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卫东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4月23日
4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此前,他访问了巴基斯坦。这一系列外交活动的大背景是中国正在推动的“一带一路”战略。
在国内,这一战略也在推进。此前,《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下文简称“《愿景与行动》”)已全文公布,各省市正编制地方对接“一带一路”规划。但对于很多地方而言,“一带一路”的一些概念还需进一步厘清。
近期,21世纪经济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卫东。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3年下半年他就开始参与并主持了相关研究。
刘卫东认为,“一带一路”是有区域影响的国家战略,但不是区域战略,它体现的是国家治理新理念。
向世界表达中国要走什么路
记者:《愿景与行动》现在看来它不是一个规划,您怎么看它对“一带一路”的阐释?
刘卫东:“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倡议,但这个倡议不是中国人自己可以完成的。所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讲“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是需要所有参与的国家共同来完成的历史性任务,它不是靠一个国家的规划能解决的。
所以《愿景与行动》只是提出中国希望在这方面做什么事,也提出了我们认为要优先做的一些事。这些事情能不能落实,还有待于将来和其他国家进行双边或者多边的协商和对接工作。
不要轻易把它跟中国以前出台的很多规划相比,那是我们国家内部的事情。“一带一路”必须和参与的国家共同来做,所以我们不太愿意用规划来形容它。
“一带一路”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就是中国希望走一条和平、友谊、合作、发展、共赢的道路。中国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要清楚、明确、公开地向世界表达未来我们希望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一带一路”不是区域战略
记者:“一带一路”办公室负责人欧晓理近期曾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覆盖全国,不存在哪一个省缺席。
刘卫东:自从“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确实有不少误解。有很多地方认为,在历史上自己处于丝绸之路沿线就能参与,相反,不在丝绸之路上就没办法参与,其实不然。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提到对外开放的任务里面,强调的就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我国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是全国对外开放的平台,不要以为这是个区域战略。一些学者和官员说它是区域战略,我认为这没有正确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
“一带一路”在互联互通和贸易通道打造方面,会涉及到一些空间上的方向,所以《愿景与行动》里提到了几个不同的重点空间方向,在这些空间方向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投入大一些,其他方面推动力度也强一些。
我反对有些省份把自己定位为在“一带一路”上有某种特殊地位的、排他性的地区。“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合作的网络,网络里边只有节点没有起点,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起点。
记者:“一带一路”战略,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还有自贸区之间的关系?
刘卫东:“一带一路”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平台,它是一个顶层和长远的战略。京津冀协同和长江经济带虽然也是国家战略,但它们是国家的区域性战略。
我一直认为这三个战略是不能平行来提的。它们在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上是相互交叉的,尤其是自贸区一定是“一带一路”建设里很重要的载体,因为它涉及到贸易的便利化,会促进贸易的发展。而且,我相信将来可能在“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上,会出现新的自贸区。
“一带一路”不是单向的走出去
记者:在几个重要的空间走向上,一些重点区域、重要节点会有什么样的政策或者是项目的倾斜?
刘卫东:像特区那样专门针对某些地方的政策恐怕不会有,也不符合现在国家治理的方式。“一带一路”建设,比如在融资方面、在企业走出去方面,应该会有普惠性的政策。在某些特定的地方,有可能会有“一带一路”的某些政策需要先行先试,然后再复制推广到整个“一带一路”建设中。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走出去”,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可能更多的是“走出去”;即将失去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也可能面临着“走出去”;对于这些年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导致的相对过剩但技术水平不低的产能,比如钢铁也可能会“走出去”。
“走出去”和“引进来”也是相互结合的,我们也会吸引很多投资,这决不是单向的中国资本走出去的过程。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重点还是要吸引一部分投资,开发当地优势的生产要素,这些地方真正大规模走出去的条件不是很成熟。《愿景与行动》重点谈到了“走出去”,但我认为不同的地区情况不一样。
可以预期,“一带一路”的建设,特别是通道的建设、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于某些通道上特定位置的区域会产生比较积极的作用。通道本身只是货物运输的作用,并不能说经贸就发生在这个地方,经贸合作可能发生在全国各个地方。这些不同通道的建设,实际上是在为我们打开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通道。
记者:现在中国提出用产业园的模式跟国外来进行合作建设“一带一路”。
刘卫东:对,产业园是中国很成功的模式。但是我建议中国企业“走出去”不要单打独斗,产业园要与更多合作伙伴一起来建设,运作和投资要多元化,让大家共同分享好处,这才符合“一带一路”的理念。
“一带一路”将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记者:《愿景与行动》公布后,对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刘卫东:中国区域发展是不平衡的,而每一项国家战略都会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所以国家也可能希望这个战略能够对重点地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带动中国整体的均衡发展。
比如《愿景与行动》对东北提的相对比较多,原因是这两年出现了“新东北现象”。作为学者我们也希望“一带一路”战略能够把东北地区的发展拉动起来,对于西部很多地方更是如此。
没必要觉得白皮书里没提就受到冷落,其实每个地方都有很多机会去参与。经贸、投资、人文等方面的一系列合作,怎么可能局限于几个特殊的地方。但是,我认为中央也关心“一带一路”战略能否在促进中国相对均衡发展上起到一些作用。
记者:您认为它其实不是一个区域战略,但它在中国的落地需要相关区域政策来支撑。
刘卫东:一个战略要有它的统一性,如果你在国内宣传它是区域战略,会给沿线希望参与的国家带来混淆。所以我一直反对把它称作区域战略,也不能把它转化为区域战略来讲。这样有悖于这项工作的目的,因为它是一个国际的区域合作网络。这件事的推进对我国的区域发展有影响,但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它绝对不是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
记者: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提到,打造一些节点城市或者是战略支点,另外还提到城市群,这些在“一带一路”中是什么样的作用?
刘卫东:我认为这是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来促进我们区域均衡发展,将对外开放基础比较好的地方作为节点。但是,我不同意“一带一路”会对哪个城市或地区产生什么特殊重大影响,机会是大家共同拥有的,取决于自己区域本身有多少发展的能量,比如资本的富裕程度或技术的发展程度。
当然,在互联互通建设方面会对一些地区产生影响。例如,通道建设以后,某些产品运输便利化程度提高,可能会吸引一些企业到那里去。比如“渝新欧”虽然现在货量不是特别大,但这是一个信号,可以把货物通过铁路运输到欧洲,让人感觉到区位条件改善了,这自然会吸引一部分企业。
比如绥芬河、黑河、满洲里、二连浩特等边境口岸,随着贸易通道的打通或者互联互通设施的改善,它们的区位变得越来越好,变成开放的前沿。
地方和企业不能一哄而上
记者:现在我们对内对外解释清楚什么是“一带一路”,我们下一步怎么来推进?
刘卫东:分国内国外两个部分。对于国内部分我们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力所能及的已经开始做了。之前双边、多边已经谈好的很多项目,现在可以落地实施了。
下一步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我们应该和相关的国家,以双边或多边的形式去对接一些具体的项目,找到利益共同点就可以把项目落实了。
寻找利益共同点是一个磨合的过程,没有必要因为某个特定项目遇到一点波折,就觉得信心受到很大打击。国际项目都存在这种波动性,我们经验不足,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很难完全避免波动性。但是我相信这种双方相互合作的需求,这种共赢的愿望和找到利益共同点的可能性都是非常大的。
记者:您对“一带一路”推进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刘卫东:我比较担心的是,可能各地或者企业会一哄而上,因为中央政府一号召,地方和企业响应程度是非常高的。如果我们过于急躁,在对对方了解不清楚、不深入的情况下,利益共同点找得不是那么恰当,可能会出现一些失误。
所以我建议大家要积极响应,但不要一哄而上,应该是首先深入了解对方,和对方进行全面沟通,不要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
“一带一路”涉及到很多国家,需要双方或者多方共同协商,所以我们不要过于急躁,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少要把目光放到二三十年后。过去30年我们发展很快,所以对什么都希望有速度。但毕竟要和别人商量着、共同来做,要把前期的政策沟通、规划协商、利益共同点的寻找等工作做得深入些,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