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News
News 新闻详情

不忘初心,情系韩园(郑培贞)

日期: 2019-05-16
浏览次数: 6

来源:《我们的四十年》韩师77、78级校友回忆录

郑培贞

师恩难忘

       我学习的专业是英语,尽管韩师1977年有招大专生,但英语专业是到我们这一级才开办。我们所修的课程有很多种,当时课程分得很细,有精读、泛读、听说、语法,第二外语,即日语。后来还开设一些公开课,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政治经济学、中文、体育。教材很多套,本专业英语就有很多课程设置。我感觉我们那时候的读书,是真正的、实实在在的、没有走过场的读书。

       在韩师学习期间,有三位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他们是陈宗民老师、苏子锐老师和罗英风老师。

       陈宗民老师是缅甸归侨,当时是我们英语专业的主任,主要教授听说课。陈老师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有意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立志回祖国,为中国建设出力。但那些人不遂人意,四处碰壁。他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直到“文革”结束后,毅然决然回国,而且选择来到韩师,这时候老师已年近半百。想不到,陈宗民老师一走进课室讲台,就表现出精力非常充沛,甚至比一些年轻人更有活力。

       记得上听说课,陈老师每讲一段话,即要求学生们或个别或集体交替复述,最后则整段复述。这样,大家精神高度集中,不敢有丝毫懈怠,接着,陈老师又根据听说内容,提出一个个问题,要求个别、集体回答;紧接着,要求同学们向其提出问题,或同学之间相互回答,最后,要求同学们根据本节课的主要句型,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自编对话。在这样如此的高强度训练下,我们的听说能力,提高了很多,也养成了平时讲英语的好习惯。

       苏子锐老师是新加坡归侨,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任大二、大三精读课教学,讲课充满幽默,妙语连珠,经常博得大家的喝彩。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使大家很容易进入课堂氛围,获得的知识也更多。而且,苏老师除了认真授课外,还不时穿插其在国外的生活经历、惟妙惟肖的描述,使我们不仅收获了课本的认真,也了解了国外的生活,既开拓我们的眼界,更提高了我们的听说能力。他的特点是专业词汇量多,另外一个特点是打得一手好羽毛球,很有亲和力。

       说起罗英风老师,不得不让我们肃然起敬。他经历过反右倾运动、文化大革命的打击,经历艰难困苦,仍然保持一颗初心,一直沉醉于教学中,也出版了不少著作。这位学贯中西、以文章翻译优美流畅著称的罗英风老师,不时给我们启发和点拨,使我们茅塞顿开,特别是针对我们在翻译中存在的问题,罗老师指出,良好的翻译,要做到“信、达、雅”,而要达到“雅”,则应加强中文基础,增加古文阅读,才能提高翻译技巧。

       陈宗民、罗英风、苏子锐三位老师,是我们认识的引路人,他们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鱼,使我们终身受益,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我们能有今日,离不开他们的付出。

       当年,我们班每一年换以为新班主任,跟现在的班主任制不一样。入学的时候是黄光辉,第二年是蔡来有老师,二位老师都是音乐老师,第三年是吴兆福老师,是教英语的。

       当时韩师大专英语专业刚建立,面临的问题,是师资严重不足,而努力建立一支过硬的教师团队,是那时的当务之急,为此,陈宗民老师积极想办法,不断扩大聘请,亲自到普宁发掘人才,聘请刚从新加坡归国的苏子锐老师,同时,还外聘了汕头农校的郭伟器老师,来教英语语法,邀请了当时潮州城内比较有名的英语老师,如金山中学退休教师黄韩永、张钦宏老师作为客座教师,给我们开讲座;我们听说课的老师,还有陈小芹、陈小玲两位老师,是比较年轻的老师,她们大学刚毕业,就分配来韩师,和我们年纪差不多,因为年轻,知识储备仍不足。但他们备课更加认真和用心,他们的课堂互动十分活跃,同学们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两位陈老师是相当的有亲和力,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19 - 05 - 16
三月五日清晨,蒙先生在梦中安详走了,享年九十一,生前他嘱咐丧事一切从简,以免给家人、师友、学生带来“不方便”。他,满心高兴,满足东陆书院文丛“蒙树宏文集”六卷是留给后人,留给后世的最好“遗产”。由于没有任何形式的“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我们几位云大中文系七八、七九级学生及八三级、八五级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三月八日上午伴同师母王老师及其二位子女,在医院太平间“探望”,看了蒙老师遗容最后一面。三月十九日下午,东陆书院举行悼念蒙先生逝世追思会,我再一次从香港飞抵昆明。那一天晚上,半个月亮高挂树梢,翠湖公园没有白天的喧声,我绕翠堤独自行,人悄悄……因李广田先生掌长云南大学,蒙先生从清华文学院及燕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随李广田先生南下昆明,分配在云大中文系,至今整整66年。他一直认真教学,认真治学,培养了数千学生,留下文集六卷。(其中《鲁迅年谱稿》被誉为中国鲁迅研究最翔实严谨的史料力作,《云南抗...
2022 - 08 - 09
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原校长、凯普名誉董事长杨福家教授,因病于2022年7月17日8:32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今天上午10时,杨福家教授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杨福家同志逝世表示深切悼念,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上花圈表示悼念。沉痛哀悼杨福家教授龙华殡仪馆大厅庄严肃穆,大厅上方悬挂着白底黑字的横幅“沉痛悼念杨福家同志”,横幅下方是杨福家同志的遗像。厅两侧题“追求卓越精神励当世 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科学探索知微著”及“力行博雅风范垂千秋 历史使命作育栋梁争创一流谋深远” 挽联。告别仪式现场,上海市、宁波市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及杨福家教授的亲友前来吊唁,致以沉痛悼念和深切缅怀。凯普生物创始人管乔中、王建瑜以及凯普集团全体员工敬献花圈。...
2022 - 08 - 08
来源:融媒体中心文/胡慧中、金雨丰他的一生追求卓越,为中国开拓声震寰宇的核物理事业,为复旦大学争创一流付出心血,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卓著。他的一生追求理想,开创中外合作办学,播撒教育理念,为莘莘学子搭建梦想的桥梁,点燃心中的火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第七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原主席,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同志因病于2022年7月17日8:32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杨福家先生以生生不息的梦想光焰,照亮复旦人的前行之路。杨福家同志的告别仪式明天(8月9日)上午将在龙华殡仪馆举行。追求一流前沿的科研,为中国开拓核物理天地“我只是运气好。”晚年的杨福家出席活动,回顾过往成...
2022 - 07 - 19
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原校长、凯普名誉董事长杨福家教授7月17日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86岁。7月18日上午9时,凯普生物潮州、广州总部员工代表举行悼念仪式,深切缅怀杨福家教授。 默哀仪式杨福家教授是一位科学家,是第一位在国外权威出版社出版英文著作的中国核物理学家,曾与谢希德等科学家,提出“在上海建造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提案,为“上海光源”的故事写下了“序言”。他是一位教育家,1993年至1998年间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001年起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校监),是第一位担任外国知名大学校长的中国公民;2004年创办并出任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也是创办中外合作大学的第一人。杨福家教授用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满腔的热情为科学研究、国际高等教育工作立下显赫的功绩。杨福家教授曾多次出席总统早餐会,率先在国内引进并阐释宣传“知识经...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