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分类 News
News 时政评谈
来源:《亚洲周刊》2019年36期文/潘怀安 林沛理的脸书专页《Exposed》导语:香港评论家林沛理用英文在脸书批判英美媒体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认为世人若想认识真正的中国,就要打倒美国的新闻霸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美国的新闻霸权是千里之堤,林沛理的脸书专页《Exposed》就是堤下一个小小的蚁穴,颠覆英文媒体一言堂。趁前人未说我先说——这是写评论的一大乐趣;看前人未说他先说——这是读林沛理评论的最大乐趣。香港回归十週年,香港评论家林沛理(Perry Lam)以《香港,你还剩下多少》一书提出批评,说九七后港人享受到的自由不减,但主观上却觉得越来越不自由,有一种「sense of diminishing freedom」。这种挥之不去的感觉若不加疏导和纠正,会成为管治香港的计时炸弹。要了解香港今日的乱局,这本书不得不读。如今香港电影业奄奄一息,香港电影名存实亡。早在二零一一年,林沛理在《英雄不再——消失中的香港电影》(Once A Hero - The Vanishing Hong Kong Cinema)一书已有论及。这是林沛理目前为止唯一用英文写的书,在香港已不容易买到,却是多家外国大学的亚洲电影与后殖民研究课程的指定读物。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八月五日的记者会上,提及不断升级的暴力和破坏行为,「这种有人形容为玉石俱焚的做法,会将香港推上一条不归路」。这说法对《亚洲週...
发布时间: 2019 - 09 - 17
浏览次数:16
来源:《凤凰新闻》20190825本文撰稿为《之我精神导论》作者 (注:之我或灵魂之我——灵魂之王、灵魂的主宰、灵魂的主人、哲学之我或哲学层次的我。)韩国22日(2019年8月)宣布,不再续签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因为继续这一协定“不符合韩国的国家利益”。之前,韩日因历史问题扩大到经贸领域的尖锐对立,已经令两国关系降至“建交以来最差水平”。这一次韩媒形容,韩日矛盾陷入“无法预测”的坏境地。文在寅政府的强硬举动相当出乎外界意料。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2日听到消息时满脸沉重,外相河野太郎则亲自向韩国驻日大使南官杓提出抗议。废弃协定也给美日韩军事合作蒙上阴影。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伯格日前在东京警告,协助抵制朝鲜和中国“威胁”的亚洲同盟只要出现一点裂痕,都很令人担心……其实,可以预见,自1945年以后的百年之际,即2045年前后,日韩或中日之间必有一战,因为那时的美国已经衰退,它不得不撤出亚太,当日韩或中日直接面对面处理现实与历史的时候,那蓄积了百年的民族积怨和怒气一定需要释放,而钓鱼岛和独岛将会是战争的引子。从这个意义上解读,韩日之间,尤其是中日之间的战争并没有了结。为什么呢,因为国共两方忙于内战,再加当时中国没什么话语权,中日战争的收场是草率而敷衍的。话说,战争的引子并不完全取决于那巴掌大的小岛,而是双方都有引发战争的精神状态积淀,尤其是这个积淀囊括了——国家、民间、政府及民族...
发布时间: 2019 - 09 - 17
浏览次数:11
来源:《多维》特约撰稿人:黄德北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战已经打响,这场美国发动的贸易战甚至已扩展至封杀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科技战,未来是否会出现全面的「新冷战」?值此全球巨变前夕,台湾会抱持何种立场,不但关系台湾的未来发展,还可能在中美对峙过程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台湾人民与领导者应该慎思现实处境与未来走向。民进党的策略与困局当前全球政经局势因为中美之间的对峙,让人非常担忧未来将会岀现何种变化。但蔡英文为了保有自己的政治权力,仍然坚持与大陆对抗的路线,不惜将台湾带入空前未有的险局中。这种为获取权力而不择利手段的做法,在此次民进党初选中可见端倪。同时,为了掩饰自己无法解决两岸僵局以及内政短板的困境,蔡英文不断打激化两岸关系之牌,除了通过修法、吓阻与惩戒等方式来紧缩两岸人民的交流互动外,更频频对美国送秋波,不惜沦为美国制衡中国的棋子。虽然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已经出现危机,但由于长期受到李登辉与民进党去中国化及反共、反中意识形态的灌输,部分台湾民众对于当前中美紧张关系,反而抱持乐观态度期盼中美对抗能带给台湾更大的国际空间。这样的想法未能考虑到如果恢复冷战局面,台湾将倒退到肃杀的政治氛围与紧张的两岸关系中,给台湾带来空前的灾难。台湾如何面对当前变局面对变局,国民党的总统候选人基本上采取依达于大陆与美国两强之间的立场,避免得罪任何一方。如郭台铭在分析中美贸易战时,就提出要发挥台湾优势,让「台湾获利、美...
发布时间: 2019 - 08 - 31
浏览次数:33
来源:《多维》2019年7月刊文/尹川导语:技术垄断时代营造了一种假象,即科学是一些事物的最终检验标准,无法被量化和证实的感观和信仰都被判为「可疑」。 自由是当代的主题词之一,我们经常谈论它,并认为自己比以往时代的人们更多地拥有它。但这也许只是一种美好的幻觉。想想以下这些你熟悉的场景:使用各类APP在网上导航、约车、叫外卖或与亲人朋友聊天,当你认为自己轻松地运用技术掌控生活的时候,其实有多少决定是由你自己做出的?你喜欢什么,打算做什么,与哪些朋友更亲密,这些问题都因技术的介入而发生改变。然而更大的隐患则在于,我们对于时刻暴露在网络数据流这件事情常常缺乏自觉,而技术则通过它们变得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个喜闻乐见的话题,但我们这里要讲的是另一个故事。虽然我们从技术普及中受益,但同时,我们也会付出不成比例的代价。在上迹这些场景中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对生活的自主权正不知不觉被技术所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技术具有两重性,这并非新近的发现。柏拉图( Plato)的《斐德罗篇》中埃及法老塔姆斯( Thamus)与友人特乌斯( Theuth)的争论,是早期关于这一话题的经典文献之一。特鸟斯发明了文字,并高兴地认为这项文明有助于增强记忆和智慧。而塔姆斯则提醒他,文字可能包含反面的功能:它使人对文字符号产生依赖,从而忽略事物本身,有可能使人们记忆力衰退,并把掌握信息误以为...
发布时间: 2019 - 08 - 30
浏览次数:23
来源:《多维》2019年7月刊文/李明通康熙帝诏令宫廷画师绘制的《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大海中海岛林立,船队一望无际,与史书上记载施琅率200多艘战船攻台大致吻合。康熙之所以收复台湾,表面上看是「靖边患」,消除台湾郑氏对东南沿海的威胁,实质上还在于根除台湾这块最后的反清复明基地。清政府上至阁部下至福建前线,绝大多数官员对台湾的认知也仅限于此,至于收复台湾如何善后,从未纳入议程。当台湾郑氏投降后,清政府首先面对的问题并非如何治理台湾,而是台湾的弃留。弃留之争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二十六日,负责收复台湾的施琅在攻克澎湖以后,即在向康熙报捷的《飞报大捷疏》中提出台湾的弃留问题:「二穴(台丶澎)克扫之后,或去或留,臣不敢自专。合请皇上睿夺,或遴差内大臣一员来闽,与督臣商酌主裁,或谕令督抚二臣会议定夺,俾臣得以遵行。」随后,施琅又连续三次上疏谈及台湾弃留,将这一问题摆上了台面,也拉开了台湾弃留之争。在康熙看来,收复台湾只是「靖边患」,至于台湾,对当时清朝这个以骑射起家的陆权国家来说,本身则是「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如何处置无足轻重。部分官员则投康熙所好,提出台湾「海外丸泥,不足为中国加广;裸体文身之番,不足与共守;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主张放弃台湾,将台湾汉民全部迁居内地,形成弃台派。以福建巡抚金鋐为代表的地方官吏也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财赋...
发布时间: 2019 - 08 - 30
浏览次数:37
文/韩十洲        从五四六四,再到开满凤凰花的毕业季,5月至7月一直是属于年轻人的时节。如果绘制一张关于年轻人声量的年度曲线图,在这时间段内可以看出一个小高峰:年轻人的焦虑屡屡成为社会讨论的话题,这种不知未来的困惑,让处在时代岔口上的年轻人,如迷途羔羊一般掘寻不到出路及安身立命之所。        世界局势的快速变迁,科技的快速发展对拥有维特( Werther)那样烦恼敏感的年轻人来说谈不上是美好的。虽然这是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会遭遇的结构性重复,但是,也会因时代的不同涌现新特点,进入新次元,而且随着复杂度的不同,量变会造成质变。「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建构新秩序的时代下,如何在变动的时代中,成为一个能解决问题的「Hardcore」(硬核)新青年?        建构新秩序的新时代        国际局势的种种迹象可以证明,当下这个时代正在发生「宽幅震荡」,既是全球性的,又是「长时段」的,也是认识论和精神上的。身处于现世的人们包括青年一代正在经历一个剧烈的转换期,一直到新的次元被认识到并被整合建造成        更有包容性也就是更高阶的新秩序才告完成。 ...
发布时间: 2019 - 08 - 30
浏览次数:31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