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分类

News
时政分类

被妖魔化的中國軍費

日期: 2014-06-04
浏览次数: 1170

转自《信报财经月刊》2014.06

作者:宋錚、趙揚

  假設美國和中國GDP今後以2%和6%的速度增長,中國GDP到2040年代會超過美國,但中國軍事資本要超過美國則要等到2050年以後。

  本刊約稿,讓我們談談當前中國經濟最大危機,儘管未曾寫過媒體文章,我們也有心嘗試一下。不過,中國經濟固然困難重重,但總體上講依然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我們想談談最近的一個熱門話題--中國的軍事擴張。局外人霧裡看花,局內人諱莫如深,整個國家正在莫名其妙地“被軍事化”。

安倍阿基諾喊“狼來了”!

  中國的崛起在改變世界格局。經濟崛起不會造成直接威脅,軍事崛起的含義就不一樣了。每次人代會通過政府預算,西方媒體都會報道,重點突出兩位數的軍費增長。一些政治人物也推波助瀾,比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最近熱衷宣講中國的強大,中國軍費增長使他外交演講的最愛。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也不例外,頻頻引用中國軍費的那些數字。那些數字能量不小,與中國有關的摩擦因此被“缺省”視為中國的單方面挑釁。

  所以我們必須重視這些數字。2013年中國國防開支增長了10.7%,而美國則略有下降。乍一看,中國的軍事野心一覽無遺。但是,一個國家的國防開支主要由其經濟水準決定。比如收入增長一定帶動軍事人員費用增長,物價增長一定帶動軍事設備費用增長。歐美國家的武器禁運進一步加強了中國軍費與其經濟水準的相關程度。因此,比較合理的數字是軍費相對GDP的增長。於是,一些較有常識的媒體在強調兩位數軍費增長的同時,不忘提醒大家中國當前的GDP增長不到8%。然而,這些數字還是不對,因為不到8%的GDP增長使扣除物價因素。事實上,2013年中國名義GDP增速到達9.7%,只比軍費增長少一個百分點。如果看過去十年的資料(見圖),就會發現中國軍費增長與名義GDP增長基本一致,不少年份名義GDP增速甚至超過軍費。

中國軍費佔比顯著下降

  其實,更加直接的比較式看軍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當你想了解一個陌生人的偏好,不要聽他怎麼說,最好去看看他的賬單。同樣的邏輯也適於一個國家或政府。觀察改革開放30多年來財政支出結構的變遷(見表),不難發現中國政府更加重視民生,而軍費財政佔比則顯著下降。由其是最近幾年,及時周邊情況日趨複雜,各類摩擦和衝突層出不窮,軍費財政佔比依然從2009年的6.5%下降到2012年的5.3%。為什麼兩位數的增長依然不能逆轉軍費財政佔比的下降?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的財政收入和支出增速比GDP還快。注意我們還沒有考慮預算外的收入和支出,特別是增長很快的地方預算外財政(以土地財政為主)。由於地方財政不承擔軍費,附表其實還高估了軍費佔比的水準,低估了軍費佔比的下降。

  既然軍費增長不是問題,那軍費規模是不是太大了呢?安倍晉三曾經暗示中國是一戰前的德國。那我們就學習一下歷史,看看一個準備發動戰爭的國家的軍費規模。發動侵華戰爭之前的日本就是一個典型。日本仔日俄戰爭和“九一八”事變之間的20多年間,其軍費開支佔國家財政預算的平均比例為33%,峰值高達46%。而在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前的1936年,更是高達48%(資料來源:中原茂敏:《大東亞補給戰》,1981)。根據世行匯總的資料,2000年以來中國軍費GDP比例的均值是2.1%,不僅低於俄羅斯和美國的4.1%和3.9%,也低於印度的2.7%。如果把軍費看成投資,以1980年為起點,按照美國和中國3.9%和2.1%的軍費GDP大約是美國的一半,但是中國的軍事資本只有美國的六分之一左右。假設美國和中國GDP今後以2%和6%的速度增長,中國GDP到2040年代會超過美國,但中國軍事資本要超過美國則要等到2050年以後。

鼓吹中國威脅別有用心

  現在終於明白這些數字了。《孫子兵法》說:“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還有句通俗的古話:“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無論中國鷹派人物如何口出狂言;無論中國外交官員如何閃爍其詞,一個簡單的事實是中國政府並沒有在花錢備戰,大概也沒有這樣做的打算。安倍晉三和阿基諾三世想來一定深諳其道。高呼“狼來了”,他們的目的絕不僅僅在於捍衛和平和領土。“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即使只是數字遊戲,下至普通民眾,上至政府高官,不可不察也。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