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新闻》2021年4月22日文/剑锋抗战时期,我国军民付出了高达1200万人伤亡的代价,最终在中国的大陆战场上拖住了日军,为同盟国最后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众所周知,其实在整个十四年抗战期间,我国军队一直是败多胜少,但是就算是失败,也会让日军付出沉重的代价,其实在1943年,日军甚至有可能顺江而上攻破重庆,而恰恰在此时,中国军队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曲抗敌的战歌,这就是著名的石牌保卫战。石牌,这个地名大概许多人都十分的不熟悉,没错,它也的确是个小地方,只是在宜昌上游二十公里左右的一座小村庄。但是说起它的地理位置,则是十分重要,它是长江的咽喉,控制着长江的改道,也是长江湍急的上游和平缓的中游的分界线,而且长江在此处拐了个弯,过了这个弯,就可以长驱直入拿下蜀地,从石牌直达秭归,再从秭归冲向重庆,一路再无天险可守,因此在战时,此地就是蜀地性命攸关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抗战时期,丢了南京和武汉以后,国民政府的首都已经搬迁到了重庆。如果石牌丢了,那么重庆也会在数月之内成为一座无法防御的死地。1940年5月,日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到达了长江的中段,中游城市宜昌,中国军队在宜昌陷落后,曾经组织大规模反击,但是无济于事,武器装备太差,兵员的训练程度也远远不如日军,因此对宜昌的反击失败了。不仅如此,日军还趁势巩固了宜昌周边区域,使宜昌彻底成为了自己的地盘,而下一步,日军准备攻略的地点,...
发布时间:
2022
-
02
-
03
浏览次数:15
来源:凤凰新闻20210527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叫廖素丹的寡妇写信给中央,询问丈夫潘文郁牺牲时在党内的工作情况。他的丈夫名叫潘文郁,曾经担任张学良机要秘书,被张学良称为老师,却1935年3月3日黄昏,因涉嫌通共,被国民党特务枪杀于武汉。在潘文郁被捕的时候,他的妻子廖素丹带着两个孩子逃回了湖南老家,得知丈夫被枪毙的消息,当即吐血昏厥,不顾他人劝阻,连夜赶往武汉收尸。张学良自知无法面对廖素丹,就派副官转告廖素丹,潘文郁的尸首已被南京来人收去了,为了表达自己的亏欠,赠给廖素丹一笔钱,让她回老家抚养儿子。张学良潘文郁是一个身份很复杂的人,廖素丹知道丈夫是为中共秘密工作的,所以才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的,因此才在建国后给中央写信,打听丈夫的具体身份。然而,廖素丹却迟迟没有接到回信,一直到1950年,廖素丹从中共湖北省委那里接到通知,党组织安排廖素丹到湖北省保育院托儿所工作。这让廖素丹十分迷惑,她不但没有搞清楚丈夫的真实身份,更困惑是哪个组织安排了她的工作,一切都成了谜。后来,潘文郁因为有过脱党的历史,被有关部门误认为“叛徒”,廖素丹也因此受到牵连,一度得了半身不遂的毛病,最终得了重症。在她去世之前,两个儿子守在床边,问她父亲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为何去世这么多年连个消息都没有?廖素丹告诉儿子们,当年她跟随他们的爸爸潘文郁一起为党工作,最后也是为党牺牲的,但是到底为党的哪级组织工作,她也不清楚,因为丈...
发布时间:
2021
-
11
-
22
浏览次数:27
来源:凤凰新闻20211005到威海旅游,刘公岛是必须要去的,因为它不仅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威海最具标志性的海岛,除了迷人的海岛风情之外,它还是我国唯一的海上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7%)、是我国唯一拥有野生鹿群的海岛,是威海的天然屏障,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更因为它是甲午海战的发生地,岛上有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等甲午战争遗址。岛上有很多炮台,比如东泓炮台、迎门洞炮台、南嘴炮台、旗顶山炮台、公所后炮台、黄岛炮台等,这些炮台基本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修缮,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炮台,一个是最东边的东泓炮台,一个是最西端的黄岛炮台。东泓炮台恢复了大炮,原来的营房建成了博物馆,全面介绍了当时北洋海军的生活状况;而黄岛炮台除了炮台之外,还因为国帜三易的事件而令人印象深刻,黄岛原来设有24公分口径的平射炮四门、6公分口径的行营炮两门,现在保存有四座炮位、兵舍与坑道。黄岛因岛上的岩土呈米黄色而得名,它原是一座离岛,退潮的时候与刘公岛相连,涨潮的时候则是独立的海岛,清代之前称之为望台岛。1889年,北洋护军统领张文宣率将士将黄岛与刘公岛之间的浅滩填石筑路,加固形成了一道挡浪堤,与刘公岛相连,又在挡浪堤南的小海湾修筑了用来停泊和维修小型舰艇的麻井子船坞。黄岛上除了炮台之外,最出名的其实是国帜三易事件,据同行的工作人员单小姐介绍, 甲午战争结束后,威海...
发布时间:
2021
-
11
-
19
浏览次数:18
来源:凤凰新闻20211021从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在中国人民14年抗战中,无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跟日军斗争,甚至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牺牲的革命烈士中不乏有高级将领,比如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国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国军第3军军长唐淮源、东北抗联第1路军总司令杨靖宇等。但是有一位牺牲的高级将领最特殊,蒋介石下令不惜代价从日军手中抢回遗体,并举行国葬;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纷纷向他题词纪念;围剿他的日军为了表达尊敬停止轰炸一天。张自忠将军能享受如此高规格礼遇的将领,找不出第二个。这位特殊的将领就是国军第5战区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是14年抗日战争中战死沙场级别最高的中国将领。张自忠于1891年出生在山东聊城市临清市的一个官宦家庭,父亲张树桂曾是赣榆县(今江苏连云港赣榆区)五品知县。在他20岁时正值辛亥革命爆发,开始接触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并秘密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从此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革命之路。纵观张自忠上将的革命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与日军作斗争,他曾说:打仗就会有伤亡,人总是要死的,多活20年少活20年转眼就过去了,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由此可见张自忠与日军斗争的坚强意志。29军:剧照第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自忠在喜峰口与日军作战,独撑华北战局;张自忠第一次与日军作战还是在1933年的喜峰口战役中,当...
发布时间:
2021
-
11
-
17
浏览次数:6
来源:夜光杯20211010文/陶斯亮本文作者我大哥石来发是一个苦命孩子。他是湖南革命烈士夏明震的遗腹子,英勇就义的蔡协民的继子,一位石姓农民的养子。在党的早期革命家生涯中,这样的子女境况并不少见。话转正题,我大哥家有几个姓?比较复杂,在他众多儿子、孙子、重孙辈中,有的姓石,有的姓蔡,如今又多了个“复姓”——石夏。原先从没获得泽被的大哥一家,如今却要肩负三位父亲的宗族传承,真够难为他们了! 长话短说 我母亲曾志与石来发的故事,说来也漫长,回溯有93年之久。母亲早在1999年出版的《一个革命的幸存者》中已有记述:“这个孩子被石连长夫妇抚养成人,取名石来发。石连长去世后,来发继承了石家香火,植根井冈山。至于石来发苦难的经历,他如何能在以后的腥风血雨中生存下来?井冈山人民对他有怎样的大恩大德?他为何不来广州与我共同生活?‘文化大革命’中他的遭遇,以及他为何至今还是一个农民?这些需要另一本书才能写清楚。”现在,这本“书”由我的侄子和侄孙子完成了,他们讲了两千多场红色家史,听众达百万人次,那血泪家史感动了无数的听众。今年9月28日本文作者与侄子、侄孙子、侄重孙女合影于北京家中 生于劫难 我母亲是参加湘南暴动后跟朱老总上的井冈山。这之前她已经与夏明震结为夫妻。夏明震时任郴州中心县委书...
发布时间:
2021
-
11
-
08
浏览次数:7
来源:《今日头条》20210830前言对于一个打入敌人内部的特工来说,其身份信息是绝对保密的东西,一旦其身份被察觉,那之前做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了。在党史中,曾经就发生过一件特别惊险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在国共即将展开内战的时候,美国不想国共展开全面争斗,于是就派遣了退役的五星上将马歇尔,来到中国进行调和。有一天,周总理经过几个通宵的高强度工作之后,踏上了马歇尔的专机,一同去南京,在飞机上,极度劳累的周总理靠在飞机内侧,想休息一会,却没想到打了个盹。这都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当总理下飞机的时候,发现自己随身带着的笔记本遗落在了飞机上。 图|周恩来当时这本随身的笔记本,那上面都是些日常的信息,并没有什么作用,但唯独有一个很重要的情报——就是那上面有安插在国民党内部的高级特工熊向晖(huī)的信息。周恩来立即通过情报网,让熊向晖偷偷前来相见。深夜,一见到熊向晖的时候,周恩来就说:“你的身份可能暴露了!”然后总理把飞机上的事情和熊向晖说了一下,然后他有些懊恼地说道:“怪我!我睡了这个觉,然后不小心把衬衣口袋的小本子掉了出去,虽然那上面只写了一个‘熊’字,但是那个特使马歇尔如果调查了,恐怕很快就会查到你身上了!”熊向晖听后,虽然也惊出了一身冷汗,但是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为党和人民,我不怕死!” 图|熊向晖周恩来说道:“情况或许没有那么糟糕,我已经做了安排,这几天你要先借工...
发布时间:
2021
-
09
-
25
浏览次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