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虚(1911—1941),原名张鹤,云南呈贡人。他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员。抗战前一年,他从日本回国。1937年初,到山西太原参加军训,后转延安,于8月参加十八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曾任通讯股长,在陕、晋两省工作。1938年初,奉调从山西到湖北,入滇军第六十军第一八四师政治部,后参加徐州大会战和鲁南突围战役。1939年初,经桂林回昆明,在中学任教。年末,拟再往延安,但因故未能成行,乃奉命到缅甸仰光,在《中国新报》任职。据说他为该报写的文章为数颇众。1941年初,他因病回昆;8月10日,逝世于呈贡。茅盾认为,张天虚“是一个朝气蓬勃,很有才华的青年”,“假如他活到今天,一定是革命文坛上的一员战将”。郭沫若在为张天虚写的墓志铭中,把他和聂耳并列,称之为“西南二士”。文中写道:“义军有曲,铁轮有书,弦歌百代,永式壮图。” 张天虚的创作,抗日战争以前,有长篇小说《铁轮》;抗战期间,有诗歌《我是放出了一星燃烧世界的火种》《望寒衣》《恋战场》,还有小说《王疤脸和小朱》,文学论文《致力文艺者的新性格》等,但他主要是写报告文学。他的干粮袋里有墨水和稿纸,在行军的间隙,枕头就是写字台。由于他的勤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写出了下列作品: (一)《征途上》。记述从延安到太原的经过,含《出发的送别式》至《临汾到太原》共13题。该书1938年2月24日完稿于汉口,1938年6月初版,为“战地生活丛书”...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6
浏览次数:14
张子斋(1913—1989),白族,云南剑川人。原名张应蛟,笔名有马荫才、大楞、尸雕、白文、史明、归厚、张轩、金华、胡行之、怒江、秦越、高黎、尉迟不恭等68个。1932年从家乡到达昆明,1935年加入救国会;1938年3月离昆,经汉口至延安,进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曾短期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工作。约于同年10月,到滇军新三军一八四师政训处工作。1939年,随部队至湖南浏阳,江西修水、宜丰、万载、上高一带。1940年3—4月间,根据中共中央长江局的指示,到重庆《新华日报》任编辑。皖南事变以后,他奉命回云南,在驻建水的滇军第二路军指挥部任秘书主任。约于1944年初,调昆明工作,投身民主运动。李公朴、闻一多遇难后,他在昆明难于立足,乃潜行出境,至缅甸仰光筹办华文版《人民报》并任总编辑。逝世前,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云南省人大常委副主任。 抗战期间,张子斋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38年3月去延安之前;二是在《新华日报》任职期间;三是1944年到昆明以后。在第一阶段,他主要是写简论和通俗文学。简论的主要任务是剖析形势和鼓动群众的抗战热情;通俗文学则是利用民间的旧文艺形式来宣传民族解放战争的新道理。作品有救国弹词《大家听》《世代仇》《十二月救亡花灯》和街头剧《我们的责任》,歌词《云南同胞快起来》。他还写了《把话剧搬到街头去》一文,提倡话剧要从过去只供少数人欣赏的舞台走...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6
浏览次数:12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人,语言学家。从1927年起,留学法国五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38年至1946年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自1944年5月14日至年底,曾编辑昆明版《中央日报•星期增刊》共34期。 在昆明期间,王力先后在《星期评论》《中央周刊》《生活导报》《中央日报》《自由论坛》《独立周报》等报刊上撰文。其中的大部分于1949年1月收集为《龙虫并雕斋琐语》(“观察丛书”之十五)一书,由上海观察社发行。全书除代序外,分五辑,即《瓮牖剩墨》《龙虫并雕斋琐语》(《生活导报》时期)、《棕榈轩詹言》《龙虫并雕斋琐语》(《自由论坛》时期)和《清呓集》,共收文63篇。该书于1982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行新版。新版收文58篇,删去的5篇为《老妈子》《简称》《标语》《寄信》和《开会》。1993年12月复出“增订本”,除将删去的5篇补齐外,还增补新、旧作15篇。 作者说,他的这些文字,是以“游戏的态度”写成的“无稽之谈”,是“发牢骚”的“胡扯的文章”。这自然是自谦之词。不过,写作时笔触比较灵活却是事实。加上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有些话不方便说,于是,就“实情当讳,休嘲曼倩(东方朔之字——引者注)言虚;人事难言,莫怪留仙(蒲松龄字留仙——引者注)谈鬼”。《龙虫并雕斋琐语》之文,有些地方仿佛“与世绝缘”,其实却似“尼姑思凡”,接近人世,“想要和一般读者亲近亲近”(《〈生...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6
浏览次数:8
费孝通(1910—2005),江苏人。少年时曾从事文艺写作,但他“没有走上文艺这条路”,只是“早年的写作却养成了我爱写杂文的爱好”(《费孝通学术精华录•自序》)。1938年末,他到云南大学任文法学院副教授。抗战时期,他所写的散文有《鸡足朝山记》《人情与邦交》和《初访美国》三书。不过,后两本书,着眼点在文化,“既不是游记,又不是论文”(《初访美国•余笔》),就文学味来看,和《鸡足朝山记》有明显距离。 费孝通于1943年2月,和另外九人应邀往大理讲学,其中五人曾往宾川鸡足山旅游。这次鸡足之行,险象环生。费孝通等几经波折到达山顶时,同伴中有一人下落不明,行李也只到了一部分。人们提心吊胆地困守在火塘边:风好像发了狂,薄薄的纸窗挡不住雪线上彻骨的夜寒…… 我们用草席裹着身,不住的看着表,面面相觑,说不出什么话。 远地从怒风中传来一阵阵狼嚎,连香烟都生了苦味。静默压人压得慌,但又无人能打破这逼人的静默…… 为了记述这次惊险而又兴趣盎然的旅行,费孝通写了《鸡足朝山记》一书,作为“生活导报文丛”之一,于1943年5月由生活导报社出版,9月即再版。全书除潘光旦所作的《序》外,正文含《洱海船底的黄昏》《“入山迷路”》《金顶香火》《灵鹫花底》《舍身前的一餐》《长命鸡》《桃源小劫》和《后记》。《后记》中说:……在这白雪没蹄,寒风入骨的高山顶上,瞩目人间,世界原是广阔的!我瞻仰名寺,深沉自察,这五年...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6
浏览次数:69
缪崇群(1907—1945),江苏人,笔名终一。1939年9月,他到石屏县任教,在那里写了不少散文,后收集为《石屏随笔》,于1942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为“文学丛刊”之第七集,1943年在重庆重排再印。 《石屏随笔》是作者继《唏露集》《寄健康人》《归客与鸟》《废墟集》和《夏虫集》之后的第六本散文集。它收散文25篇,记述石屏县的风光、民俗、人情以及作者的交往、生活感受等。文章约可分为三类。 (一)《归牧》《花轿》《红树》《倮》《街子》《出世》等,记述云南边远县份的风土人情。在《红树》中,农家女对口渴想买萝卜的人说:“不卖,送倒可以。”《花轿》记娶亲时的“轿妇”,抬轿时还背着自己的小孩。《出世》写一个少数民族的妇女艰难的生育,因为不是正房,主人把产妇“送到一个荒庙里不管了”。作者在记述这件事之后,引了人们的话:“女人是伟大的,女人的伟大在于她们能生养孩子。”然后深为感慨地说:“谁会把它当作真是血洗过的句子呢!”在上述篇章中,他录下了石屏县质朴的民风和特殊的生活习俗,也表现了劳动者民智未开和所受的苦难。像《做客》等都有较强的揭露和批判作用。 (二)《雨中》《叶笛》《鹦鹉》和《风物》中的《石匠》《筏烛》等,着重抒发作者的思绪和人生体会。《鹦鹉》从假期中学校不开膳,往外找搭伙处说起,写到学生家里所养的鹦鹉:……不在睡眠的时候,多半的时间它是啄咬着那条锁绊住它的铁链。靠近足踝...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6
浏览次数:17
李乔(1909—2002),原名李乔安,云南石屏人,彝族。笔名普济、夷明。抗战爆发时,他在石屏一中任教;因热血沸腾而又怕被阻,不告诉家人即去投军。他有《赠张君》一诗云:“铁蹄踏破我金瓯,焉支失色血横流。正是男儿报国时,劝君莫负少年头。”1938年3月7日,他由昆明出发,往湖北之鸡公山,参加滇军184师,于4月间参加徐州大会战。约于1938年底回到云南,先后任编辑、记者、教师等职。1949年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任石屏支队参谋长。 抗战前,李乔有小说《未完的争斗》《饥饿》和报告文学《锡是如何炼成的》等。新中国建立后,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成绩显著。在八年抗战中,他主要写散文、通讯,从题材来看,可分为三部分:关于民族地区的,关于滇军抗日的,关于大后方社会生活的。 1944年,李乔写了十多篇反映民族地区生活的文章。那时,他任石屏县民众教育馆馆长,所写的瓦渣司、落恐司、思陀司、左能司均属石屏县(现并入红河县),为哈尼、瑶、苗、傣、汉等民族聚居的地方。李乔的文章,展现了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对抗日的贡献,也揭示了民族地区的愚昧和落后。这—组文章,在构思和材料的组织上有急就的痕迹,但它们颇有史料价值,可以补充历史记载之不足。 报道滇军的抗日活动,是李乔写作的重点。《禹王山的争夺战》写于动荡中的武汉,不可能精雕细刻。《军中回忆》《运河北岸》等是回滇后所写,下笔则比较从容。 《运河北岸...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6
浏览次数: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