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先生请我为他的新书《香港第三只眼睛——龙年吹角连营》作一序,我欣然允诺。他是一位商人,更是一位文人,是一位善于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理想主义者”。 我与管乔中先生从相识到知己已有十多年了,记得第一次见面,大概是1998年到1999年间,我们在云南有机会相遇,管先生把他的一些工作向我做了介绍,特别是他在研究策划红塔集团跨世纪发展过程中,发现中国烟草业存在的危机及弊端,并向当时的朱总理、吴副总理预警报告的情况,我听了感到他是一位关心国家发展的人。我们都感到,国企的深化改革也要走科学创新之路,才能迎接知识经济新纪元,与世界同步发展前进。于是,我十分支持他发起创办香港科创暨凯普生物科技公司。 管乔中先生对科技企业创办的热情与执着,令我十分感动。科技企业的创办很难,但管先生不畏艰辛,聚集了一批精英,通过共同努力奋斗,现在已取得不俗的成果。 我曾十分好奇地问他,他为何在艰难办企业的过程,尚有“余力”关心中国的外交与内政。他说,您是大知识分子,我是小知识分子,我们都是国家与人民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现代知识分子,我们必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管乔中先生的政论时评,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我相信,管先生所写的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怀着赤诚之心,发出声音也是真诚的。他的动机和出发点是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 以上,是谓之...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6
浏览次数:5
1月 1日,中国留日学生会馆举行新年团拜,到会者千余人,马君武、邹容等演讲,当着清驻日公使蔡钧的面提倡反清排满。根据鲁迅当时对开会的热心,他可能参加了团拜。 10日,听嘉纳治五郎演讲。下午7至8时,嘉纳氏召集广东、浙江、江苏速成师范卒业生,讲演中国教育事业问题。他叫学生“善藏锋颖”,说“目前惟有忍耐之一法”,又说“振兴中国教育……固不必待求之孔子之道之外”,否则,他就认为是“悻悻然出之以小丈夫之意气,而于时局终无所补”云云。这次讲演“规定在校诸生皆列席”(见第3册《游学译编》,第22、26、28页)。 2月 约于本月,参加在东京的绍兴同乡恳亲会,到会者共27人,并签名于《在留东京绍兴人寄回同乡公函》之上。(据《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1辑,第204-212页) 3月 10日,开始从嘉纳治五郎学柔道(一种日本武术)。鲁迅“复仇观念最强烈,在日本时每于课余习些武艺,目的就在复仇”(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第58页)。大约从这时起,他与许寿裳逐渐相熟,经常对许“谈到三个相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这可见当时他的思想已经超出于常人”(许寿掌:《我所认识的鲁迅》,第8页)。 按:嘉纳认为:“中国文武分途,体育不讲,流于文弱……非讲求体育不可。”(《游学译编》第3册,第32页)他本...
发布时间:
2019
-
07
-
30
浏览次数:17
彦山 马年的香港,“的卢飞快”,“霹雳弦惊”,社会不得安宁。为此,半年多时间,从八月份占中和反占中的对阵喧嚣那时起,到今年五月整改陷胶着期间,连续写了十五篇文章,发表在《灼见名家》网站。这些文章针对时闻政局,也是围绕香港现时的矛盾和危机有感而发。现决定结集成书出版,由于篇幅不多,故把以前出版了的《十年挑灯看剑》和《龙年吹角连营》二书中与香港社会主题相关的旧文章也收入,附录于本书《“一国两制”的疏离与磨合》之后,有些文章的时间跨度已三五年,甚至十几年,仍与现在香港社会现象与矛盾危机环环相扣,一脉相承。 香港是国际都市,欧美日本各国一向都在此处“排兵布阵”,对政治经济文化都高度关注,十六年前围绕台海危机,我写给了日本、美国驻港总领事及台湾驻港代表的公开信,即曾引起广泛注意的“和平三章”现在尚可作为参考。我特别感慨香港学联周永康同学声称自己只“对这土地上的人有感觉,对国家的感觉很遥远”,觉得中国古代历史和近代史的教育都非常重要,作为香港青年人的父母和师长,千万不能置之不理、掉以轻心。 我小儿子在澳洲高中毕业,平时喜欢日本漫画,几次作背包客到日本旅行,并且无师自通晓识日语,今年趁假期带他到杭州,游西湖,拜岳王庙;到宁波,访诺丁汉大学听我讲授《鲁迅与胡适》,又参观古代藏书楼《天一阁》;搭高铁到南京北京,谒见中山陵,献花致哀《大屠杀纪念馆》,登长城,参观故宫博物馆,儿子明白更多的事理,他...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6
浏览次数:8
2月 日俄在我国东北正式爆发战争。“有的日本人看出鲁迅是中国人时,便讥笑地说:‘为什么不回去流血,还在这里读书做什么?’有一次竟在路上冲突起来。”[乔峰(即周建人)《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第43页]在这前后,中国留学生在街上“常常遭到日本少年的辱骂”。鲁迅说:“我们到日本来,不是来学虚伪的仪式的。这种辱骂,倒可以编在我们的民族歌曲里,鞭策我们发愤图强。”(《日本》,第62页)当时,蔡元培等在上海办《俄事警闻》,态度袒日抑俄。鲁迅认为,这“太无远见”,向蔡等提了三条意见:“(一)持论不可袒日;(二)不可以‘同文同种’、口是心非的论调,欺骗国人;(三)要劝国人对国际时事认真研究。”(《日本》,第56页)这可以看出鲁迅思想的深度。 4月 30日,在弘文学院毕业。(据弘文学院所发之“证明书”,刊《日本》,第42页) 约本月(甲辰春),与张邦华等五人联名复信给从弘文学院毕业回国的沈瓞民。 约本月,寄周作人书十一册并“摄影一枚”;所寄之书为《生理学粹》《利俾瑟战血余腥记》《月界旅行》《旧学》以及《浙江潮》《新小说》等。(据《人物》,第195页) 6月 1日,向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申请入医科一年级肄业。(据鲁迅写的《入学志愿书》,刊《山东师院学报》1976年,4、5期合刊,第95页)两江总督派鲁迅去留学,“原来目的当然是继续学开矿去的吧,可是那时官场办事前后不接头,学生出去之后就全不管...
发布时间:
2019
-
07
-
30
浏览次数:19
文/邱立本 文章转载自2013年10月27日《亚洲周刊》 村上春树、契诃夫、乔伊斯、普鲁斯特等文学魅力的“千古事”,又岂是诺贝尔的“寸心”可以知道? 诺贝尔文学奖的年度揭晓,是一场比文学想象还难以想象的游戏,它牵动了多少文学的心灵,也牵动了多少政治与经济的心灵。为什么是他或她?为什么是这个国家而不是那个国家?为什么是这样的题材和文类?没有人可以解答,因为所有的答案都锁在一个神秘的黑盒子中,永远见不到真相的阳光。 这也带来了巨大的戏剧张力,让这场诺贝尔文学争夺战成为最好的赌博游戏,也成为一个最佳的游戏题材。尽管还没有任何的诺贝尔得奖作品,是以这样的故事为题材。 诺贝尔奖是光芒四射的文学徽章,但也是充满争议的徽章。从一九零一年开始办法的这项文学奖,错过了一大堆文学大师,如托尔斯泰、乔伊斯、普鲁斯特、易卜生、亨利•詹姆斯、米兰、昆德拉等。他们的文学成就,又岂是“诺贝尔”三字可以了得? 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孟若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但讽刺地,契诃夫也从来没获诺贝尔提名。 倒是一些已经无人记得的平庸之辈,如很多名不见经传的瑞典作家,都拥有这块文学奖章。一九六四年发过作家沙特获奖,但他断然拒绝,说一个真正的作家,才不会稀罕诺贝尔。 但没有人会否认诺贝尔的光环,会成为很多读者与作者的文学心结,若隐若现,纠缠不休。但细心追溯历史,发现这奖项其实是“欧洲中心”、甚至是...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6
浏览次数:9
1月 约本月上旬(或去年12月下旬),在东京加入革命组织光复会。该会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上海,陶成章等认为首先应和日本东京原发起人商议,于是与魏兰赴东京,光复会东京分部正式成立。鲁迅于第一学期结束(1904年12月24日)后回东京并正式加入光复会。(据沈瓞民《记光复会二三事》,见《辛亥革命回忆录》第4集) 按:关于鲁迅是否参加光复会的问题,说法不一。主张参加的人,对具体的时间说法也不同;许寿裳主1908年说,沈瓞民主1904年冬说。现从沈说。我想:一、陶成章和魏兰到东京时,鲁迅也在那里。陶等不会不邀约,鲁迅参加是顺理成章的。二、鲁迅1906年被迫和朱安结婚,他后来曾对人说:“当时正在革命时代,以为自己死无定期,母亲愿意有个人陪伴,也就随她去了。”作为一个革命组织的成员说这一番话,意思才能扣得更紧。三、鲁迅在仙台时期,自然不可能很多地参加组织活动。当时的政治团体、党派的组织也比较松散。鲁迅在1908年又一次参加光复会,验之以近代、现代中国的情况,也完全是可能的。 3月 13日,仙台医专因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胜利而召开祝捷会。在这前后,学校于坡形教室放映幻灯片(《藤野先生》一文说是放电影)。当中有一幅画枪杀中国人,因为据说他给俄国做侦探;而围观的则是一群中国人。这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使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
发布时间:
2019
-
07
-
30
浏览次数: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