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亚洲周刊》2014年4月5日
于无声处听惊雷。没有人会想到,在央视的一部美食的纪录片里,看到当前中国尖锐的阶级矛盾。
由导演李勇所拍的《舌尖上的中国2》最近推出,刻画中国大江南北的美味与人的关系,但也意外地展示「人和食物比任何时代都走得快」,因为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离乡背井,从内陆到沿海富裕城市打工,也使六千一百万名儿童留守家乡,与父母分离。每一次的相聚,只是下一次更长的分离的序曲。那些农民工父母唯一的慰藉,就是在异乡复制家乡的菜肴味道,让舌尖来重温那些缺席的亲情,感受食物的「疗愈效应」。
但无论多么美味的家乡菜,在异乡都吃不出家庭团圆的味道。这使很多的观众看到泪如泉涌,这纪录片描绘出一些大家都知道、但大家都不愿意提及细节的悲哀﹕为什么现代中国还是有这样大面积的群体,要长期忍受家庭骨肉分离的痛苦?为什么经济的发展,就要牺牲一群比英国人口还要多的儿童的幸福,让他们过着没有爹娘陪伴成长的日子?
这片子当然没有提出答案。它本来就不是来探讨这种尴尬的社会问题,但它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公开秘密:一个基于社会主义平等理想而成立的政府,却是长期无法解决中国社会的公正问题。大部分生于农村的小孩子,就是命定要和父母分离,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守住家庭的希望,因为国家不能守住机会平等的希望。在一个奥威尔(Orwellian)的世界里,有些人就是比另外一些人更平等。
但是六千一百万的留守儿童和全国民众一样,可能会在电视机前或计算机上,看到描绘富二代的电视剧《亿万继承人》。这部模仿韩剧《继承者们》的戏剧,展现中国正在崛起的新富阶层如何在权钱交易的过程中,分享越来越大的利益,也分享那些极尽奢华之能事的生活方式。
而这个星期在东莞,富裕阶层和底层的阶级矛盾就被突然引爆。东莞的台资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鞋厂裕元爆发了工潮,几万名工人罢工,关键是资方被劳方指责,长期以来没有为他们支付足够的社保基金,导致退休工人无法领取他们应有的退休保障。而背后的原因,也就是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某种默契与特别关系,形成了一个共犯结构,损害了工人的利益。
这样的弊端其实在东莞好几个工厂都出现,显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勾结出卖了工人的利益。但今天的工人由于民智已开,再加上善于利用网络的通讯工具,可以深入调查、紧密联系和迅速动员,一呼百应。
要改变这样不合理的权钱交换,也是要揭露不合理的政策与机制,不能让企业扭曲了法律,也扭曲了劳资关系。东莞工潮具有指标性的意义,反映当下权力当局是否有决心在社会公正的问题上拨乱反正,让社会主义中国拥有现代国家工人所拥有的集体谈判权,也拥有七四年中国宪法规定的合法罢工权益,为工人阶级寻回失去已久的权利。
四月不是残酷的季节,在权力的荒原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找回大半个世纪前的理想主义情怀,不能让工人阶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成为永远的弱势群体,让中国工人不再吞下社会不公平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