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分类

News
时政分类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毋忘六法全书

日期: 2019-04-03
浏览次数: 16

来源:《亚洲周刊》2019年1月27日

文/章海陵

       《告台湾同胞书》四十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呼吁「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该口号最初是延安对「铁腕剿共」的国民党当局的呼吁,值得回味和探究。而在堪称「国宝」的六法全书中,也铺排着用血泪写就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等字句。

       二零一九新年伊始,为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四十周年,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电视讲话,呼吁两岸和平统一,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不打」的提法,两岸年轻人或许耳目一新,但中年以上民众听来却耳熟能详。一九九五年北京宣布对台关系「八点」中的第四点,就是「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今天值得回味和探究的,是呼吁「不打」的时代背景。该口号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出现,其资格跟新中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有得一比。那时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而张学良的东北军及杨虎城的西北军仍奉当局「攘外必须先安内」命令,在追击陕北红军时,中共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口号。其后,发生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由此出现。

       当时,身在延安的知名作家丁玲创作小说《一颗未出膛的枪弹》,直奔「枪口一致对外」的抗日主题。作品主人公是年仅十三岁的小红军,被剿共的东北军俘获并面临枪决,他表示﹕「还是留着一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你们可以用刀杀掉我!」连长大受感动,从人群中冲出来用力抱住孩子,大声喊道﹕「还有人要杀他么?大家的良心在哪里?日本人占了我们的家乡,杀了我们的父母妻子,我们不去报仇,却老在这里杀中国人。看这个小红军……谁还要杀他,先杀了我吧!」说着,他开始哽咽。接下来,热泪滚滚的连长与戴着红五星帽的小红军一道,英雄般地被东北军士兵高高地举起来。可见「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提法诞生于日军入侵中国之际,是延安对「铁腕剿共」的国民党当局的呼吁,而丁玲笔下的「小红军」就是中共当年弱势处境的写照。

       八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前是经济实力、政治影响远胜台湾的北京,发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呼吁,向台湾执政当局争取和平统一。但是,今天的「不打」却是有前提、有限定的「不打」,让两岸民众欣慰之余,也生出几分悲凉。请看,国难当头及乃至可能亡国灭种的当年,民众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号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共向国民党呼吁「骨肉不要相残」,国民党中止「剿共」政策;双方都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人。而今天,在台海半个多世纪基本风平浪静的情况下,台独势力在外国势力操纵下,鼓躁「不做中国人」,否认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这让有些人不理解,台独人士不是与中国人「同文、同种、同血脉」吗?况且与中共也素无历史恩怨,图谋独立建国究竟为了什么?

       相反,早年强势剿共、后来在三大战役中与中共杀得昏天黑地的国民党却始终认为两岸都是中国,这种情怀赢得大陆政府与民众极大尊敬。不必讳言,「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精准之说来自一九七二年美国外交官的灵感。当时,中美联合声明的「上海公报」中白纸黑字地写道,「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展望两岸心灵契合

       除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以外,习近平一月二日讲话还首次展望「实现同胞心灵契合」。二零一八年八月,习近平接见国民党元老连战时表示,「只要是中国人,什么都好谈」。「什么都好谈」,就是心灵契合的具体表现与平实说法。这也是北京九十年代就对台湾当局说过的话。问题是,蔡英文二零一六年总统就职演说时,也表示过「什么都好谈」。她说,「只要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有利于两岸人民福祉,什么都可以谈」;还期望「共同展现智慧和弹性」、「回到理性、冷静的态度」,「把两岸现存的分歧带向双赢」。乍一看,蔡英文讲话面面俱到、滴水不漏,但最关键的,却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不置一词。

       习近平一月二日讲话后,蔡英文迅速回应,更将「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划等号,引发岛内舆情打乱,而习讲话根本无此表述。如此随意编造、篡改,如此「什么都可以谈」,哪是在显示善意与诚意?谁会愿意参加这种上当受骗的交流?「心灵契合」又如何发生?「什么都可以谈」论为「什么都不可以谈」,奉命在怦然关闭谈话大门。难道,非要迈出万劫不复一步、兵戎相见才称心。

       台海最大分歧议题

       台海实现「什么都好谈」及心灵契合,最大的分歧议题莫过于「一中各表」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众所周知,新中国当年在是否使用原国号的问题上争议颇大,何香凝、黄炎培等国民党左派主张沿用中华民国。资深新闻人司徒丙鹤披露,当时毛身边的一个「清客」、满清遗少周善培力主「就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两次革命的性质各不相同」。一九六五年,毛泽东接见法国《人道报》记者马嘉丽时,说他后悔四九年为中华民国改名。不改会减少很多麻烦,解决很多问题,好比联合国问题、台湾小朝廷问题等。后来,台湾前领导人李登辉也对此连称万幸,「否则麻烦大了」。可以乐观想见,未来两岸统一商讨国号时,不太可能有无法逾越的障碍。另外,首都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镌刻着毛泽东撰写的碑文,缅怀自一八四零年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而牺牲的人民英雄,其中就包括为推翻满清、建立中华民国而牺牲的辛亥革命烈士。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要做明白人;民间流行「明白人说明白话」。其实,人民对于两岸之争,不管是「一中各表」或「一国两制」,争的就是中华民族今后能否生活杂法律保证及制度保障之中?国号是「中华民国」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不重要,甚至毫不重要。百姓大众心知肚明,有免于匮乏恐惧的自由、有人权尊严地活着,这才是绝非徒有其表、切切实实的人间幸福。这一目标倘若达到,两岸自然也就统一了。

       但是,和平统一并非易事,「一中各表」及「一国两制」的博弈也非多余,这其实也是对两岸的激励与警醒,并像烈士纪念碑那样在追问:是否心口不一地自欺欺人?是否伪善地捞取政治资本?是否无耻地趁机敛财?

       民主及现代化是世界大潮,而国民党与共产党又是对这潮流敏感。有趣的是,国共两党早年都是受苏俄及共产国际培养的革命党,虽然后来兄弟䦧墙、分道扬镳,但仍分享着不少共同的生命基因。这也是海峡民众今天旅游对岸时讶异的原因:七十年过去,两地竟有这么多相似的官场作风与政治术语,连开会氛围及造势手法也惟妙惟肖。

       但是,国共终是有理想、有追求的政党。台湾的民主与政党轮替就是国民党的“杰作”;而中共也在寻找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比如,文革爆发前,中共政治居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彭真以“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毛泽东语)”勇气及「打着红旗反红旗」的智慧,喊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呼之欲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彭真的这一心声,文革后与胡耀邦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彼此呼应,汇聚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主旋律。

       六法全书效力中华民族

       其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说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那就是堪称「国宝」的六法全书,国民党统治大陆时使用过它,退走台湾后继续使用,并把附文中违背法治精神的反共条文也删去。四九年之前,中共解放区也在使用六法全书。新中国成立,六法全书作为「反动法统」被抽象否定,但仍是法律界及政法大学生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二百五十万言的六法全书是一个自清末就开始进行的现代化工程,参与其中的有国内法律界学者,也有外国的受聘法学专家。所以,六法全书既非属于国民党,也非属于共产党,而是属于中华民族、全体中国人。六法全书一直在为中华民族效力。在它的字里行间,铺排着用血泪写就的「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两岸一家亲」、「依法治国」等字句。同时,还可听到忠魂告诫与冤魂的呜咽。六法全书始终「活著」。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