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信报》 2014年6月21日/22日林伊Question1:什么是逊尼派和什叶派?逊尼(sunni)和什叶(shia)是伊斯兰教两个主要派系,分裂历史可追溯至伊斯兰教创教的年代。穆罕穆德先知在公元7世纪左右创立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广泛传播:在他死后,伊斯兰教的领导者“伊玛目”(Imam)都是其亲属继任,直到他的女婿、第4任继承者阿里(Ali ibn Abi Talib)逝世,全体穆斯林(又叫“乌玛”,Ummah)就为谁应继承“伊玛目”而闹分歧。伊斯兰教因而分裂成两大派系:逊尼派主张“伊玛目”仅是清真寺中的领祷者,重要的是维持《可兰经》的教义和圣训所订的制度和教法(Shari'a);什叶派则着重穆罕默德的传承,只有穆罕默德的后裔方有成为“伊玛目”的资格。Question2:伊斯兰国家的派系分布如何?伊拉克又以哪个派系为主?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资料,现今世界上大部分穆斯林都属于逊尼派,他们广泛分布在非洲(尤其北非)、东南亚、中东、中亚的伊斯兰国家;而什叶派仅占穆斯林总人口不足两成,但他们在伊拉克和伊朗两国都是多数派,...
发布时间:
2014
-
06
-
24
浏览次数:1424
转自《信报》 2014年6月21日/22日施纯港由什叶派回教徒主政的伊拉克,收到逊尼派极端武装分子南下攻击,有直捣首都巴格达之势。有分析指这延续了两个回教派系1400年的仇恨,加上殖民地时代尾声,英法等列强强行划定国界,“一国两派”的情况在中东不少国家出现,少数派别受到排挤未能获取经济及政治少的平等待遇,加深了社会裂痕,形成政治计时炸弹,一旦引爆,可以席卷整个中东,危及全球石油供应,可能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黑天鹅。中国油耗六成进口 中东乱影响大除了教义上的分歧,两派对石油资源上的控制权,亦存在重大的利益矛盾。附【表】可见中东区内的主要产油国除两伊外,均由逊尼派政府所控制,什叶派在不少油国的人口只占少数。属逊尼派的主要产油国沙地阿拉伯,虽然一方面与极端武装分子划清界限,但另一方面亦指伊拉克现政府排他政策市引发次危机的主因。沙地并表明反对美国空袭武装分子,认为此举会伤及无辜的伊拉克人,很明显,沙地是希望藉今次危机,重新平衡逊尼派与什叶派在伊拉克的政治地位。由于中东是国际原油的出口地,若两派的争斗影响到整个中东的石油供应,将对颇为依赖中东时候的亚洲与中国打击甚深。中国经理多年的经济腾飞,这座世界工厂的原油需求已远远超过本土的石油产量,须依赖进口【图】。目前内地进口依存度已达58%,去年每天进口原油560万桶,超越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根据中国...
发布时间:
2014
-
06
-
24
浏览次数:1315
转自《信报》 2014年6月21日/22日《“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发表后,各方提出讨论的关键议题,是《白皮书》再度确认以前中央官员不同人在不同场合所说的:中央对香港拥有全面管治权,特却享有的高度自治权不是完全自治,也不是分权,而是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务管理权。郑赤琰 中文大学前政治系主任、华人学术网络成员这种说法是否完全符合《基本法》?回归主权十七年来,不断有人认为香港拥有自治权,本身便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力,对这个异议,《白皮书》直截了当说明除了中央授予的权力外,香港本身没有“剩余”权力,《基本法》写的“高度自治”不是绝对的“自治”,既非“绝对”,也就没有地方可与中央等(或对抗)而不受理的权力。厘清“国家行为”案件《白皮书》有关“自治”的说明,大律师公会大有异议,他们发表声明,指《白皮书》把法官和司法人员视为“治港者”和“爱国”的说法,他们不能接受;他们的说法是,不应视法官为“...
发布时间:
2014
-
06
-
24
浏览次数:1469
转自《信报》 2014年6月21日/22日张新墨 北京资深媒体人、财经专栏作家世界杯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这似乎很少有人质疑。举办世界杯可以拉动旅游,刺激消费。餐厅、酒吧、航空公司、酒店等等都可以从中分得一杯羹。在中国,世界杯也是商家促销的大好时机。举个例子:巴西世界杯开模在即,不少网店都在推销提神醒脑的药品和食品,为熬夜挑灯观战的球迷们大气。多家网店主均表示在过去一周,销量比上月涨了至少三成。在很多人的眼里,世界杯肯定是一块金,否则那么多国家干嘛要睁着举办呢?但是,还是有研究人员和经济学家对世界杯能带来经济收益的论断持否定态度,他们甚至认为,世界杯会拉低生育率。原因是,大家都去看世界杯了,迟到、早退、请假、辞职的情况增多,大家的总体工作时间下降、工作热情减低、工作效率变差。这样一来,必然拖累整个经济体的效率。02世界杯中国损失35亿2002年日韩世界杯,也是中国唯一一次进入世界杯的决赛。北京安邦咨询公司发表了一份粗略的估计报告称:看世界杯不仅没赚钱,反而给中国带来了35亿元人民币(下同)的损失。安邦公司研究总部策略分析师陈功介绍了他们的分析方法:中国目前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总量大约为10万亿元,全国每年的工作时间数大约是2000个小时,每个小时的价值是50亿元。考虑到观看比赛的观众集中在城市,并且有一部分人不看世界杯,予以一个0.7的调整,得出损失有70亿元左右,在世界杯期...
发布时间:
2014
-
06
-
24
浏览次数:1494
转载 《参考消息》2014年6月4日据参考消息6月4日报道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27日文章】题:亚洲的未来:G2还是冷战?(作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几年前,人们还热衷于用G2(两国集团)来描述中美关系,有人甚至称之为“中美国”(Chimerica),这都指向中美两国在经济上高度互相依赖的局面。无论是自由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很多人相信这种局面会有助于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今天的局面似乎显示着两国关系越来越向冷战状态迈进。尽管中国和美国之间并没有多少直接的地缘政治利益竞争,但在东海和南海等问题上,美国“旗帜鲜明”地站在其盟友的一方。中国就觉得美国不中立,在美国的“我的盟友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的态度下,中美关系必然恶化。无论是战争还是冷战都是地缘政治的产物,这种情况数千年不变。今天的中国和美国尽管有高度的经济依赖关系,但在地缘政治利益之争面前,经济上的高度依赖很难支撑亚洲和平的局面。亚洲能否和平,取决于中美两国对自身地缘政治利益的认知和调整。今天中美关系的紧张有很多具体的原因,但核心都是地缘政治利益。正是地缘政治的回归,促成了这个紧张局面的产生。这就需要我们看看亚洲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亚洲地缘政治是西方塑造现在亚洲国家所面临的地缘政治,是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塑...
发布时间:
2014
-
06
-
05
浏览次数:1245
转自《亚洲周刊》 1/6/2014作者:邱立本战争阴影盖不住国内阶级矛盾。胡志明与毛泽东的诗都要超越历史,鞭策中越找到更好的答案。胡志明是越南和中国的桥梁。这位越南国父於一九六九年去世前,还念念不忘中国与苏联的争斗,带来全球共产党运动的裂痕。他曾经对周恩来说,苏联和中国就像大哥哥与大姐姐,彼此交恶,只会让越南等小老弟痛苦不堪。胡志明的思想资源和气质,其实都是和中国息息相关。他自小熟读汉家诗书,汉语官话说得好,带着粤腔,而他的广东话更是流利。他和中共的领导人都熟悉,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都有交情。但他最熟悉的当然是中共派往协助他抗法战争的大将陈赓,这位黄埔一期的毕业生曾经救过蒋介石一命,但后来却成为中共的一员猛将。他在一九五零年的越共抗法战争中,高奏凯歌。胡志明写了一首汉诗给他,内有“义兵壮气吞牛斗,誓灭豺狼侵略军”的诗句,豪情万丈,让人动容。但革命与诗,都要面对历史的讽刺。胡志明当时赞扬中共的诗句,却成为越南今天指控中国侵犯领海主权的内容。他和中国的深厚渊源,其实可以化解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但他死得早,没能阻止中越在一九七九年的兵戎相见,也未能预见今天陷于战争边缘的中越关系。越南的国家竞争力,在东南亚地区都是名列前茅。它近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极快,都建基于它拥有近一亿人口的丰沛人力资源,也因为它的识字率奇高,可说没有文盲,劳工的...
发布时间:
2014
-
06
-
04
浏览次数: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