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分类

News
时政分类

香港学生考察日本感受中国

日期: 2015-09-02
浏览次数: 1583

来源:《亚洲周刊》2015年8月16日 第29卷32期

文/项惟

  香港大学中史研究硕士课程同学会主办、香港中国经济发展促进会赞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日本考察学习之旅”,三十三所学校的三十五名学生赴东京游学,并计划于年底将所思所感集结成书。

  炎炎火日,烁石流金。却有这么一批香港中学生,在适逢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怀揣着对于历史以及中华民族抗战死难同胞的敬悼之心,于八月踏上日本的土地。他们透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自己的心灵,观察两国人民对于同一历史的态度,聆听中日间错综复杂的历史纠葛,感受中国八年抗战的艰难困苦,并用自己对于民族的温情与认同感,去回顾历史,唤醒记忆。

  此次“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日本考察学习之旅”由香港大学中国历史研究硕士课程同学会主办,香港中国经济发展促进会赞助,共有一百多所初中院校报名参加,最终主办方甄选出三十三所学校的三十五位学生,于二零一五年八月一日至五日赴东京旅学,并计划于年底将学生的所思所感集结成书。

  这是香港有史以来第一个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名义,到日本靖国神社前拉横额展示游学主题的青年学生考察团,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次学习之旅,让学生有机会亲临东京各地,了解中日历史,更直观了解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知悉中国现时的国际地位与外交成果,体会“中国人”三个字的重量与意义。主办方邀请到前香港历史博物馆馆长丁新豹博士、留学日本京都大学现任公开大学教授的赵雨乐博士,以及香港教育评议会执委曹启乐、香港田家炳中学副校长叶深铭等专家顾问团队,全程带团,以“摆事实,讲道理,说感受,明思变,向前看”的五大原则,讲解抗日战争的历史。 

  活动发起人之一、港大中史研究硕士课程同学会会长、风采中学校长何汉权说,经历二零一二年“反国教”以及占中,香港社会撕裂,学生缺乏民族归属感和国家认同感,加强及改革中学中国历史科迫在眉睫。而游学本身,作为一本立体的教科书,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多维度看待历史,树立“民族情、同胞爱、反战争、倡和平”的基本观念。

  五天的学习之旅包含了多数同学的多个“第一次”﹕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赴日,第一次参观靖国神社游就馆,第一次拜访驻日中国大使,第一次立体、全面地倾听历史。旅途中,记者问香港中国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卢业梁,缘何选择赞助这次活动?卢激动地说,义不容辞。这位经历过“英属香港”统治时期的香港人说,年轻时,他们这代人顶着“东亚病夫”的帽子,处处受歧视,时时想着“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香港爆发占中时,学生成为运动主力,期间更不时有学生提倡反对国民教育,以及去中国化。原因在于“没有历史传承,就没有一个民族身份”。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说,他们也年轻过,热血过,但他们的热血来自于民族复兴的责任。透过有意义的实地考察,能够让香港学生更深刻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历史。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契机下,让土生土长的香港年轻人牢记历史、毋忘国耻,树立民族及国家认同感,拉近学生与国家的距离,何乐而不为?

  八月三日上午,全团共五十六位师生及嘉宾全数抵达靖国神社,在靖国神社前,展开写有“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的横幅,合影留念,并参观游就馆展览。参观结束后,平日开朗的学生脸色凝重,在靖国神社游就馆出口的留言板上,默默写下“若贵国之史观延续,中日关系难以改变”等留言。团员之一、圣嘉勒女书院的谭晓汶告诉记者,虽然是“有备而来”,但看到靖国神社里日本捏造出的战争史,将血腥的侵略史看作民族荣耀史,心情依旧难以平复。她说,她身边的同龄“哈日族”每每说起日本,总是购物、迪斯尼、寿司、温泉,却很少有人会去关心过去那段痛心的历史。选修中国历史的学生越来越少,导致好多学生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甚至是非不分。更有甚者,连孙中山是谁都不知道。她说,每一个年轻人都有使命去学习历史,传承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以史为鉴。

  据香港教育局统计,仅八成七的初中院校设有独立的中国历史科目,但临近初中三年级,学校常常因为教学时间不足,拦腰砍断中史科内容。考试内容全由学校自己决定,教了,就要考;不教,就不考。到了高中,中史科由必修变为选修,出于成绩角度,多数学生认为中史“难学”,“很难取得高分”,“相对于经济、金融科目,历史可能实用价值不高,将来的出路不多”。据悉,一般而言,一个高中院校通常仅有十多个学生选修中史,有的学校更寥寥无几。

  同日下午,全团拜访中国外交部驻日大使馆,大使程永华与公参何振良亲自接见,风采中学学生代表蔡希云致答谢辞并发言。程呼吁学生透过此次游学,了解中日最新动向,也有机会和许多日本人多沟通交流。程说,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透过历史反思,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最关紧要。在过去的工作中,他多次强调,现在的中国已不是七十年代的中国,更不是三十年代的中国,国家发展强大,青年人这一代要齐心协力,把国家建设好。在其后的交流会中,何振良向香港学生介绍日本基本情况,并回答有关中日关系等提问。

        学习及了解中日历史

  福建中学高二学生赵竣彦对记者说,此次游学更坚定了他“居安思危”的思维。他呼吁更多同龄人能够学习历史,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以及当时民众的处境,并且取长补短。同时,他也理性地表达,虽然日本不愿意正视历史,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是一个非常有民族心、凝聚力的国家,这些都是中国人应该学习的。取长补短不是指学习日本的军国主义思维和作派,但他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对与香港乃至中国的国民教育很有启发。

  从一零年“南京历史考察团”、一一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广州武汉之旅”、一四年“甲午一二零—山东学习之旅”,到今年首度踏出国门,如何将历史发生的机遇融入中史科的学习,如何全面推进“中史科必修”,也是何汉权一直关注的焦点。历史,是一门“贵古重今”的学科。对于国民而言,更是属于每一个人的集体记忆。入乡随俗,借用日本生命教育家池田大作的一句话﹕“历史不单是过去的事情,乃是光芒四射的路标,照亮人的现在和未来,教导我们生存的方式。”学习历史,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是此次游学的意义,更是对于抗战七十周年的最好纪念。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