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明报月刊》2018年5月文/曹景行春暖花开,一百七十位年逾花甲的上海朋友包乘了四部旅游大巴,一早五点就离开上海,前往五六百公里外的安徽黄山。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并非黄山景区,而是五十年前曾经的家,今天被称为东黄山风景区的黄山茶林场。他们和我一样,都是当年下乡的上海知识青年,先后来到这个农场的「五七连队」种水稻。很遗憾,我无法参加「下乡五十周年纪念之旅」,只能跟随着他们不断用手机发送的图片和视频再次重回故地。「五七连队」原址的大片土地上,如今只剩下两栋孤零零的破旧房子;靠公路那面牆上的毛泽东像宣传画还斑驳可见,作画的「老五七」朱政惠(后为上海的大学教授)却已经去世四年多了。就连旧房和残墙也都到了时间的尽头,农地中间新埋入的一块大石上刻着「东黄山国际小镇」工程奠基的字样,时间为去年底。早先我们竖起「农业学大寨」标语的地坎上,现在换成了「北京城建集团」一排大字。事过情迁,谁不感慨万千!我在微信上说:「五十年前流汗流血流泪的地方,再看一眼作为告别;明天这儿就要换上新颜,却不会再让我们留恋。」黄山茶林场也变得认不出了,今天的欧洲城堡式度假区最靠外那栋别墅,原先正是我成家后住了三年的小平房。看着「老五七」照片中一张张带着岁月沧桑的笑脸,我在手机上对他们说:「那时我们二十,今天我们七十;那时我们带去了灼热的青春,今天仍能触摸到余温。不知还能再去几次,也不知旧日的痕迹还能残留多久,也许就把今...
发布时间:
2018
-
06
-
09
浏览次数:314
来源:《明报月刊》2018年5月文/黎蜗藤今年是日本明治维新一百五十周年。一百五十年前,没有多少人料到短短二十多年后,蕞尔小国日本就能在甲午战争中战胜庞然大物的老大帝国;再过十年,日本又战胜俄罗斯,近代史上黄种人第一次战胜白种人。十九世纪中叶,中日几乎同时被西方强权打开国门。其后,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又几乎同时进行。为何弱小的日本能先崛起,强大的中国却长期积弱?这个无论对历史学界还是普罗大众都是很有意思的问题,当然可从不同角度与层面分析。但两国国运的交叉点在甲午战争,其决定性战场是海战,日本海军战胜中国是日强中弱的最直接原因。因此,不妨把视点简化为:中日海军几乎同时现代化,为何日本能战胜中国?笔者认为,中日由于地理与历史之故,对海洋抱有不同态度,进而影响了双方在海军近代化建设上的思路,乃是重要原因。对海洋抱有不同态度传统上,中国的核心是远离海洋的中原与关中,大部分土地都连为一体,汉人又是农耕民族,海洋在政治、国内交通与经济生活都不占重要位置。对日本来说,海洋就重要得多:日本人虽然也以农耕为主,但日本既在岛上,本州岛又多山,平原离散地分布在沿海,以致即便在本岛内海岛的交通,海路也比陆路更方便;更不提在海岛之间的交通及到朝鲜都需要经海路了。地理属性已决定了中日对海洋态度的差异。当然,差异并非一成不变。因陆上丝绸之路被西夏阻隔及其后丧失半壁江山,宋朝鼓励国民海外贸易,中国航海进...
发布时间:
2018
-
06
-
06
浏览次数:386
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5月6日文/笔锋从中兴事件到美在台协会派驻陆战队,都显示中美关系进入「后基辛格时代」。一九七二年《上海公报》的共识与承诺,被逐渐破坏。特朗普的谋士都是仇华派,要打台湾牌来压制中国崛起。 中美关系现在正面临一个关键的时刻,进入了一个「后基辛格时代」,也就是过去四十多年以来的基辛格主义与政策,支撑起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框架与基本假设,都在逐渐消逝,乃至于名存实亡,而中美双方都不去正面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中美在「后基辛格时代」的博弈,挥别了昔日的游戏规则,进入一个灰色的混沌状态。一九七一年,基辛格两度访华,并与周恩来与毛泽东见面,为后来总统尼克逊访华铺路,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最后中美建交。近半个世纪,中美关系基础就是一九七二年双方所订立的《上海公报》,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说法,被视为美国支持中国国家统一,反对台独的重要支撑。这在冷战年代,为中美双方的融冰,奠下重要的基础。《上海公报》还指出,美国「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著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这也导致美国在五十年代与台北所签订的《中美协防条约》失效...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3
浏览次数:564
来源:《明报月刊》2018年5月文/马玲特朗普真想打贸易战吗?未必!这个久经沙场的商人总统,很会玩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商场诈术,如今他把自己这套老奸巨猾的手法搬到政治领域来,就变成了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谋略」。但他没想到,美国出牌后,中国这次出奇强硬,不惜场上比拳,你打我一拳,我立刻还拳回去,而且是同样的力度。几招打下来,中国不但没退缩,而且还信誓旦旦放言:「奉陪到底!」过去,美国一直认为中国是很要面子的国家,中国的性格和心理「含蓄」,关键时刻都会「畏惧」美国三分,最后往往是中国让步。本来,美国指望关税恫吓后中国会出面谈判「拿钱消灾」,让贸易战在美国的控制下消于无形。但是这次不同,不仅表现出不妥协不让步,居然公开透露根本没跟美国就此谈判,结果让美国很没面子,也让特朗普下不了台。期间发生了这样一段插曲:特朗普四月八日突然发推特:「习近平主席和我将永远是朋友,无论我们的贸易争端如何。中国将取消贸易壁垒,因为这是正确的做法。税收将会变为互惠,中美将会在知识产权上达成协议。两国都会有伟大未来!」当然,中国更不愿打贸易战。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对美国退让,但习近平在四月十日博鳌亚洲论坛二○一八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提出来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让人感觉很有针对性,所以有不少解读认为,这是冲着美国发起的贸易战而做的姿态。习近平所言中国改革举措主要有如下几点:一、大幅度放宽市场淮入;二、创造更有吸引力...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2
浏览次数:529
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5月6日文/笔锋朝鲜政治强人金正恩宣布停止核试及中远程洲际弹道导弹试验,改为发展经济,获中美领导人赞赏,朝半岛和平向前一步。中国必须确保半岛无核化成功,避免日韩借此发展核武,让中国周围布满核武国家。朝鲜半岛进入了「巨大变化」的周期,几个月前被国际社会视为「鲁莽独裁者」的朝鲜政治强人金正恩正是这个变局的主导者。在朝韩首脑和朝美峰会举行前夕,金正恩召开朝鲜劳动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宣布朝鲜停止所有核试验和中远程洲际弹道导弹试验,并关闭和拆除北方核试验场,因为平壤核能力已经「得到验证」。金正恩还宣布,停止核试验后,平壤将全力发展经济。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刻「推特」,称赞金正恩宣布的「大好消息」。北京也表达赞赏,认为这是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重要一步,并表示欢迎平壤将政策重心转到经济建设。韩国当然十分高兴,认为这是为金正恩、文在寅的历史性双边首脑会谈奠定了基础。东亚只有日本表达了审慎的乐观,表示要后续观察。如何评价金正恩的政策转变?从金正恩通过执政党中央全会来宣布停止核试和推动经济建设来看,这位三十四岁的金家王朝继承者已经全面大权在握,无论是前一年推动核试的「战争边缘游戏」,还是今天的停止全面核试验,金正恩都可以「一言九鼎」,收放自如。当然,在此时宣布停止核试验,是要为即将举行的朝韩会谈和朝美会谈奠定良好基础,并为呼吁国际社会停止对平壤的制裁、帮助朝鲜进行经济...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2
浏览次数:462
来源:《明报月刊》2018年5月文/丁果在国际形势的激烈动荡中,东亚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焦点。无论是特朗普拉开的贸易战序幕,还是朝鲜半岛的局势巨变,抑或美台关系的提升,都跟东亚地区有关。毫无疑问,东亚正在逐渐取代中东地区,成为世界局势走向的中心和敏感区。当然,这些风云变幻背后的推手,依然是美国。儘管特朗普宣布不乐意做世界领袖,坚持美国优先,但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还是牵动世界的神经,而他在东亚的出牌,都会让人联想到正在作为世界强权崛起的中国。不过,在中美两大国的角力中,一直被视为是「恶少」的金正恩突然脱颖而出,以四两拨千斤的柔软身段,在外交上精准出击,不但在中美两国博弈中见缝插针,更把陷于国际制裁困境中的自己,一下子打造成炙手可热的「外交明星」,让大国领袖竞相要求会面,其剧情的转折,连荷李活大片都难以相比。连出三招化解战争危局平昌冬奥前,金正恩以「不按牌理出牌」的险招推动核武器的开发,几乎要走到了濒临战争的「边缘」。就在国际社会讨论美国是否动武之际,却突然打出民族主义的奥运牌,让妹妹金与正带领一众高官和美女啦啦队参加奥运,让朝鲜半岛的紧张局面「化险为夷」。随后,他出第二招,韩国斡旋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总统高峰会,一下子从「独裁者」变成战略家,把强硬的特朗普搞晕了,兴高采烈答应赴会。如此一来,国际社会纷纷评论,主导朝鲜半岛局势的中国被「甩了」,金正恩却反其道而行之,把上台后的外访「...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2
浏览次数: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