重新反思甲午海 战的屈辱历史具有特殊意义。这既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文明的伟大民族应有的历史担当,更是实现“富国强军”和建设“海洋强国”,增强全民族海洋、海权意识的现实需要。可歌可泣的历史悲歌甲午海战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场海上侵略与反侵略战争。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从海上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其后的 百多年间,英、美、日、法、俄、德、意、奥等国从海上入侵中国达479次之多,其中规模较大的就有84次。在历次海上反侵略战...
发布时间: 2014 - 05 - 02
浏览次数:634
转载《参考消息》 2014年3月4日 第11版我们无权不殇思――写在前面的话我们无权不殇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军人的实践,军队的实践,从最根本上来说都是这两个字:战争。战争从来用血与火,对一支军队进而对一个国家作出严格检验。被甲午战争检验了的北洋海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呢?官僚倾轧下的窘迫成长一支在官僚倾轧中艰难成军的海军,从始至终的窘迫绝不仅源于挪用经费北洋海军成军主要受到三个事件的推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74年的台湾事件,1884年的中法战争。这三大事件,无不与海上力量的有无和强弱密切相关。在危机愈加深重的时刻,清廷终于确定“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的决断。从1861年决定投巨资向英国购买一支新式舰队起,到北洋舰队成军的二十七年时间内,清廷为建设海军到底耗去了多少银两,至今无法精确统计。有统计说,清廷支付的舰船购造费超过3000万两。再加舰船上各种装备器材的购置维持费、舰队基地营造费及维持费等,对海军的总投资约在1亿两上下,等于每年拿出300余万两白银用于海军建设,平均占其年财政收入的4%强,个别年份超过10%。这样的数目与比例,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谓不高。道理不复杂,此时不论慈禧太后还是同治、光绪两任皇帝,皆意识到海防对维护统治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但为什么自1888年北洋成军后,“添船购炮&...
发布时间: 2014 - 05 - 02
浏览次数:812
转载《参考消息》2014年3月12 第11版日本海军“松岛”号巡洋舰。为对付中国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及其配备的305毫米主炮,日本海军处心积虑,专门设计了该型军舰。“松岛”号的排水量刚刚超过“定远”舰一半,但主炮口径却达到320毫米,以压倒“定远”舰。(资料图片)19世纪中叶是东亚地缘政治大变局的时代,中日两国几乎同时遭到来自海上西方国家的挑战而开始近代化改革,但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对外扩张政策的总暴露,是一场精心谋划、准备和实施的侵华战争。确立“大陆政策”——北上南下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当中国遭受鸦片战争厄运的时候,日本也在1853年被迫开国。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陆地狭小,资源匮乏,危机感更强。1868年明治天皇登基后便发布了《御笔信》,确立“大陆政策”。明治这一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征服中国大陆,其方向有二:一是向北,越过朝鲜海峡“征韩”,继而进...
发布时间: 2014 - 04 - 29
浏览次数:769
但是,“超勇”“扬威”自身的伤亡更加惨重。“超勇”号是木质舰身,舱内起火,无法施救,不久就开始倾斜,海水淹没甲板,官兵纷纷落水,管带黄建勋落水后,恨不能杀敌,一心求死。这时,“左一”号鱼雷艇赶了过来,抛出长绳向他施救,但他死意已决,不肯接受救援。“扬威”号也开始倾斜,只得驶离战场,在岸边搁浅,士兵们纷纷跳水逃生,管带林履中则愤然投海自尽。此时,两人都只有42岁。“超勇”“扬威”牵制了敌军的主力,使主力战舰“定远”“镇远”能够全力攻击日本的弱舰“比睿”“赤城”,从而重创二舰。这是黄建勋和林履中立下的战功。后来,清政府以较高待遇优恤两人,其子孙世袭爵位。李和、程璧光,后发制人的“替补队员”894年9月17日这天,从朝鲜返航、与日本舰队狭路相逢的北洋舰队,本身只有10艘舰。而“平远&rdq...
发布时间: 2014 - 04 - 29
浏览次数:654
转载《环球人物》2014年2月16 第4期□ 吕文利□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撰稿 马奔 石文忠□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李静涛 王德民 王乐然 张忆耕1894,耻辱的甲午年12名舰长大多英勇杀敌,可悲的是,当权者将制海权拱手相让120年前的春节,也是个甲午马年的新春,大清王朝的人们互相打躬作揖,说着拜年的吉祥话儿。可是爆竹声辞去了旧岁,欢笑声未必能迎来太平。正月初十,朝鲜爆发了“东学党”农民暴动,虽然很快被镇压,但两个月后烽火再起,起义军席卷朝鲜。惊恐万状的朝鲜政府向清政府求助。1894年6月6日前后,清政府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2500人在朝鲜牙山登陆。日本人欣喜若狂,他们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26年前,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国力渐强,废除了以前西方列强迫使他们签下的不平等条约,开始学习西方的科技和制度。尤其是西方的“国民国家”理论和“国际法”体系,让他们大开眼界。千百年来,日本人只知道中国的“华夷秩序”理论,中国是“中华上国”,日本、朝鲜等都是“东夷藩国”;即使同是“夷人&...
发布时间: 2014 - 04 - 29
浏览次数:821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