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News
News 新闻详情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丙午)25岁

日期: 2019-07-30
浏览次数: 17

  1月


  15日,我国留日学生一律上课(据第3年第1期《东方杂志?11月中国事纪》)。在这前后,鲁迅从东京回到仙台,继续在仙台医专读书。


  2月


  “下旬以后,周树人向朋友们透露了要离开仙台的事。”(《鲁迅研究资料〔4〕》,第452页)。


  3月


  6日,关于退学事,已征得监督的同意。湖北、江南、江西留学生监督李宝巽于本日写信给仙台医专校长山形仲艺:“兹有贵校学生周树人前来退学用特函达即希照准”(见《日本》,第74页)。仙台医专以学校名义于15日给李宝巽写了回信,表示“照会中的意图已悉”,并在学生名簿上“周树人……栏内用红笔划两条线,并在上方栏外注明:‘……3月15日退学’”(《鲁迅研究资料〔4〕》,第455页)


  本月,仙台医专部分同学欢送鲁迅离校并合影留念(据《纪念与研究》第2辑,第215页)。


  本月,曾向藤野先生告别,“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鲁迅后来把这张照片挂在“北京寓居的东墙上”,并认为在老师当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藤野先生》)。


  本月,约于20日前后,离开仙台返东京。这时,仙台医专第二学期还未结束。鲁迅没有参加第二学期的考试(档案资料中没有鲁迅这学期的成绩)。他弃医从文,因为他觉得我们第一要改变人民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呐喊?自序》)。


  4月


  5日,《民报》第3号发行号外,刊出《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长文,列举十二个和《新民丛报》有分歧的根本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和《新民丛报》展开长期的激烈的论战。针对这场论战,鲁迅在1921年曾经说过:“大约十五六年以前,我竟受了革命党的骗了。”(《生降死不降》)受骗是反话。这里的意思是说:在十五六年以前,即约为1906年,他就完全接受《民报》等的革命观点了。


  约于本月,一边开始筹备《新生》杂志,一边又在德语学校(校名据1907年4月出版的第4期《官报》,第48页)挂一个名,偶尔去听一两节课,“平常多是自修,搜购德文的新旧书报,在公寓里靠了字典自己阅读”(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第41页)。  


  按:关于杂志的名称,“最初拟用‘赫戏’或‘上征’,都采取《离骚》的词句,但觉得不容易使人懂,才决定用‘新生’这二字,取新的生命的意思”,“是沿用但丁的名作《新生》,上面并写拉丁文的名字”(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第22页和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第42页)。“第一期的插画也已拟定,是英国19世纪画家瓦支的油画,题云《希望》,画作一个诗人,包着眼睛,抱了竖琴,跪在地球上面。”(《故家》,第372页)原定的杂志撰稿者,除鲁迅和周作人以外,还有许寿裳、袁文薮、苏曼殊和胡仁源等。关于苏曼殊和胡仁源,人们不大提及。据增田涉说,鲁迅告诉他,苏“是我们要在东京创办的《新生》杂志的同人之一”(《鲁迅的印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8页)。又,在1936年10月23日的《时事新报》上,《周作人谈鲁迅往事》说胡仁源也是撰稿者。  


  7月


  暑假归国。回来才知道是母亲要他和朱安女士结婚(时间为7月26日)。鲁迅曾对许寿裳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亡友鲁迅印象记》,第62页)有关这件事,许广平(见爱辉教师进修学校编的1977年第1期《进修参考资料》,第186、187页),孙伏园(《关于鲁迅》)、荆有麟(《鲁迅回忆》)等均有记述。孙说“结婚刚刚过了三天”,荆说“结婚后四日”鲁迅就离家往日本了。确否待考。


  鲁迅结婚后,周作人才从南京回来。鲁迅在家里向他谈及留日学生的有关取缔规则风潮的始末等(据《知堂回想录》,第172页)。


  本月,和顾琅合编的《中国矿产志》由普及书店出版。


  8月


  约于本月,和周作人、邵明之、张午楼一起往日本。  


  按:这个时间不容易确定。周作人在自己的日记上有这样的补记:“丙午九月往东京,居本乡汤岛伏见馆。”阴历九月,阳历就是10月或11月了。但是,据游学生监督处所编之《官报》第38期第45页,周作人是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到东京的。阴历七月,阳历是8月20日至9月17日之间。不过,如果阳历8月已到东京,为什么托带给宫崎寅藏之物到10、11月,即两三个月之后才送去呢?周作人所记,为事后回忆,因以《官报》为准。暂定在阴历七月上旬即阳历8月下旬。  


  10月


  1日,往《革命评论》社会见宫崎寅藏(据《宫崎滔天年谱稿》)。这是因为离国时,孙竹丹托周作人带羊皮背心、紫砂茶壶给吴弱男,由宫崎寅藏转。周作人“因语言不通,地理不熟,不能去送,乃由鲁迅代去”(《鲁迅研究资料〔3〕》,第288页)。鲁迅和宫崎大概谈得很好,“所以这以后不久又到堺利彦等人办的平民新闻社去访问他,因为宫崎住的很远,约他在那里相见的吧”(《故家》,第355页)。  


  按:宫崎寅藏(1870—1922),又称白浪庵滔天,日本熊本县人。他是孙中山的朋友,曾长期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所著有《三十三年落花梦》等。堺利彦(1870—1933),号枯川,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传》的日译者。《平民新闻》则是日本社会主义者的周刊。  


  本年三、四月间,作《〈中国矿产志〉例言》。5月4日,发表《〈中国矿产全图〉广告》和《〈中国矿产志〉广告》。6月11日,绘编的《中国矿产全图》发行。《全图》为正方形,横直各107公分。(据1959年1月14日《文汇报》)  


  4月4日,清政府把“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作为全国教育的宗旨。


  6月29日,章炳麟在上海出狱,即由同盟会接往东京,主编《民报》的6—18期和23、24期。


  12月2日,同盟会于东京举行《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参加者数千人。孙中山在会上发表《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的演讲,系统地阐述三民主义思想。


  12月4日,萍乡、浏阳、醴陵爆发起义,下旬失败。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19 - 05 - 16
三月五日清晨,蒙先生在梦中安详走了,享年九十一,生前他嘱咐丧事一切从简,以免给家人、师友、学生带来“不方便”。他,满心高兴,满足东陆书院文丛“蒙树宏文集”六卷是留给后人,留给后世的最好“遗产”。由于没有任何形式的“追悼会”和“遗体告别”仪式,我们几位云大中文系七八、七九级学生及八三级、八五级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三月八日上午伴同师母王老师及其二位子女,在医院太平间“探望”,看了蒙老师遗容最后一面。三月十九日下午,东陆书院举行悼念蒙先生逝世追思会,我再一次从香港飞抵昆明。那一天晚上,半个月亮高挂树梢,翠湖公园没有白天的喧声,我绕翠堤独自行,人悄悄……因李广田先生掌长云南大学,蒙先生从清华文学院及燕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随李广田先生南下昆明,分配在云大中文系,至今整整66年。他一直认真教学,认真治学,培养了数千学生,留下文集六卷。(其中《鲁迅年谱稿》被誉为中国鲁迅研究最翔实严谨的史料力作,《云南抗...
2022 - 08 - 09
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原校长、凯普名誉董事长杨福家教授,因病于2022年7月17日8:32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今天上午10时,杨福家教授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杨福家同志逝世表示深切悼念,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上花圈表示悼念。沉痛哀悼杨福家教授龙华殡仪馆大厅庄严肃穆,大厅上方悬挂着白底黑字的横幅“沉痛悼念杨福家同志”,横幅下方是杨福家同志的遗像。厅两侧题“追求卓越精神励当世 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科学探索知微著”及“力行博雅风范垂千秋 历史使命作育栋梁争创一流谋深远” 挽联。告别仪式现场,上海市、宁波市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及杨福家教授的亲友前来吊唁,致以沉痛悼念和深切缅怀。凯普生物创始人管乔中、王建瑜以及凯普集团全体员工敬献花圈。...
2022 - 08 - 08
来源:融媒体中心文/胡慧中、金雨丰他的一生追求卓越,为中国开拓声震寰宇的核物理事业,为复旦大学争创一流付出心血,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卓著。他的一生追求理想,开创中外合作办学,播撒教育理念,为莘莘学子搭建梦想的桥梁,点燃心中的火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第七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原主席,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同志因病于2022年7月17日8:32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杨福家先生以生生不息的梦想光焰,照亮复旦人的前行之路。杨福家同志的告别仪式明天(8月9日)上午将在龙华殡仪馆举行。追求一流前沿的科研,为中国开拓核物理天地“我只是运气好。”晚年的杨福家出席活动,回顾过往成...
2022 - 07 - 19
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原校长、凯普名誉董事长杨福家教授7月17日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86岁。7月18日上午9时,凯普生物潮州、广州总部员工代表举行悼念仪式,深切缅怀杨福家教授。 默哀仪式杨福家教授是一位科学家,是第一位在国外权威出版社出版英文著作的中国核物理学家,曾与谢希德等科学家,提出“在上海建造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提案,为“上海光源”的故事写下了“序言”。他是一位教育家,1993年至1998年间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001年起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校监),是第一位担任外国知名大学校长的中国公民;2004年创办并出任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也是创办中外合作大学的第一人。杨福家教授用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满腔的热情为科学研究、国际高等教育工作立下显赫的功绩。杨福家教授曾多次出席总统早餐会,率先在国内引进并阐释宣传“知识经...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