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News
News 新闻详情

1919年(民国八年•己未)38岁

日期: 2019-08-03
浏览次数: 19

  2月


  3日,作《拳术与“拳匪”》一文,答复陈铁生,陈稿附于文后,刊第6卷第2号《新青年》。  


  按:鲁迅在该文开头说,陈铁生的信“单是呵斥,原意不需答复,本无揭载的必要,但末后用了‘激将法’,要求发表,所以便即发表。既然发表,便不免要答复几句了”。(〈8〉,第81页)。这些话,乃是负责编辑者的口气。据原计划,这一期《新青年》由钱玄同编辑。但据本文的一些话和鲁迅1月30日、2月16日致钱玄同信,似乎他也参加了编辑工作,至少在编辑事务上他有较大的发言权。   


  3月


  26日,作《〈孔乙己〉附记》,说这小说写于去年冬,而发表在“忽然有人用了小说盛行人身攻击的时候”,这容易使读者“以为小说是一种泼秽水的器具,里面糟蹋的是谁。这实在是一件极可叹可怜的事”(〈1〉,第438页)。这是针对林琴南的《荆生》《妖梦》(分别刊载在2月中旬和3月中旬的《新申报》上)所进行的卑劣人身攻击而言的,表现了鲁迅对复古主义者的鄙视和藐视。


  4月


  8日,“寄李守常信”,16日收到回信。这是鲁迅和李大钊的第一次通信。


  16日,致傅斯年信,建议《新潮》应该在讲科学时发议论,说:“现在偏要发议论,而且讲科学,讲科学仍发议论,庶几乎他们依然不得安稳,我们也可告无罪于天下了。”(〈7〉,第225页)——鲁迅终其一生,执着于这种坚持战斗的革命精神。


  25日,“夜成小说一篇,约三千字,抄讫”。这就是《药》。它写夏瑜为革命牺牲,而贫困的华老栓竟用高价向刽子手买人血馒头,用来医儿子的痨病。作品对群众的不觉醒表示极大悲愤,寓意很为深广。


  5月


  4日,北京学生高举“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旗帜,走向街头,集会示威,并捣毁卖国贼曹汝霖住宅。五四运动爆发。下午,孙伏园来,鲁迅询问游行示威情况,心情十分兴奋。关于五四运动,毛泽东指出,它“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论》)。


  五四运动,是我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鲁迅思想发展的分界线:在这以前,他是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这以后,就是具有新的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了。


  本月,在第6卷第5号《新青年》上,除小说《药》以外,还发表了《“来了”》和《“圣武”》等杂感。在后一杂感中,鲁迅说在俄国革命斗争的“刀光火色衰微中,看出一种薄明的天色,便是新世纪的曙光”。  


  按:鲁迅在该杂感中还说:“曙光在头上,不抬起头,便永远只能看见物质的闪光。”这自然包含着“掊物质而张灵明”的思想因素,但是,在政治上表同情于俄国革命,歌颂那“有主义的人民”是表现得明白无误的。


  8月


  19日,买八道湾宅,晚收房契并先付钱1750元;10月5日,再交钱400元,收房子九间;11月4日,又交钱1350元,“收房屋讫”。据日记所记,连修理费在内,约共支出4255元;从7月10日算起,共费时四个多月。  


  按:绍兴的老屋,由十多户族人商定卖掉。鲁迅以自己的积蓄和卖屋的钱,购买八道湾宅。他在给许寿裳的信中曾说:“绍之屋为族人所迫,必须卖去,便拟挈眷居于北京。”(〈11〉,第358页)


  9月


  6日,由教育部派为直辖各机关经费审查委员(据第6年第11期《教育公报?公牍门》,第21页)。鲁迅做事细心、认真,曾多次被派任经费审查委员这一类职务。例如1913年10月29日,就在教育部“终日造三年豫算及议改组京师图书馆事”;1920年4月15日,被任为教育部1920年度预算委员会委员(据第7年第5期《教育公报》的1920年部令第33号)。


  10月


  作论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反对“父为子纲”的封建道德,提出父母要以幼小者为本位,自我牺牲,首先要解放自己的孩子:“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1〉,第140页)


  11月


  21日,“上午与二弟眷属俱移入八道湾宅”。


  26日,“上书请归省”,27日即准假,部令第97号云:“本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周树人现经准予给假省亲,应派佥事戴克让暂代科长职务此令。”(第7年第1期《教育公报》)。  


  按:这次回家,是因为新台门同姓十三户共同出让房屋给朱阆仙,约定于1919年内交屋,所以回去把全家接来北京。


  12月


  1日,离京回绍兴,4日到家。23日,“画售屋押”。24日,“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一行共七人,即:鲁瑞、鲁迅、朱安、周建人、羽太芳子及周建人的女儿和儿子(据《人物》,第43页)。有关这次回家的经过,鲁迅于1921年加以改造、生发,写进了小说《故乡》里面。


  同日,《一件小事》发表于《晨报创刊纪念》增刊。在该作品中,鲁迅把歌颂劳动人民和坦露知识分子的思想缺点紧密结合,这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崭新的主题。


  10日,教育部筹设国歌研究会,鲁迅等被派为“本会干事先行筹备一切事务”(第7年第1期《教育公报》所载之部令第107号)。


  本月,因四弟椿寿坟有坍圮之虞,乃为之迁葬。(据《人物》,第118页)  


  按:这次迁葬事,鲁迅后来进行艺术加工,写进了小说《在酒楼上》。  


  本月,在离绍以前,鲁迅把在辛亥革命前后所采集的植物标本,送给了家乡的学校。(《鲁迅研究》,上海生活书店1937年发行,第59页)


  本年的著述计:短篇小说3篇,新诗1首,杂文30篇,书信10封和全年日记。


  〔附〕本年共收信134封,发信102封;和鲁迅有来往者共87人(内本年才始见于日记者28人)。  


  1月1日,《新潮》月刊创刊,共出12期,于1922年3月停刊。


  3月,在莫斯科召开世界各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列宁做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的报告,会上选出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即第三国际。


  4月,第16号《每周评论》刊登《共产党宣言》(节译)。


  5月4日,为了反对巴黎和会的偏袒日本、牺牲我国主权的行径,发生了标志着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点的五四运动。反动政府当天就发出第183号“训令”,说什么“开会游行竟至酿成事端”;教育部命令各校对学生之“不遵约束者应立即予开除”;“大总统”也于6月1日发出命令,要学生安心向学,说“联合会义勇队等项名目尤应切实查禁”。但是,革命洪流是无法禁锢的。学生罢课,走上街头进行爱国宣传。6月3日以后,上海工人六七万人举行罢工。随着运动的发展,资产阶级也支持学生,举行罢市。这就迫使中国代表不敢在丧权辱国的对德和约上签字,表现出中国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伟大力量。


  6月,陈独秀因在市场散发传单而被逮捕,至9月16日才出狱。


  7月14日,《湘江评论》创刊,共出四号。在第二号上,毛泽东发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


  7月20日,胡适在《每周评论》第31期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公开反对马列主义的传播。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19 - 05 - 16
三月五日清晨,蒙先生在梦中安详走了,享年九十一,生前他嘱咐丧事一切从简,以免给家人、师友、学生带来“不方便”。他,满心高兴,满足东陆书院文丛“蒙树宏文集”六卷是留给后人,留给后世的最好“遗产”。由于没有任何形式的“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我们几位云大中文系七八、七九级学生及八三级、八五级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三月八日上午伴同师母王老师及其二位子女,在医院太平间“探望”,看了蒙老师遗容最后一面。三月十九日下午,东陆书院举行悼念蒙先生逝世追思会,我再一次从香港飞抵昆明。那一天晚上,半个月亮高挂树梢,翠湖公园没有白天的喧声,我绕翠堤独自行,人悄悄……因李广田先生掌长云南大学,蒙先生从清华文学院及燕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随李广田先生南下昆明,分配在云大中文系,至今整整66年。他一直认真教学,认真治学,培养了数千学生,留下文集六卷。(其中《鲁迅年谱稿》被誉为中国鲁迅研究最翔实严谨的史料力作,《云南抗...
2022 - 08 - 09
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原校长、凯普名誉董事长杨福家教授,因病于2022年7月17日8:32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今天上午10时,杨福家教授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杨福家同志逝世表示深切悼念,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上花圈表示悼念。沉痛哀悼杨福家教授龙华殡仪馆大厅庄严肃穆,大厅上方悬挂着白底黑字的横幅“沉痛悼念杨福家同志”,横幅下方是杨福家同志的遗像。厅两侧题“追求卓越精神励当世 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科学探索知微著”及“力行博雅风范垂千秋 历史使命作育栋梁争创一流谋深远” 挽联。告别仪式现场,上海市、宁波市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及杨福家教授的亲友前来吊唁,致以沉痛悼念和深切缅怀。凯普生物创始人管乔中、王建瑜以及凯普集团全体员工敬献花圈。...
2022 - 08 - 08
来源:融媒体中心文/胡慧中、金雨丰他的一生追求卓越,为中国开拓声震寰宇的核物理事业,为复旦大学争创一流付出心血,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卓著。他的一生追求理想,开创中外合作办学,播撒教育理念,为莘莘学子搭建梦想的桥梁,点燃心中的火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第七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原主席,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同志因病于2022年7月17日8:32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杨福家先生以生生不息的梦想光焰,照亮复旦人的前行之路。杨福家同志的告别仪式明天(8月9日)上午将在龙华殡仪馆举行。追求一流前沿的科研,为中国开拓核物理天地“我只是运气好。”晚年的杨福家出席活动,回顾过往成...
2022 - 07 - 19
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原校长、凯普名誉董事长杨福家教授7月17日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86岁。7月18日上午9时,凯普生物潮州、广州总部员工代表举行悼念仪式,深切缅怀杨福家教授。 默哀仪式杨福家教授是一位科学家,是第一位在国外权威出版社出版英文著作的中国核物理学家,曾与谢希德等科学家,提出“在上海建造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提案,为“上海光源”的故事写下了“序言”。他是一位教育家,1993年至1998年间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001年起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校监),是第一位担任外国知名大学校长的中国公民;2004年创办并出任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也是创办中外合作大学的第一人。杨福家教授用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满腔的热情为科学研究、国际高等教育工作立下显赫的功绩。杨福家教授曾多次出席总统早餐会,率先在国内引进并阐释宣传“知识经...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