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News
News 新闻详情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30岁

日期: 2019-07-30
浏览次数: 17

  1月


  2日,致许寿裳信。在这前后,鲁迅多次表示不愿在绍兴府中学堂任职,想离开家乡,托许代为设法。因为一方面,“越中理事,难于杭州。技俩奇觚,鬼蜮退舍”;另一方面,对陈“子英渐已孤行其意”不满。(据《鲁迅研究资料〔4〕》,第44页)


  2月


  6日,致许寿裳信,说:因无地方可去,而陈子英又令续任,乃暂时答应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但“不受约书,图可随时逭遁”。(〈11〉,第333页;《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1辑,第228页)


  3、4月


  鲁迅在3月7日、4月12日所写的两封信中,谈到生活的困顿。当时,要负担周作人在日本的越来越大的开支,而“所入甚微,不足自养”;从1910年开始,即靠卖田补贴家庭费用,而“资亦早罄”。今年,又“析分公田”“售尽土地”,“一思将来,足以寒心”。周作人在日本不体谅家境的困难,还想再学法文,鲁迅“拟即速之归,缘法文不能变米肉也”(〈11〉,第334页)。


  又,约从3月开始,即代张协和译有关化学的书,因此,许寿裳托译心理学一事,一时无法着手,建议“秋季再行应命”(〈11〉,第337页)。


  


  和绍兴府中学堂师生旅行禹陵并摄影留念。


  6月


  2日(据闰六月初六前2月推算),往日本。原计划是“速启孟偕归”,但周作人一直到暑假才离开日本,所以鲁迅逗留了半月后一个人先回来了。这次去日本,鲁迅“不访一友,亦不一游览,仅一看丸善所陈书……所欲得者极多,遂索性不购一书”(〈11〉,第337、338页)。这显然和当时经济拮据有关。


  本月,陈子英辞职(据《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1辑,第201页),鲁迅亦可能已离开绍兴府中学堂。他往日本,大约即在离校以后。  


  按:周建人在《绍兴光复前鲁迅的一小段事情》中说:“后因校长换人,他也不去了。”(《人民文学》1961年7、8号合刊)陈子英辞职后,职务由杜海生代理,但这时,陈的辞职似还未照准,杜的代理,可能是一种应急措施。正因此,鲁迅在7月31日所写的信中说:“越中学事,惟纵横家乃大得法,不才如仆,例当沙汰。中学事难财绌,子英方力辞(可见还未照准——引用者),仆亦决拟不就(似还在挽留鲁迅,但他不肯去了——引用者)”。  


  7月


  约于本月,鲁迅因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7〉,第83页)。


  10月


  10日,武昌新军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全国纷纷响应,结束了清王朝267年的统治。鲁迅对革命抱着热烈的欢迎态度,并用实际行动参加革命斗争。


  本月,由于绍兴府中学堂学生的请求,鲁迅又出任该学堂监学。  


  按:沈镜蓉(步洲)于8月任绍兴府中学堂监督,约于本月,“复辞去。时值光复,学校又无负责者。乃由同学选举代表十人,坚请陈子英、周树人两先生回校主持。于是,陈、周任监督、监学又数周。”(录自《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1辑,第199页)  


  11月


  5日,杭州光复的消息传到绍兴,绍各界开会,到会者约百人,“大家推选鲁迅为主席。鲁迅提议了几件事情,很快都通过了。一件就是组织武装讲演队,宣传革命的意义,使大家了解。”(《人民文学》1961年第7、8期合刊,第123页)


  6日,鲁迅组织并带领武装演讲队上街。当时,市民因为听到有败残清兵要来绍兴骚扰的谣言,发生了恐慌,纷纷关上店门,张皇奔走。鲁迅到府中学堂,“主张整队上街解释,以镇定人心……打起钟来,学生立时集齐于操场,发了枪,教兵操的先生也跑来了……在路上……分送传单,必要时更向人说明,叫他们不要无端起慌”(乔峰:《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第15、16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7日,即由绍兴知府程赞清以及章介眉等人出面组成“军政府”的第二天,鲁迅和范爱农上街看光复后的绍兴,只见满眼的白旗。鲁迅认为外表虽然光复了,但“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2〉,第313、314页),那是换汤不换药。


  9日,夜,和范爱农等到西郭门外迎接从杭州来的革命军,没有接到。


  10日,夜,第二次去迎接革命军。“正盼望间,远远地听到枪声响”;“王金发的军队很快地上了岸,立刻向城内进发”;“大家都高叫着革命胜利和中国万岁等口号,情绪热烈,紧张。”(乔峰:《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第18页)


  11日,约在今天,王金发召开群众大会,宣告新的绍兴军政分府成立,斥逐章介眉,留用程赞清。王发表演说,“大意是他来维持秩序,将来还要去北伐,并且遇事不愿独断,还要和大家商量之类。他接见老朋友,委了职务(请鲁迅做师范校长也在这时候)”(《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第18、19页)。  


  按:以上四段所标的日子,基本上据1982年第10期《学术月刊》上《关于鲁迅在辛亥时期几个史实的辨正》一文。  


  本月,鲁迅就任山会师范学堂监督职务,以范爱农为监学。他“到校和全校学生相见的那一天,穿一件灰布棉袍,头上却戴一顶陆军帽”;他的演说受到学生们热烈欢迎,学生“欢迎新校长的态度,完全和欢迎新国家的态度一样”(《鲁迅先生二三事》,1944年作家书屋版,第2页)。


  12月


  27日,有一个去年听过课的学生来访,慷慨地说:“情形还是不行,王金发他们。我们要办一种报来监督他们。不过发起人要借用先生的名字。”(〈2〉,第314页)鲁迅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后来,还被推为即将创刊的《越铎日报》的名誉总编辑。(据《绍兴》,第167页)  


  按:这一段和下一段的日子,据《越铎日报》创刊时间逆推,《范爱农》一文说,自学生来访后,“两天后便看见出报的传单……五天后便见报”(〈2〉,第314页)。  


  29日,在《越铎日报》出报传单上,鲁迅被列为三个发起人之一。


  本年的著述和著述活动:


  4月16日,作会稽山采植物记,即《辛亥游录》第一节。


  9月27日,作镇塘殿前观潮记,即《辛亥游录》第二节。


  冬,作文言小说《怀旧》。鲁迅在后来曾说:“我的最初排了活字的东西,是一篇文言的短篇小说……内容是讲私塾的事情的,后有恽铁樵的批语。”(〈12〉,第403页)该小说由周作人寄出,发表于1913年4月25日的第4卷第1期《小说月报》,署周作人笔名周逴。


  本年书信,留存下来的有致许寿裳者6封。


  本年,除继续辑录《古小说钩沉》和《会稽郡故书杂集》外,还校勘唐刘恂《岭表录异》3卷(以唐、宋类书所引校《永乐大典》本,并补遗);辑录《小说备校》,计有《干宝搜神记》等7种。  


  4月27日(旧历三月二十九日),黄兴等举行广州起义,巷战甚烈,不幸失败。事后,收烈士遗骸72具葬于黄花岗。


  5月11日,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武昌联合开会,商讨武装起义等问题。


  9月16日,文学社和共进会召开联合会议,成立领导起义的机构,准备起义。24日,再次开联合大会,商定总动员计划。


  10月10日,爆发武昌起义,是为辛亥革命。11日,成立都督府,推黎元洪为都督。


  11月5日,杭州起义,举汤寿潜为都督。


  11月10日,王金发率革命军从杭州到达绍兴。次日,即解散以程赞清为首的旧军政府,组织新的绍兴军政分府。


  12月25日,孙中山从美国经英、法回到上海。这时,全国已有15个省宣布独立。


  12月29日,已独立的17个省的代表于南京开会,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议决从明年起改用阳历。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19 - 05 - 16
三月五日清晨,蒙先生在梦中安详走了,享年九十一,生前他嘱咐丧事一切从简,以免给家人、师友、学生带来“不方便”。他,满心高兴,满足东陆书院文丛“蒙树宏文集”六卷是留给后人,留给后世的最好“遗产”。由于没有任何形式的“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我们几位云大中文系七八、七九级学生及八三级、八五级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三月八日上午伴同师母王老师及其二位子女,在医院太平间“探望”,看了蒙老师遗容最后一面。三月十九日下午,东陆书院举行悼念蒙先生逝世追思会,我再一次从香港飞抵昆明。那一天晚上,半个月亮高挂树梢,翠湖公园没有白天的喧声,我绕翠堤独自行,人悄悄……因李广田先生掌长云南大学,蒙先生从清华文学院及燕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随李广田先生南下昆明,分配在云大中文系,至今整整66年。他一直认真教学,认真治学,培养了数千学生,留下文集六卷。(其中《鲁迅年谱稿》被誉为中国鲁迅研究最翔实严谨的史料力作,《云南抗...
2022 - 08 - 09
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原校长、凯普名誉董事长杨福家教授,因病于2022年7月17日8:32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今天上午10时,杨福家教授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杨福家同志逝世表示深切悼念,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上花圈表示悼念。沉痛哀悼杨福家教授龙华殡仪馆大厅庄严肃穆,大厅上方悬挂着白底黑字的横幅“沉痛悼念杨福家同志”,横幅下方是杨福家同志的遗像。厅两侧题“追求卓越精神励当世 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科学探索知微著”及“力行博雅风范垂千秋 历史使命作育栋梁争创一流谋深远” 挽联。告别仪式现场,上海市、宁波市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及杨福家教授的亲友前来吊唁,致以沉痛悼念和深切缅怀。凯普生物创始人管乔中、王建瑜以及凯普集团全体员工敬献花圈。...
2022 - 08 - 08
来源:融媒体中心文/胡慧中、金雨丰他的一生追求卓越,为中国开拓声震寰宇的核物理事业,为复旦大学争创一流付出心血,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卓著。他的一生追求理想,开创中外合作办学,播撒教育理念,为莘莘学子搭建梦想的桥梁,点燃心中的火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第七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原主席,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同志因病于2022年7月17日8:32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杨福家先生以生生不息的梦想光焰,照亮复旦人的前行之路。杨福家同志的告别仪式明天(8月9日)上午将在龙华殡仪馆举行。追求一流前沿的科研,为中国开拓核物理天地“我只是运气好。”晚年的杨福家出席活动,回顾过往成...
2022 - 07 - 19
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原校长、凯普名誉董事长杨福家教授7月17日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86岁。7月18日上午9时,凯普生物潮州、广州总部员工代表举行悼念仪式,深切缅怀杨福家教授。 默哀仪式杨福家教授是一位科学家,是第一位在国外权威出版社出版英文著作的中国核物理学家,曾与谢希德等科学家,提出“在上海建造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提案,为“上海光源”的故事写下了“序言”。他是一位教育家,1993年至1998年间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001年起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校监),是第一位担任外国知名大学校长的中国公民;2004年创办并出任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也是创办中外合作大学的第一人。杨福家教授用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满腔的热情为科学研究、国际高等教育工作立下显赫的功绩。杨福家教授曾多次出席总统早餐会,率先在国内引进并阐释宣传“知识经...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