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日,发表《流氓的变迁》和《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前者谈到《水浒》,鲁迅认为这部书:“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4〉,第155页)鲁迅肯定《水浒》对招安路线的批判,鞭挞当时为蒋服务的奴才们。后者则指出新月社对蒋介石的诤谏,不过是“挥泪以维持治安的意思”(〈4〉,第159页)。 20日,“寄淑卿信,托由家用中借给霁野泉百”。 按:这是借给为韦素园治病的。李霁野曾说:“1930年1月素园病再发,鲁迅先生虽然自己已很窘急,却从北京寓所的用度中挤出百元来,供给我们为他治病。”(《忆鲁迅》,第46页) 22日,“夜方仁来,还陆续所借泉百五十,即以百廿元赔朝花社亏空,社事告终”。 按:关于这事,鲁迅在《致李霁野》中曾说:“朝华社之不行,我早已写信通知。这是一部分人上了一个人的当,现已将社停止了。”“我这回总算大上了当,不必说了。”(〈12〉,第2页)本来,组织朝华社是王方仁提议的,鲁迅大力支持,但是,王方仁“似乎别有所忙,时常往来于上海、宁波之间,有时急待他接洽什么,总老等他不来……卖出去的书,据说一个钱也收不回……这时〔王方仁〕对于译书事忽然不热心了,颇有十问九不理的样子。在某天,他宣布不能继续了,他哥哥的店不肯再代设法……”(《欣慰的纪念》,第70页)。 24日,作《...
发布时间:
2019
-
08
-
03
浏览次数:17
抗战时期,白平阶、宣伯超二人,是云南现代文学界异军突起的乡土文学作者。 白平阶(1915—1995),云南腾冲人,回族,经名为素勒伊摩乃。他从1935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卢沟桥事变前后,任《云南日报》记者;1942年,曾短期负责《昆明周报》文艺版的编辑工作。他的作品有话剧《主仆之间》(独幕喜剧),小说《古树繁花》《路工》《蛮荒》和散文《栗子》《苦茶》《腾冲骊驹行》等。除此以外,还有作品集《驿运》,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1月初版,属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七集第二册,收入《驿运》《跨过横断山脉》《金坛子》《风箱》和《神女》五篇作品。 《古树繁花》描写在战争的动乱里,一个大家庭中的晚辈对外婆和外婆对她的哥哥的紧密感情联系。作者说,这篇小说,是“想接触一个中国固有文化的伦理问题,想表现我们民族特有的‘孝’,在民族的构成上,尤其当战争之后,它发生一些什么作用!”因此,古树繁花就是指传统的伦理道德“孝”所结出的硕果;或者说是用古树来象征由民族优秀意识维系的大家庭,而繁花则指家庭人丁兴旺。这和《苦茶》的主题有相似、相通之处。《苦茶》的内容是:友人爬山时曾在茶棚饮茶,因发现口袋空空无法付钱,说由后来的伙伴付。卖茶的老奶奶很自然地说:“不相干。钱不便可以!”还殷勤地告诉他如何绕过被洪水冲断的路。后面的伙伴到来也饮茶,但付钱时老奶奶并不说及前事,同样殷勤地告知如何绕道行走。于是,友人反复叮嘱...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6
浏览次数:31
1月 15日,赠白莽以斯特朗所著的《中国游记》。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鲁迅说:“有一次大会时,我便带了一本德译的、一个美国的新闻记者所做的中国游记去送他,这不过以为他可以由此练习德文,另外并无深意。然而他没有来。我只得又托了柔石。”(〈4〉,第484页) 16日,夜,柔石来;明日书店想印鲁迅的译著,托柔石来问版税的办法。鲁迅将“和北新书局所订的合同,抄了一份交给他,他向衣袋里一塞,匆匆的走了”(〈4〉,第484页)。 17日,柔石等在东方饭店开秘密会议时被捕,由于口袋中有鲁迅和北新书局所订的合同,牵涉到鲁迅。柔石于24日以赵少雄的假名写信给冯雪峰,说:“捕房和公安局,几次问周先生地址,但我那里知道”(录自〈4〉,第485页)。这一方面是提请鲁迅注意,另一方面说明住址未暴露。这封信由王育和转给魏金枝,再由魏托周建人转给鲁迅看;现北京鲁迅博物馆还保存着鲁迅抄录的该信全文。(据《鲁迅研究资料〔5〕》第391页和1976年第6号《破与立》第70页) 19日,报上登载:“上海连日破获共党机关多处,鲁迅亦被捕。”(据第8卷第5期《国闻周报?国内一周大事日记》)当时,因为怕被牵连,鲁迅“烧掉了朋友们的旧信札”(〈4〉,第485页)。 20日,“下午偕广平携海婴并许媪移居花园庄”,住于花园庄旅馆副楼楼梯底下靠里边的一间原来是工友住的小屋里(据《上海〔3〕》,第129页)。 21日,报...
发布时间:
2019
-
08
-
03
浏览次数:17
西南联大的作者,是组成云南小说园地的一支重要队伍。除李广田、沈从文、冯至、陈铨等著名作家外,还有林抡元(林元)、汪曾祺、方龄贵(辛代)、王铁臣(田堃)、刘北汜、卢福庠(卢静)、刘兆吉、蔡汉荣(马尔俄)、李金锡等一批新人,可谓群星闪烁。 李广田的小说,已在第二节中论及,这里不再复述。沈从文出版的《主妇集》《长河》,写于抗战以前或来云南之前(《长河》到昆明以后曾重写),这里略而不论。他的小说,和云南关系比较密切的是《王嫂》《乡城》《动静》,前两篇比较受人重视。 《乡城》着重批评抗战宣传工作中的一些缺点:一个由青年组成的服务团下乡宣传抗日,但张贴的红绿标语却用“美术字,歪歪斜斜,不大认识”;而代出征军人家属写的信,满纸学生腔,如“我忠勇的健儿,时代轮子转动了,帝国主义末日已到,历史的决定因素不可逃避”,连县长也不大看得懂。此外,又没有“收信人军队番号,也不知驻防地点”。作者深为慨叹,在文后的“附记”中说:“‘下乡宣传’,这件事自然很好。可是宣传并不只是靠‘热情’,还需要知识……想教育乡下人,得先跟乡下人学学……” 《王嫂》的主人翁是一个善良的女仆,她信服“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格言。小说写她乐天知命的性格,颇为生动。但是,主人翁心中也自有悲痛:女儿因生孩子而死去,儿子在敌机轰炸时险遭不幸。尽管她白天“只是微笑”,“到晚上,却悄悄的买了些香纸,拿到北门外去烧化。她想起死去的女儿……躲...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6
浏览次数:12
1月 5日,“得汤、杨信及小说稿”。10日,“晚复杨、汤信,并还小说稿”。 按:这里所说的小说稿,是沙汀(杨子青)的《俄国煤油》和艾芜(汤道耕)的《太原船上》等。他们在去年12月收到鲁迅的回信后,又把自己的作品寄去请求指导。鲁迅说作品写得朴实,亲自把小说稿送到他们的家里(据茅盾、巴金等《忆鲁迅》第8页和《新文学史料》第1辑,第79页)。 8日,作《“非所计也”》,揭露蒋介石政府对日本的侵略不抵抗、对革命群众却残酷地加以镇压的罪行。这是《南腔北调集》的第一篇。 按:蒋介石在深重的国难面前,却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安内必先剿匪”的反动主张。除本文外,鲁迅在1933年写的《论赴难和逃难》《学生和玉佛》《九一八》(均见《南腔北调集》)《逃的辩护》《崇实》《对于战争的祈祷》《战略关系》(均见《伪自由书》)等文,就是抨击蒋介石政府对外投降、对内杀戮的政策的。又,《“非所计也”》发表于《十字街头》第8期。该期标为1月5日出版——出版当是延期的。 23日,作旧诗“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并书赠日本高良夫人。该诗歌颂了革命力量的兴起,誉之为“劲草”“春华”,并揭示了反动派的没落。 28日,日本侵略者在上海挑起事端,战事爆发。鲁迅“看见红色火线穿梭般在头顶掠过”,乃“急退至楼下”,而他的“书桌旁边,一颗子弹已洞穿而入,这时危险达于极点...
发布时间:
2019
-
08
-
03
浏览次数:21
马子华(1912—1996),云南洱源县人,白族。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员,1937年6月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在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上海前夕,他离沪赴香港。1938年初经河内回到昆明,即被捕,经家人营救后获释。龙云批示云:“命其父领回,严加管束,并发交政训处服务三年,以资察看。”从此,他被派往滇黔绥靖公署政治训练处第二科(宣传科)工作,历任编辑股股长、副科长、科长之职。后来又调昆明行营政治部政治大队任科长、大队长一年多。1944年末,被派往民政厅,先后任33区(含澜沧、沧源、双江、车里、佛海、南峤)和4l区(含邓川、剑川、洱源)的政务督导员,深入这些地区达八个月之久。 1939年,马子华在重庆参加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举办的新闻研究班,受训三个月。研究班结束后,他在渝修改《大后方》原名《小城春秋》,1941年春脱稿。重庆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批示:“因暴露抗战期间后方情形,暂缓发表。”《复兴日报》原拟从1948年元旦起在副刊上连载,未果。。这部中篇小说描写一个县的情景,以暴露落后、黑暗面为主。抗战的中后期,他还在昆华一中、求实中学、云瑞中学、昆华师范、昆华女中等校兼任教职。 从1939年1月起,马子华一直连任“文协”昆明分会理事。他编辑过《抗战周刊》《抗战通讯》和《民国日报》副刊《驼铃》(第1至105期)。新中国成立后,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9年4月,他被聘为云南省文联名誉理事。...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6
浏览次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