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News
为了忘却的纪念
关于这一问题,就我所看到的有关鲁迅的论文或资料等,均说鲁迅是由江南督练公所派去留学的;似乎没有人公开提出异议。  这一说,最早见于1938年版《鲁迅全集》上的《鲁迅先生年谱》。上面说鲁迅于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这年谱的1909年以前的部分,事实上是由周作人撰写的(但当时他不愿署名)。  其实,周作人在这里是以意为之;把自己留学时的保送单位和鲁迅留学时的保送单位混淆起来了。据香港出版的《知堂回想录》,乙巳十一月廿八(即1905年12月24日),周作人在北京开始参加留学考试,十二月初二日(12月27日)考毕。这个时候,江南督练公所已经成立,所以,周作人考中以后,即由江南督练公所保送去留学。  据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第二册所载,总理练兵处“会奏陆军营制内载,凡各省新军,业经练及一协以上者,应于省会设立督练公所”(卷137《职官32》)。刘在按语中谈到,最早成立督练公所的是直隶省,时间是光绪三十年。又查中华书局的《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第二辑《清末新军编练沿革》,内载有《江苏陆军第九镇及第二十三混成协》一文,撰写者在“说明”中说:“光绪三十年十二月,督练公所成立。”但是,这个督练公所是否就是江南督练公所呢?我自己很拿不准。后来,承南京图书馆函告,指出据《周悫慎公全集?设立督练公所办理情形折》,江南督练公所成立于光绪三十年十二月,即公元1905年1、2月之...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9
浏览次数:112
何干之的《中国和中国人的镜子》收文三篇,即综合性的《中国和中国人的镜子》,介绍和研究鲁迅小说《离婚》《伤逝》的《辛亥的女儿》和《一出悲壮剧》;另外,附录了《离婚》和《伤逝》。  我入藏的该书为土纸本,于1942年4月由桂林民范出版社发行,三户图书社总经售,开本为12.8×18.4厘米;印数五千册。1946年11月,上海新新出版社有重印本。  何干之(1906—1969),广东台山人,原名谭郁君,笔名有须旅杜鲁人、何汉生等;1929—1931年在日本留学,抗战爆发后赴延安,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为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著述有《中国现代革命史》和《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1937)、《鲁迅思想研究》(1946)等等。  在《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里,何干之即说“鲁迅的小说,每篇都有社会的意义,每篇都写得很精彩”。他“建立了新文学的基础”;他的杂文,乃“是中国有小品文字以来最丰富的收获”。他还说,鲁迅的著作,“以尖刻、古朴、讽刺的笔调,真实地、形象地、具体地控告吃人的礼教……”  《中国和中国人的镜子》就是把上述概括的论点加以深化,阐述鲁迅的杂文和小说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阐述鲁迅在反对封建、争取民主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鲁迅曾说,萧伯纳是“一面镜”(《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何干之引申出“把鲁迅当做一面中国的镜子,是恰当不过的”,因为他反映出“中国的大众的灵魂”(《...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9
浏览次数:141
关于章太炎为鲁迅所书的条幅  1915年6月17日,鲁迅在日记中记道:“许季市来,并持来章师书一幅,自所写与。”首先介绍了这条幅详细内容的是黄裳。他在《锦帆集外?关于鲁迅先生的遗书》中说:这“是一张中堂,厚纸,章太炎先生所书:‘变化齐一,不主故常。杜谷满谷,杜阬满阬。涂却守神,以物为量。’上属‘书赠豫材’,下题‘章炳麟’”(第206页)。1956年,在《文艺报》第19期上曾刊载影印原件。和影印的原件相较,《锦帆集外》所录基本上准确。按:章太炎所写,选自《庄子?天运》,该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阬满阬;涂郤守神,以物为量;其声挥绰,其名高明。”章选录了当中的六句。当时,他被袁世凯软禁,心情愁闷悲愤。在五月二十六日的信中,他说到“今日谗匿横行,宵人成市”,有些事“不必与争,争之亦无益耳”(据影印本《章太炎先生家书》,第74页)。从这种心情、认识出发,他可能是以《庄子?天运》之意以自励,表示要顺自然之法则,以达到“处困而享”(《太炎先生自定年谱》)的境界。《锦帆集外》之所录,“在”误为“杜”,“郤”(xì)误为“却”(què)。这可能是因为形近而至讹(章所写的字体是楷书而近隶,“在”字看来有点似“杜”字),也可能是由于检字者的误植。  又,近出的《许广平忆鲁迅》,把《关于鲁迅先生的遗书》一文收入“附编”,有些论著,也...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9
浏览次数:108
关于章太炎为鲁迅所书的条幅  1915年6月17日,鲁迅在日记中记道:“许季市来,并持来章师书一幅,自所写与。”首先介绍了这条幅详细内容的是黄裳。他在《锦帆集外?关于鲁迅先生的遗书》中说:这“是一张中堂,厚纸,章太炎先生所书:‘变化齐一,不主故常。杜谷满谷,杜阬满阬。涂却守神,以物为量。’上属‘书赠豫材’,下题‘章炳麟’”(第206页)。1956年,在《文艺报》第19期上曾刊载影印原件。和影印的原件相较,《锦帆集外》所录基本上准确。按:章太炎所写,选自《庄子?天运》,该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阬满阬;涂郤守神,以物为量;其声挥绰,其名高明。”章选录了当中的六句。当时,他被袁世凯软禁,心情愁闷悲愤。在五月二十六日的信中,他说到“今日谗匿横行,宵人成市”,有些事“不必与争,争之亦无益耳”(据影印本《章太炎先生家书》,第74页)。从这种心情、认识出发,他可能是以《庄子?天运》之意以自励,表示要顺自然之法则,以达到“处困而享”(《太炎先生自定年谱》)的境界。《锦帆集外》之所录,“在”误为“杜”,“郤”(xì)误为“却”(què)。这可能是因为形近而至讹(章所写的字体是楷书而近隶,“在”字看来有点似“杜”字),也可能是由于检字者的误植。  又,近出的《许广平忆鲁迅》,把《关于鲁迅先生的遗书》一文收入“附编”,有些论著,也...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9
浏览次数:112
鲁迅在1月25日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下午往中大学生会欢迎会,演说约二十分钟”。这次演说,有林霖的记录稿,发表于广州《民国日报》副刊《现代青年》上。鲁迅认为在广州演讲的记录,“记得太失真,我自己并未改正”(《鲁迅书信集》,第687页),有些地方甚至“意思和我说的正是相反”(《集外集?序言》),所以没有把这篇记录稿收进自己的集子里。  关于这次欢迎会,与会者的回忆不完全相同。1936年12月,清水在《西北风》半月刊第十三期上发表《我怀念到鲁迅先生》一文,说当天的主席是李秀然,李致欢迎词以后,鲁迅接着演说(参见《鲁迅研究资料》第1辑,第230、233页)。  1971年,徐彬如的回忆和清水的有所不同,他说当天的主席是朱家骅,朱讲话在前,鲁迅讲话在后(见1976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在广州》,第204页)。  人们的回忆有分歧并不奇怪,有些地方不很确切也容易理解。这因为清水写回忆时,距开欢迎会已有九年多,而徐彬如谈当时的情况更是在四十五年之后。我觉得,参与其事者的回忆虽然很可贵,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根据当时的文献和记录材料,要根据鲁迅本人的叙述和回忆。虽然林霖的记录稿不很确切,不能作为论述问题的主要根据,但是,关于这个欢迎会的情况,鲁迅是有论述的。当年的九月三日,他在《而已集?通信》中说:  我到中山大学的本意,原不过是教书。然而有些青年大开其欢迎会。我知道不妙,所以首先第一回演说,...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9
浏览次数:113
鲁迅的经济情况,除童年和学生时代以外,从其发展变化来看,大致可以分作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自留学回国以后到辛亥革命之前,即从1909年到1911年。这时,鲁迅在杭州、绍兴两地任教,薪水的支出分三个方面:一、本人的生活费和书报费;二、家庭的生活费;三、周作人在日本留学的费用。当时,周作人已和羽太信子结婚,留学的官费已不够开支,鲁迅每月要给他汇去60元(据王鹤照口述的《回忆在鲁迅先生家中三十年》,见山东师院聊城分院编的《鲁迅在绍兴》,第185页)。鲁迅在杭州两级师范时,薪水还较为丰厚(第二年第一期《教育杂志》上的《杭州某君论师范风潮书》说:“师校教员薪水,为通省冠。”),一说为每月100元,一说为每月200元(见《乡友忆鲁迅》,第63、67页);回到绍兴府中学堂时,则“所入甚微,不足自养”,只能靠卖地来维持日子。在1910年,家里卖了一次田。到1911年3月,卖田的钱已经用完。1911年则“售尽土地”,鲁迅说:“一思将来,足以寒心。”因此,他只好力促周作人回国,不同意为了“略习法文”而继续留学,“缘法文不能变米肉也”。在这个时期,鲁迅的经济情况相当拮据。  第二个时期从往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起至1919年全家搬往北京时止。在南京,每月只有津贴30元。到北京以后,开头几个月也只是每月领津贴60元。1912年有半年左右,经济情况是相当紧张的。至8、9月份,鲁迅开始领半俸125元,10...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8
浏览次数:130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