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亚洲周刊》2015年7月19日
文/张殿文
中华民族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抗战史的最新争论也冲击两岸。台湾出现反对庆祝抗战胜利的声音,折射统独裂痕;中国大陆提出的“东方主战场”说法,与台湾官方不同调。但无论是台湾的“台独”主张,或是大陆说的抗战“正面战场”,都要面对“中华民国”地位的关键问题。北京不能否定国军是八年抗战的主要力量,扬弃八路军是抗战“中流砥柱”的说法,才是客观面对历史,争取民心。
在中华民族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抗战史的最新争论冲击两岸。台湾内部出现不少反对庆祝胜利的声音,反映了台湾一些亲日、或是对“中华民国”抗战冷漠的史观,折射台湾社会的统独裂痕,而中国大陆方面,大陆对外提出了“东方主战场”的说法,与台湾官方的说法并不同调,也显示两岸在国号的问题上,仍然陷入了模糊地带。尽管竞逐“总统”的洪秀柱最近提出要求大陆承认“中华民国”的主张,倡议“一中同表”,至今未获大陆积极反应,在两岸引起了争议。
但无论是台湾的“台独”主张,或是大陆所说的抗战“正面战场”,都要面对“中华民国”地位的关键问题。绿营是要借“中华民国”四字来落实台独主张,偷梁换柱,而大陆则要面对台湾和海外中国史家的挑战与呼吁,不能否定国军是八年抗战的主要力量,扬弃八路军是抗战“中流砥柱”的说法,才是客观面对历史,才能争取台湾和全球中国人的民心。
史学家田沧海并且强调,大陆用“国民党老兵”来形容抗战的老兵,并不正确,因为不少的老兵都不是国民党,而他们作战的部队也没有国民党的党部运作,因而用“国军”来形容这些抗战老兵才准确。
七月四日,台湾新竹湖口装甲车基地,三名穿着七十年前“中华民国”空军服装“复刻版”的老兵,乘着悍马军用车通过“国防战力展示及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观礼台前,接受“总统”兼三军统帅马英九的致意。
他们年岁都超过了九十岁,戴着飞行护目镜的英姿焕发,就像全球各地纪念二次大战的老兵一样,都是人类惨痛历史的见证者,中国的第一代空军阻止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军机恣意轰炸中国,任谁也无法否定这段历史,因为共产党当时没有空军。中华文化总会在一年多前策划纪念抗日时,就确定以“空军”战史为纪念主轴,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说:“我们必需珍惜这个七十年的空间和时间,来思考抗战的意义。”
这也是历史留给台湾人最诡异的题目。做为日本殖民地的台湾,“中华民国”以艰苦卓绝得到最后胜利时,对一些台湾人来说,1945年则是“台北大空袭”的记忆,美军空袭台北,造成三千人死亡,上万人受伤及无家可归,根据郭弘斌编着的《台湾人的台湾史》,台湾共有八万人去担任日本军人,战死了三万多人。
“我认为目前至少有百分之五的台湾人认为,庆祝抗战是你们的事情,和我无关!”台湾《中国时报》总主笔戒抚天指出,像他的岳父,就是曾为日本打仗的台湾人,戎抚天的父亲则是河南人,对日抗战从军之后曾经一路打到广西,而当时他的岳父则登陆了海南岛,两军只隔了一个海峡,戎抚天说,想像一下父亲们差一点就会遭遇互射,任何一方如果死亡了,我们就不存在了。
台北市长柯文哲更拒绝举行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活动,尽管在台北市长选举中强调“历史就是历史,尊重彼此过去有不同的过去,才能一起走向共同的未来”,但是在他上任之后首次迎来的二次大战纪念机会,却对外宣称“不要有胜利的感觉,不可以提抗日英烈,要写台湾人的战败心情,不要讲台湾光复”。
柯文哲的实际做法,就是受到意识形态影响。一些在台湾有着“皇民意识”的台湾人一直无法接受“中华民国”。这究竟是故意的失忆,还是现实的妥协?台湾不想庆祝抗战胜利,戎抚天观察,这种论调隐含的逻辑当然是台湾不属于“中华民国”,否则“中华民国”的胜利为何不是台湾人与有荣焉呢?吊诡的是,持此论调者,很多现在都主张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真是好一个借壳上市”。
日本关切台湾纪念活动
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台湾的空军一个月前展示向飞虎队致敬的F-16涂装彩绘机,驾驶舱外涂绘五面日本国旗,象徵击落的日机数量,也纪念当时一夫当关的徐华江将军,结果在日方关切下遭军方涂销。
这个举动当然也引起台湾内部另一种不满,立法委员林郁芳就指出,美国、英国还有很多欧洲国家办纪念二战活动,德国有出来抗议吗?“中华民国”办纪念抗战活动,日本有什么好关切、好抗议的,政府更没有理由接受!
“战胜国被战败国抗议胜利纪念活动欠妥,这在国际关系史上应是奇闻,让人想起晚清时期,中法战争胜利却还要签不平等条约的故事。”台湾的媒体提到,纪念抗战胜利跟维系台日友好关系并不冲突,堂堂正正地说出自己的立场,日本也会无话可说,日本与台湾在基础建设、经济投资、技术合作上,有长期良好的互动;而在全球任何一个经历过二战的国家,以隆重纪念方式记取教训,这是全球广泛认同的普世观念。
台湾一向被日本、美国称为“不沉的航空母舰”,做为各方历史冲突的角力点,却也是亚洲最有机会找出一个纪念平衡点的地区。
第一方的平衡,来自对日本的觉察。
七十年前,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让整个东亚、南亚都被卷入了战争,而一九四一年时,“中华民国”也接受美国军援,次第成立“美国志愿大队”、“驻华航空特遣队”及“中美空军混和团”(Chinese-American Composite Wing)等单位,在陈纳德将军的指挥下,两国飞行员击落近三百架日机。
在七月四日的“国防战力展示及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中,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外孙女嘉兰惠(Nell Calloway)、中美空军混和团贾维特(Harold Javitt)上校伉俪及曾经协助中国作战的美国友人和家属都到现场纪念。
日本代表拒收请柬
反观台湾国防部邀请日本交流协会退役少将尾形诚出席,但是尾形诚只肯收下自己的请柬,拒收给代表沼田干夫的请柬,而活动当天尾形诚现身会场,穿着便服坐在各国驻华武官区中,沼田干夫则以没有收到邀请函为由缺席,说明了日本对于在台湾纪念抗战胜利的排拒。
如果日本军国主义想要复辟,台湾的态度非常重要。台湾如果无法和祖国连系,还被认为是当初的战败者,如此一来日本当然要质疑为何要纪念抗战胜利。
尊重中国大陆崛起现实
台湾要找到第二方的平衡点,是必需尊重中国大陆崛起、亚洲秩序重组的现实。
而这个现实,必需要建立在历史的事实。过去大陆一贯强调“中国共产党宣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最近二十年,中国大陆已经积极在调整这个“现实与史实”的平衡。
一九九五年江泽民在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明确向“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军队爱国官兵致以崇高敬意”,不过当时讲话把国民党军队排在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和民兵之后。
又过了十年,当时胡锦涛总书记二零零五年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讲话中明确指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二零一四年,习近平总书记“七七事变”七十七周年的讲话,强调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未刻意区分国共,谴责了“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破坏国际互信”的少数人,但没有提及“台独”等字眼。可见,大陆意欲简化矛盾,继续国共修好。而纪念日当天,一位国军老兵、一位解放军老兵与习近平共同为“独立自由勳章”雕塑揭幕,赢得大陆“挺共军派”和“挺国军派”热烈回应。
对于历史争论部分,近年中国大陆已主动迈出“求实治史”的步伐。大陆众多史料文献均引用和认同何应钦《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一书统计数据:八年抗战,国军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大战役二十二次,重要战斗三千一百一十七次,毙伤日军八十五点九万余人,国军共阵亡三百六十五万零四百六十五人。
第三个平衡点,是国民政府的态度。
老兵感慨应早办活动
七月四日参加“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抗战时海军上士徐铭德感慨,当初一同结训的六十位同袍,如今只剩自己还在世,“如果这个活动能提前二十年,抗战五十周年时办就好了”。
也有一位九十八岁、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刘支球说:“国家没有忘记我们,很温暖、很感动。”当时的国军不但保卫了“中华民国”、光复了台湾、更牵制了近百万日军,让他们不能大量投入太平洋战争,也因此保住了澳洲与印度,这也是更大视野的历史史观,都需要国民政府努力让国人记得国军的贡献。
然而最讽剌的,是国军自己对于历史的收集保存。就在一个月前,三军五校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黄埔建军九十一周年,但是纪念邮摺特刊却居然出现一张“八百壮士跳黄河”的离谱照片;民国廿六年“八一四”笕桥空战的战机照片,也误植为当时还没引进的俄制I-16战机。
“八百壮士”是在世人面前展现抗战到底的决心,故事明明发生在长江尾的上海,却出现“跳黄河”字眼原来“八百壮士跳黄河”,是近年在大陆网络流传的故事,宣称在山西中条山战役中,国军一七七师有八百名官兵被日军围困在黄河边,因为不愿投降集体投河自杀。
国军抗战史匮乏与扭曲
国军抗战资料的误植,说明了年轻国军有很多历史学分要修。而国军的纪念活动荒腔走板,却排斥大陆纪念活动,其中包括邀请在台国军抗战老兵参加阅兵,已受到官方与一些民间力量的抗拒。
行政院退辅会“道德劝说”收到大陆邀请函的老兵,希望他们顾及年龄因素,要避免旅途奔波:这可能是国民政府担心,大陆借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名义,向国际社会发声,宣示共产党抗战地位,目的在掌握话语权,矮化了“中华民国”,“吃台湾豆腐”。
台湾在抗战纪念问题上出现与大陆互别苗头的情绪,当然有一些国共间历史争论因素,更受到绿营长期“去中国化”教育宣传的影响;但台湾媒体已经发出警语,若以防拒中共“统战”为由,淡化日本侵略史实,眷恋“战败心情”和日本“建设台湾”日据情结,长此以往,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历史观将被长期扭曲,两岸民众心理距离将渐行渐远,绝对无益两岸和平。
第四个平衡点,是台湾自己的历史认识。
台湾曾是日本的殖民地,更早是清朝的领土,都是属于中心相对的边陲地带,也是因为抗战胜利才重回到历史位置,二十世纪由于地缘政治兴起,台湾人民的地位一路由二等公民改变过来,经由不断努力,往已开发国家迈进的唯一之路。
无论怎么玩弄文字游戏,“中华民国”都是八年抗战的胜利一方,许多台湾人民与中国大陆人民一起抗战,光复那一刻,台湾人欢欣鼓舞欢迎国民政府军队到台湾,只可惜后来国民党没有做好,但不能否认光复那一刻,民众是高兴的,七十年后的今天当然有资格大张旗鼓地纪念这场胜利,只是现在做为一个“小国”,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纪念?
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决定赞助拍摄以抗战空军为主题的纪录片《冲天》,也使刘兆玄兴起写一部抗战小说《雁城谍影》的念头。刘兆玄说,父母都是衡阳人,保卫战的惨烈与方先觉将军奇蹟般的逃脱,都充满故事性,决定以其为背景。
“我写她们在历史洪流中的选择与命运。”刘兆玄说,构思故事过程中,母亲锺畹芳扮演最好的顾问。但刘妈妈也直接下评语:“这本书卖不掉!”她说:“描写打日本,在台湾卖不掉,描写国民党打日本,在大陆卖不掉!”
卖多少本书,当然不是文化总会会长在意的事。台湾追求和平,纪念抗战,不是要炫耀胜利,而是要防止战争;不是要挑起仇恨,而是要谴责侵略,追求和平,这也是刘兆玄以“文化”纪念抗战的初衷。
《中国时报》总主笔戎抚天也认为,让史料说话,两岸共同研究战史是当务之急,因为随着下一代成长,如果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太差,面对真实历史真相时,反而容易被利用扭曲。
台湾能做好抗战史研究
事实上台湾也最有能力来做好研究抗战历史的据点,既了解美军、又做过日本皇军,既有撤退的国军,也有本土的想法,两岸间目前也有经济和文化的基础,去找出新的方向,争取和历史的重新连结。
就像马英九父母亲都曾经历过抗战,体会家国之痛。马记得在小的时候,母亲所讲的床边故事,正是抗战忠烈的英勇事迹。
戎抚天说,今天不少台湾人都是1949年以后生的,都已打完抗战了,但是读到抗战文学如作家纪刚写的《滚滚辽河》时的感动,国军以寡击众,为了大我牺牲的胸怀,让自己也有了国家的尊严。
诚如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拉纳 米德(Rana Mitter)在《被遗忘的盟友》中所提到的:“中国的抗战是在毫无胜算之下坚忍不拔、奋战到底的英勇故事。……证明新闻记者和外交官一再唱衰中国,认为中国必将灭亡的预言完全错了。”只要接续历史的脚步,纪念抗战精神不死,70年后,这是中华文化继续在台湾发出光热的另一个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