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News
News 新闻详情

第二节 彭桂萼及其创作

日期: 2019-05-16
浏览次数: 17

 彭桂萼(1908—1952),字小圃,临沧人。1931年毕业于东陆大学预科第八班,即任缅宁(今临沧)初级中学教员。1936年任教于双江县的省立简易师范。1940年,简易师范移至临沧,并升格为缅云师范学校,彭任该校校长。

 1938年,彭桂萼参加广州的中国诗坛社。1939年1月,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昆明分会理事。在此之前,从1930年开始,他曾和李景森、蔡国铭一道主编《缅宁旅省学会会刊》三期(有两期易名为《新缅宁》),其《发刊宣言》即由彭桂萼执笔。他还主编过“边城丛书”(收入他的著述《西南边城缅宁》《边地之边地》等)和“警钟丛书”,并主编《警钟》杂志,共出版六期。

 除用本名写作外,彭桂萼使用的名字还有震声、丁屹、长戈、号兵、彭鹏。他勤于写作,“半世生涯,投掷在边疆文教的拓荒与地方自治的启蒙上”(引自《〈天海萍踪〉发端》),有著述多种(有些可以作为散文来看待)。此外,还出版了以下五种新诗集(1991年5月内部印刷的《儿歌集》不算在内)。

 (一)《震声》,由郭沫若题签,马子华作序(以《风暴中的号角》为题),1938年出版。所收为抗战前后的诗作,主要有:《算还这盘血账》《用血写满这篇伟大的史诗》《咬紧牙关吧》《叫他吞下炸弹》《投进大时代铁流中去》《加强抗战笔枪》《在后方》和《野火》。

 (二)《澜沧江畔的歌声》,穆木天题签并写序诗《赠澜沧江畔的歌者》,属“战歌丛书”之一,出版时间不详。罗铁鹰说这诗集于1940年出版,属“战歌丛书之四”;马子华则说出版于1943年,是彭的第二本诗集。但是,据《边塞的军笳》所载的“战歌丛书”目录,《澜沧江畔的歌声》为该丛书的第六本;该书第30页,标明《澜沧江畔的歌声》为“著者诗集之二”。因此,它的出版时间当在《边塞的军笳》之前,但未见原书,无法确指其出版日期。后据《民国时期总书目》,才知这诗集于1942年冬出版,属该丛书之第六种,为64开本,共87页。诗集所收的新诗主要有:《我们是》《流亡之群》《送郎出征》《暴风雨中悼海燕》《咆哮起来吧故乡》《悼东方高尔基》《云南持久抗战的营盘》和《通过了严冬》。

 (三)《边塞的军笳》,为“警钟丛书”之一,老舍题诗集名,雷石榆作序(题为《吹响了军笳》),警钟社1941年10月10日出版。该诗集出版后,于1941年12月被云南省图书杂志审查处查禁,“将所发审查证注销并没收在昆销售之成书”。所见的《边塞的军笳》似为之后的重印本,出版时间当在1945年或以后,因为书中所列的“本书著者诗集”,包括后来的《怒山的风啸》等在内。诗集原收诗13首,审查时被扣下《这群人在途中》《碧绿了茶园》和《法币到山街》三首,据说这三首后来收入《怒山的风啸》一书中。这13首诗均写于1939年至1941年间。

 (四)《怒山的风啸》,未见原书,据说由闻一多题签,属“警钟丛书”之四,1945年由缅宁长城书店出版。诗集收入《禁烟委员》《炼狱》等诗。

 (五)《后方的岗卫》,属“缅云师范辅导丛刊”(彭桂蕊主编)之四,由臧克家题签并写序(题为《后卫的前奏》),1945年春由缅宁长城书店出版。书中所收作品为《后方的岗卫》等诗18首和《后卫的尾声》,均写于1940年至1942年间。

 彭桂萼在抗战以前即开始诗歌创作,如1933年写了《假如我们的世界没有太阳》和《家庭》。前一首中有这样的诗句:

 我愿我们的世界没有太阳,

 大家一同黑暗一同寒,

 我恨我们的世界虽有太阳,

 整个光热全被小众所独占,

 太阳光热应归大家享,

 大家快把新的太阳来手创!

 (转引自《留芳集》)

 这里有对“小众”的不满,主张人人平等;含有创造新生活的热切希望,思想倾向健康、进步。但是,作者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他说,那些诗是“在沉闷的气压下,零星逼迸出来的火花,而且完全是由个人的观点出发”。抗日战争的爆发,时代风云激荡着作者的心灵,使他逐步远离“个人的观点”,而从民族的、人民的角度来看问题,因而创作思想和诗歌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他强调诗歌应该是“精神战斗的一种最最尖锐的榴弹匕首”,“需要有集团的精神,雄健的气魄,烈火的热情,钢铁的韵律,具象的描述,通俗的形式”。他的创作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

 彭桂萼从新文学的先辈那里广泛地接受影响,多方面去汲取营养。他曾说“革命诗人蒋光慈,格律诗人朱湘,突围诗人臧克家,朗诵诗人高兰”都是他学习的对象,只不过这四人“一则曾影响过我的过去,一则正滋养着我的目前”。更重要的是,他追踪创造社的步伐,受郭沫若的影响很深。他在论文中说“轰倒毒龙的魔宫”;诗句中有“先火化了旧的尸骸,凤凰才能够再生”,这明显是受到郭沫若的《我们的文学新运动》和《女神•凤凰涅槃》的影响。他说,郭沫若“那种怒马奔驰,长江冲流的浩气,他那种反抗毒龙,痛剿恶魔的精神”等,“不论过去现在未来都鼓荡着我的笔锋”(《我怎样走向诗歌之路》,原载《警钟》第一期)。

 彭桂萼是伴着战鼓,挟着风雷,出现在抗战时期云南的诗坛上的。他的诗歌具有下列鲜明的特点。

 第一,紧贴时代脉搏,调子激越高昂。这是诗人受抗日战争现实鼓舞的结果。抗战初期,民心愤激,人人激情满怀,彭桂萼也在《军笳》中发出了这样的时代强音:“它的墨汁是大众的血汗,自卫的列枪是他的笔杆,它的句读是战士的头颅,锦绣的山河是它的纸张。它的旋律,是长江黄河的呼啸,它的音调,是机关枪和大炮。”更难能可贵的是,当抗战进入第三个年头时,环境恶化,前途艰险异常,如同航道上出现“暗礁夹逆流”。这时,彭桂萼仍一往无前,愿意“掷出生命来作抵押!”“决不胆怯”。他说:“我们并不怕血雨腥风,新生命正要(一作‘爱’)血雨腥风来播种。”

 第二,立足云南,立足边地,内容富于地方特色。抗战时期,穆木天、楚图南、张光年都提出云南的文艺工作者要面向现实,认识云南,表现云南。彭桂萼在理论上也这样主张,在创作实践上则身体力行。他的诗歌的题目,不少就很具地方色彩,如《怅望着高黎贡山》《烟花开遍阿佤山》《秋到横断山头》《爬上飞龙高峰》《蛮荒夜景》等。臧克家曾指出:从彭桂萼的笔下,“我看到了一幅幅的边疆抗战图,我看到了一片片山川的风色”。另有评论者指出,诗人使我们“嗅到蛮烟瘴雨的气息……在字里行间”见1941年12月15日《云南日报》上的评介文章。

 在抗战时期,云南的文学工作者绝大多数集中在昆明。像彭桂萼这样长期在边疆并且专心致志地歌颂边疆各族人民的新觉醒,反映他们所深受的痛苦,抒写自己对边地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深情厚谊,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彭桂萼的诗作不仅有艺术的价值,还具有历史价值。这种成就,是诗人自觉追求的结果。他在《边疆文艺工作的路标》一文中就明确地提出,要“将抗战中的边地风光,涂上时代的色彩……用我们原人的粗腔,发出震撼山岳的壮吼”。他在《我是一个号兵》一诗中也写道:“我是一个号兵,/大时代的军团派定我,/踏稳云贵高原,/守住天南的壮野山岗,/……/站在铁军前列,/为新中国战取明天!”

 第三,在艺术上有明确的追求。诗人虽然师法众家,但他并不是亦步亦趋,没有自己的主见。他说:“对于诗歌的写作,也有我自己的信念。我觉得诗歌根本是口的文学……如象征派诗那样的弄到连眼也难得看懂固然根本不足取,就是格律派那种太过于诗人式了的诗,也不是当前的我们所需要!当前这大时代所需要的诗歌,必须容易由口头上朗诵出来,容易从大众的耳朵里听了进去;就是,要有正确的意识,强烈的感情,艺术的手法,通俗的形式,越能和音乐接近越好,越能和口语接近越好!”(《我怎样走向诗歌之路》)《后卫的尾声》也说过类似的话:“我执着一个信念,就是,诗歌必须均有响亮和谐的音乐性,具象鲜明的绘画性,生动曲折的戏剧性;而且,要经得住朗诵……”这些论点全面与否、深刻与否姑且不论,但他能长期坚持并在创作实践中贯彻自己的主张,这种精神是值得赞许的。同时,他在艺术上也确实有成就。就是在抗战初期,诗歌的标语口号毛病较明显的时候,他也极力回避感情的过分直接宣泄,而是努力追求那“热辣辣的战斗力”,强调要感染读者。他的诗歌,如《后方的岗卫》的结构,《踏上天海路线》的感染力,《炼狱》的构思都具有特色。又如下面的诗句:

 挟着风沙,/撕破云霞,/震动昆明湖,/震动堪察加,/震动大江东,/震动天山下。/这是/大时代的诗歌呀,/大时代的大军团里/战斗的军笳。

 (《军笳》第一段)

 时间是一枝无情的火箭/发一下亮,/它又滑走了四个春天。/它摆出冷酷的面庞,/用暴力推你们,/这一群出窝的乳燕,/从温暖的母怀里,/推向那遥远的天边,/推向那原始的莽原。

 (《踏上天海路线》的开头)

 这些诗句气魄雄浑,感情真挚,语言奔放而流畅,有较强的节奏感。马子华在《风暴中的号角》里指出:彭桂萼“带得有山野的气质,是那样穆然的风格。他几乎可以说是异于其他的生活在天南山国中的人”。正因为他具有这些优点和特质,郭沫若、穆木人、臧克家、雷石榆等人曾给他的诗歌以好评。

 彭桂萼在创作上有追求,有成就,但他也明确地感到自己的不足。例如有些诗的形象不够丰满,语言欠精练(如《加强抗战笔枪》);有些诗句“因力求调协易诵反而间有不大自然处”,如“它的句读是战士的头颅”等。这一方面或因时间匆促,构思还不成熟便动笔;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在成长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缺点。作家不可能没有缺点,要紧的是能正视它并“已在陆续矫正中”。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19 - 05 - 16
三月五日清晨,蒙先生在梦中安详走了,享年九十一,生前他嘱咐丧事一切从简,以免给家人、师友、学生带来“不方便”。他,满心高兴,满足东陆书院文丛“蒙树宏文集”六卷是留给后人,留给后世的最好“遗产”。由于没有任何形式的“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我们几位云大中文系七八、七九级学生及八三级、八五级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三月八日上午伴同师母王老师及其二位子女,在医院太平间“探望”,看了蒙老师遗容最后一面。三月十九日下午,东陆书院举行悼念蒙先生逝世追思会,我再一次从香港飞抵昆明。那一天晚上,半个月亮高挂树梢,翠湖公园没有白天的喧声,我绕翠堤独自行,人悄悄……因李广田先生掌长云南大学,蒙先生从清华文学院及燕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随李广田先生南下昆明,分配在云大中文系,至今整整66年。他一直认真教学,认真治学,培养了数千学生,留下文集六卷。(其中《鲁迅年谱稿》被誉为中国鲁迅研究最翔实严谨的史料力作,《云南抗...
2022 - 08 - 09
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原校长、凯普名誉董事长杨福家教授,因病于2022年7月17日8:32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今天上午10时,杨福家教授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杨福家同志逝世表示深切悼念,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上花圈表示悼念。沉痛哀悼杨福家教授龙华殡仪馆大厅庄严肃穆,大厅上方悬挂着白底黑字的横幅“沉痛悼念杨福家同志”,横幅下方是杨福家同志的遗像。厅两侧题“追求卓越精神励当世 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科学探索知微著”及“力行博雅风范垂千秋 历史使命作育栋梁争创一流谋深远” 挽联。告别仪式现场,上海市、宁波市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及杨福家教授的亲友前来吊唁,致以沉痛悼念和深切缅怀。凯普生物创始人管乔中、王建瑜以及凯普集团全体员工敬献花圈。...
2022 - 08 - 08
来源:融媒体中心文/胡慧中、金雨丰他的一生追求卓越,为中国开拓声震寰宇的核物理事业,为复旦大学争创一流付出心血,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卓著。他的一生追求理想,开创中外合作办学,播撒教育理念,为莘莘学子搭建梦想的桥梁,点燃心中的火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第七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原主席,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同志因病于2022年7月17日8:32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杨福家先生以生生不息的梦想光焰,照亮复旦人的前行之路。杨福家同志的告别仪式明天(8月9日)上午将在龙华殡仪馆举行。追求一流前沿的科研,为中国开拓核物理天地“我只是运气好。”晚年的杨福家出席活动,回顾过往成...
2022 - 07 - 19
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原校长、凯普名誉董事长杨福家教授7月17日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86岁。7月18日上午9时,凯普生物潮州、广州总部员工代表举行悼念仪式,深切缅怀杨福家教授。 默哀仪式杨福家教授是一位科学家,是第一位在国外权威出版社出版英文著作的中国核物理学家,曾与谢希德等科学家,提出“在上海建造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提案,为“上海光源”的故事写下了“序言”。他是一位教育家,1993年至1998年间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001年起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校监),是第一位担任外国知名大学校长的中国公民;2004年创办并出任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也是创办中外合作大学的第一人。杨福家教授用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满腔的热情为科学研究、国际高等教育工作立下显赫的功绩。杨福家教授曾多次出席总统早餐会,率先在国内引进并阐释宣传“知识经...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