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迅
来源:《亚洲周刊》2015年8月30日第29卷34期
二战结束七十周年,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韩国下跪道歉,中国称许他“真诚谢罪”;首相安倍晋三的谈话则被指无心道歉,但北京仍认为是一个突破。一个多月前,安倍外交智囊谷内正太郎访华,会见中国总理李克强,北京透过谷内要求安倍在八月十四日,即日本投降七十周年这一天的谈话中,要体现“承认侵略”、“深刻反省”、“殖民统治”、“真诚道歉”等字眼。安倍争取今年秋天访华。
历史无法抹去的一天: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日。在二战七十周年纪念之际,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献花下跪而祷告谢罪,现任首相安倍晋三反省谈话拐弯抹角而闪烁其词,引发国际舆论热议。中国官方称鸠山下跪是“真诚谢罪”,舆论纷纷抨击安倍谈话“鬼鬼祟祟”、“无心道歉”、“左躲右闪”、“转移焦点”。不过,亚洲周刊八月十六日从北京外交界获知,一个月前,安倍委派他极为倚重的外交智囊谷内正太郎访华,会见中国总理李克强。北京透过谷内要求安倍在八月十四日,即日本投降七十周年这一天的谈话中,要体现“承认侵略”、“深刻反省”、“殖民统治”、“真诚道歉”等字眼的表述。安倍发表谈话后,北京认为,尽管他在谈话中,支支吾吾、犹犹豫豫、遮遮掩掩、含含糊糊,但应该看到他“面对历史有所进步”,“是一个突破”,谈话“还是有正面信息释出”。
北京向谷内透露了中南海当下对中日关系脉络走向的评估:从二零一四年十一月起,出现“改善的步伐和迹象”,两国关系出现“两面性,既有交流合作,也有矛盾斗争;既有大国间的博弈,也不排除接触、交往,包括一些低敏感领域的交流合作”。据日本外务省一位官员对亚洲周刊透露,谷内如实将中方的这一评估向安倍报告了,这对安倍发表谈话的基调起了颇大影响。
安倍谈话似乎满足了北京的要求,两天后,即八月十八日,东京传出北京已接受安倍九月三日下午访华的提议,虽避开参与阅兵,但会有多项单独行程。不过,十九日中日双方齐声否认这一安排。是日,北京再度传出安倍虽不会在九月三日赴京,但会在今秋择日赴华的消息。中日双方正抓紧协调,筹谋第三次习近平与安倍晋三的“习安会”。尽管仍有变数,但多年未闻的“和解”信息传出。在东亚,一种呼声正在响起:中日和解是二战结束七十周年最好的纪念。
面对历史上的“侵略”,首相道歉不是一种羞辱,而是赢得邻国尊重,融入亚洲共建未来的必经之路。在国际政治舞台,道歉已成为政治生活中常见的行为方式。道歉政治学表明,道歉的道德伦理基础是人的良知,有良知才会内疚,“耻感”和“自罚”会使人以道歉求得解脱,道歉是需要勇气和真诚才能实现的。作为掌舵国家方向的人,在任日本首相的诚意道歉,代表一个国家对历史真相是否有基于人类良知的反省。没有道德勇气,何来政治担当?不能面对过去,何以面向未来?
韩国首尔,八月十二日,鸠山由纪夫参观“西大门刑务所”博物馆,在镌刻有一百六十五名遭日本统治者屠杀的韩国烈士死难者纪念碑前,他虔诚献花,脱下皮鞋,下跪道歉,闭上眼睛,双手合十,真诚祷告,以示谢罪。西大门刑务所始建于一九零八年,用于关押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抗日义士,许多抗日义士在此英勇就义。他在跪拜之后在现场表示:“作为一名日本前首相及一名日本人,我对日本在殖民统治朝鲜半岛期间,关押独立运动活动家,采取残忍刑罚掠夺他们生命,我由衷地感到对不起,真心道歉,表示谢罪。”
鸠山由纪夫是日本民主党前党首,曾于二零零九至二零一零年出任日本首相,他是第一位向日本侵略受害国死难者纪念碑下跪的日本著名政治人物。他参观的西大门监狱始建于一九零八年,用于关押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抗日义士。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朝鲜半岛脱离日本殖民统治,这一天获称“光复节”。
二零一三年一月,他承认钓鱼岛存在领土争议,并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成为第三位参观该纪念馆的日本政要。十一月他出席香港城市大学杰出讲座系列,以“东亚共同体前景之我见”为题主讲,两次为日军侵华的暴行道歉。对于他下跪谢罪,韩国舆论反应热烈,纷纷表达对鸠山的敬意,有韩国网友留言说,鸠山前首相“一下子拥有五千万韩国人粉丝”。不过,鸠山由纪夫在日本政坛已处相对边缘,对当下日本主流社会号召力实属有限。韩国舆论一边倒认为,现任首相安倍应当向这位前任学习,如果他能像鸠山一样道歉的话,他无疑是“被世界尊敬的人”。
日本东京,八月十四日,日本投降七十周年前一天,安倍发表全面阐述其历史观的“安倍谈话”。有学者分析认为,安倍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他和日本右翼在自闭的历史道德王国中感受自尊,二是他帮助日本社会打开精神门窗,赢回中国韩国等国的尊重。安倍如能用清晰的道歉语言,讲述日本对亚洲国家的那场侵略,将创造二零一五年世界最轰动的新闻之一,很多已完全对他失望的人将转而对他刮目相看。中韩国力已今非昔比,社会心理趋于强大,安倍道不道歉,两国的现实国家利益不会因此而有所损益,它只有对日本才有截然不同的意义。
亚洲周刊日前从北京获悉,北京中南海希望看到安倍在“谈话”中有“承认侵略”、“深刻反省”、“殖民统治”、“真诚道歉”等字眼的表述,希望这次“谈话”成为安倍及日本现政府改变历史态度的契机,这一意向是向访华的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安保局)局长谷内正太郎明确表达的。谷内七月十六至十八日北京之行,应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邀请,双方举行中日首次高级别政治对话。谷内这一行动是就安倍拟于八月十四日“谈话”向中方作说明,以寻求中方对该“谈话”理解而保持克制。
七月十六日,国务委员杨洁篪与谷内对话,双方认同:开启高级别政治对话是两国加强高层战略沟通的举措,有助于积累共识,管控分歧。中国透过谷内向安倍提出三点要求:坚持两国四个重要文件的立场;遵循村山谈话精神;不要参拜靖国神社。翌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谷内,声称中日关系从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出现改善步伐和迹象,双方各领域对话交流恢复和增加。李克强认为,这次中日高级政治对话,对未来中日关系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机。
谷内正太郎曾多次秘密或公开访华。今年七十一岁的谷内,一九四四年生于日本石川县,比安倍大十岁,从政经验丰富,从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内阁至今,每届日本政权背后都有谷内影子。谷内是安倍信任的左膀右臂,是其十分倚重的智囊。安倍器重谷内,因为谷内为他设计了一套宏大的俯瞰地球外交体系,核心即旨在孤立中国的“价值观外交”理论,也由谷内提出。“价值观外交」”,这是今天安倍外交的基石,在这外交核心思考下,谷内不时鼓吹修改防卫大纲,行使集体自卫权等。
谷内曾促成安倍访华
安保局是安倍强国战略重要设计之一。早在二零零六年他首次出任首相时,就有建立安保局想法,但任期太短,组建计划未及实施。二零一二年安倍第二次组阁,便开始组建一个统合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外交、军事等各方面综合机构,即安保局。安倍首任内阁时,谷内担任外务省事务次官,他促成安倍访华,当时被认为是结束小泉时代中日紧张关系的破冰之旅。安倍第二次出任首相后,请在大学任教授的谷内再次出山,被任命为内阁官房长官,事实上成为安倍最高外交顾问。谷内声称:“中国是战略性外交的一大对象,对本世纪的日本外交而言,如何同中国交往是最大课题。”
战后日本关于二战战争历史有三个“谈话”较为重要,即“宫泽谈话”、“河野谈话”和“村山谈话”,被认为是代表战后日本历届政府历史认知的三个支柱,尤以二十年前的“村山谈话”最为著名,对日本殖民统治和侵略深切反省和道歉。此后,这一谈话精神得到历届日本政府继承。如今距战争结束七十年,现任首相安倍“谈话”,是否能真诚道歉成为外界关注焦点。八月十四日,他在发表的战后七十周年谈话中,仅以回顾历届内阁历史认识立场的方式间接提及“反省”、“侵略”、“道歉”、“殖民统治”等关键词眼,被认为避免直接表明道歉,是在玩文字游戏,他更宣称战后出生的日本人不应背负“谢罪的宿命”。
安倍道歉表述不明确
安倍是这么运用“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字眼的,他说:“决不能再次出现战争的惨祸。事变、侵略、战争……绝不应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必须建设一个永远告别殖民统治、尊重所有民族自决权的世界。”显然,这里并没有说是日本侵略了别人,也没说是谁遭受了侵略。这符合安倍的公开观点,即“侵略没有定义”。
他在谈话中,也使用了“反省”和“道歉”的词:“对于在此前大战中的所为,我国已经多次表达过痛切反省和由衷歉意。为将此付诸实际行动,战后日本一直在与亚洲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台湾、韩国、中国等邻居共同铭记苦难历史,为和平及繁荣而尽力。”不说他将“台湾”、“中国”并提的用意,“安倍谈话”中,道歉的对象是谁?又为何道歉?表述不明确。
八月十五日,在日本举行的战败日追悼活动上,安倍致辞时只提及“不再重复战争悲剧”,没提及“对亚洲的加害和反省”。是日,七十名国会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安倍虽没参拜,但仍以自民党总裁的名义,自费向靖国神社献上被称为“玉串料”的祭祀费。与安倍的举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明仁天皇在追悼仪式上,对二战表示“深刻反省”。这是明仁天皇在“八·一五”追悼式上首次使用“深刻反省”一词,有分析称,这是对安倍的某种“敲打”。
“安倍谈话”一出炉就受到中方几乎所有媒体的口诛笔伐,指出他对战争和历史道歉反省以及改善中日关系毫无诚意。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连夜向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表明中方严正立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和亚洲受害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日本理应向受害国人民作出诚挚道歉,干净彻底与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切割,而不应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作任何遮掩。中国空军是日组织多型飞机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飞出第一岛链一千余公里,威慑之意不言而喻。
安倍为什么态度如此暧昧?有北京学者认为,根子在于安倍的思想体系令他在历史问题上始终很纠结。他的思想体系来自:一是安倍出生于日本山口县,这是日本出产首相最多的县之一。很多从这里出的日本首相都有劣迹和战争罪行。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也是对中日邦交正常化有负面影响的。二是安倍成长后,身边智囊人物和专家学者有右翼倾向,安倍的一些言论来自他们的观点。
安倍是典型的右翼分子,其继承的是他的外祖父、老右翼政客岸信介的历史认知立场,他骨子里是个等级主义者、民族优越论者,这是即使“安倍谈话”中写入了侵略、道歉等词,也无法掩盖的。这次谈话再次证明了安倍真的是一位傲慢的右翼政客的后代。
北京时政评论家、日本问题专家马立诚,八月十六日接受亚洲周刊访问时说:“安倍首相谈话,包含了‘侵略’、‘殖民统治’、‘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这几个关键词,并表示坚持村山内阁对于战争的反省和道歉的立场。这一点,出乎很多人意料。实事求是地说,比起安倍前一阶段的态度,相比他过去说的‘侵略未定’,这是一个突破和进步。这是安倍对日本国内人士的呼声以及中国、韩国的要求的正面响应,对于改善中日关系走出低谷,实现习近平和安倍第三次会晤,发挥积极作用。对此,应该实事求是予以肯定。但他的讲话中的几个关键词,有的采用了间接的表达方法,比如关于‘侵略’的表达,就就给人模糊感觉,在诚意方面与村山谈话有距离,令人遗憾。因此,很多中国人批评安倍遮遮掩掩,也是可以理解的。”
上海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胡令远认为,“安倍谈话”在玩弄文字游戏,态度不够真诚,是综合国内外压力考虑下的产物。不过,安倍“谈话”还是带来一定的客观效果。毕竟从总体上继承了“村山谈话”的关键词,以内阁决议的形式发表。这样,日本在战后五十周年、六十周年、七十周年各有一次首相谈话,以后的日本右翼政客想要另起炉灶,否定侵略历史就比较困难了。
高原明生等人合着的新书《日中关系四十年史(一九七零│二零一二)》,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推出。这套丛书被视为日本国内近四十年中日关系研究的集大成者。高原明生是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委员兼日方秘书长、东京财团高级研究员、东京大学法学政治学研究科教授。高原明生接受亚洲周刊采访时说:“日本和中国是无法分开的邻居,是世界的第二位和第三位经济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不但互惠两国国民,对全世界人们的和平与繁荣也极其重要。其实,两国国民现在即使相互抱有感情上的对立,同时又理性的深刻理解日中关系的重要性。两国政治家和有识之士以及企业家们,应当郑重倾听那些呼声,为子孙万代,承担起改善日中关系的义务,那就从探明事实的真相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