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多维》2019年7月刊文/李明通康熙帝诏令宫廷画师绘制的《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大海中海岛林立,船队一望无际,与史书上记载施琅率200多艘战船攻台大致吻合。康熙之所以收复台湾,表面上看是「靖边患」,消除台湾郑氏对东南沿海的威胁,实质上还在于根除台湾这块最后的反清复明基地。清政府上至阁部下至福建前线,绝大多数官员对台湾的认知也仅限于此,至于收复台湾如何善后,从未纳入议程。当台湾郑氏投降后,清政府首先面对的问题并非如何治理台湾,而是台湾的弃留。弃留之争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二十六日,负责收复台湾的施琅在攻克澎湖以后,即在向康熙报捷的《飞报大捷疏》中提出台湾的弃留问题:「二穴(台丶澎)克扫之后,或去或留,臣不敢自专。合请皇上睿夺,或遴差内大臣一员来闽,与督臣商酌主裁,或谕令督抚二臣会议定夺,俾臣得以遵行。」随后,施琅又连续三次上疏谈及台湾弃留,将这一问题摆上了台面,也拉开了台湾弃留之争。在康熙看来,收复台湾只是「靖边患」,至于台湾,对当时清朝这个以骑射起家的陆权国家来说,本身则是「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如何处置无足轻重。部分官员则投康熙所好,提出台湾「海外丸泥,不足为中国加广;裸体文身之番,不足与共守;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主张放弃台湾,将台湾汉民全部迁居内地,形成弃台派。以福建巡抚金鋐为代表的地方官吏也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财赋...
发布时间:
2019
-
08
-
30
浏览次数:37
文/韩十洲 从五四六四,再到开满凤凰花的毕业季,5月至7月一直是属于年轻人的时节。如果绘制一张关于年轻人声量的年度曲线图,在这时间段内可以看出一个小高峰:年轻人的焦虑屡屡成为社会讨论的话题,这种不知未来的困惑,让处在时代岔口上的年轻人,如迷途羔羊一般掘寻不到出路及安身立命之所。 世界局势的快速变迁,科技的快速发展对拥有维特( Werther)那样烦恼敏感的年轻人来说谈不上是美好的。虽然这是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会遭遇的结构性重复,但是,也会因时代的不同涌现新特点,进入新次元,而且随着复杂度的不同,量变会造成质变。「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建构新秩序的时代下,如何在变动的时代中,成为一个能解决问题的「Hardcore」(硬核)新青年? 建构新秩序的新时代 国际局势的种种迹象可以证明,当下这个时代正在发生「宽幅震荡」,既是全球性的,又是「长时段」的,也是认识论和精神上的。身处于现世的人们包括青年一代正在经历一个剧烈的转换期,一直到新的次元被认识到并被整合建造成 更有包容性也就是更高阶的新秩序才告完成。 ...
发布时间:
2019
-
08
-
30
浏览次数:31
来源:《凤凰新闻》201908251979年,深圳蛇口南头半岛传来一声爆响。中国境内首个允许外资投资的地方——蛇口工业区,破土而出。从此,山河岁月震动改变。这一改变在40年后尤有余响。它在8月18日中央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文件中,提示着有关深圳、有关中国的莫大奥秘。 1979年蛇口爆破史学家萧冬连在《国史(第十卷)》一书中记录了一段往事。二十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国几乎处于封闭之中,然而世界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发展突飞猛进。“文革”结束后,中国官员走出国门看世界,无不为世界的发展和中国的落后感到震动。 1978年,时任副总理谷牧访问西欧决策层达成了共识:中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外部资源加快自己的发展。于是引进技术和项目的动作轰轰烈烈展开。然而资金状况不遂人愿。引进项目需要国内投资1300亿元人民币,而上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仅有874亿元。即便加上当年15.5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算),仍是不够。经过探索,决策层意识到,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或是解决前述问题的良方,因为可以突破国内偿还能力和资金配套能力不足的限制。 1979年 邓小平参观美国工厂办法有了,落在何处去实施呢?今天的我们都知道,它在南海边,名叫深圳。深圳有何独特之处?海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深圳远离政治中心,计划体制基础相对薄弱,尤其国有经济比重几乎为零,...
发布时间:
2019
-
08
-
28
浏览次数:19
书目:《亚洲周刊》2019年21期 文/黄宇翔 任正非:怡然自得的面对美国打压 国际运动品牌爱迪达联署要求特朗普重新考虑关税政策 知名运动鞋品牌耐克指关税由美国消费者承担中美贸易战再次升级,美国将华为及旗下七十家子公司列入黑名单,谷歌、ARM等应美国商务部要求,宣布与华为停止合作,顿时让华为陷入不明朗的困局。华为董事长任正非信心满满,表示华为早已未雨绸缪,有足够能力自给自足,不怕美国的打压,更要胁可能退出美国市场。中美贸易战风高浪急,美国最新的打击对象就轮到中国通信霸主华为,不惜祭出对华为的「出口禁令」,要求美国科技公司禁止对华为输出产品,将华为及七十间子公司纳入「出口管制名单」。但事件峰迴路转,特朗普突然又暂缓禁令九十日,华为董事长任正非却似乎无惧美国打压,又不在乎是否有暂缓禁令,怡然自得,颇有谈笑用兵姿态。他认为特朗普「低估了我们的力量」,指出华为具有能力做出和美国一样的芯片,可以自给自足,又强调一直以来华为买美国的芯片,是「融入世界」的象徵,事实上华为自己的芯片比美国的公司成本更低。再者,华为的供应链涵盖诸多美国公司,包括欧洲、日本等企业,特朗普举起的大棒事实上是「七伤拳」,伤人先伤己,会使部分美国公司与华为的生意转到了欧洲、日本企业手上,最终损害美国公司的利益。华为面对美国的打压,看似四面楚歌,但任正非强而有力的反击充满...
发布时间:
2019
-
08
-
24
浏览次数:18
来源:《亚洲周刊》2019年28期作者:邱立本 伦敦街头:保护人身安全是政府基本责任,让人民享有免于恐惧的自由香港警察在维护市民的安全上,压倒伦敦,也使得英国人的优越感被浇冷水。港人可以在安全的香港夜色中,蓦然回首,才会看到伦敦泰晤士河的残酷倒影。英国很多人对香港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优越感?这不仅因为英国曾经是香港的殖民宗主国,也因为近年在香港的政治游行中,往往出现特大的英国米字旗,让一些英国官员感到飘飘然,觉得越来越多的香港人怀念英国的殖民统治。但其实这是不美丽的误会。香港这些「恋殖派」在社会上只是边缘人物,包括那一位近年在示威场合中频频出现的王凤瑶婆婆,其实是在表演她的「行为艺术」,也在展示香港的言论自由,但对于常常往来伦敦与香港之间的企业家和留学生来说,香港赢过伦敦的优势,在于香港治安好太多了,也使得香港可以享有「免于恐惧的自由」。伦敦人都知道,在某些时刻和某些地区,都会遇到人身安全的问题,尤其是持刀攻击(Knife attack) 事件,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二零一八年,伦敦共有一百三十五宗命案,其中七十六人死于刀子袭击,而今年到六月为止,已经有近五十六宗凶杀案。但在香港,二零一八年的命案是四十八宗,而二零一九年至今,只有七宗命案。这都显示从治安来说,香港人的安全感都远高于伦敦。其实香港的留英学生从伦敦归来,才会多么珍惜香港的治安,竟是比伦敦好了不知道有多少倍。三更半夜...
发布时间:
2019
-
08
-
21
浏览次数:53
来源:《亚洲周刊》30期作者:曾浩年导语:香港问题有多重层面,必须理清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的问题所在,才可寻找解决方法。最近两月的大规模反政府行动引发很多人反思香港长期的深层次问题,其中不乏一些开始追忆前特首董建华时期的政策,对香港错失了的机会感到痛心。当年心雄志壮的董建华设想过数个大型计划:中药港、矽港与数码港,都是理论上善用香港既有的优势,即优秀科研人员与集资能力,这些计划只要有一个成功,都能大幅改变香港垄断单一的产业结构,降低生活成本。不难想象当初如若成功转型,香港根本不会需要面对如此棘手难解的死局。但正如我们所见,这些计划要不是胎死腹中就是偏离原意。眼见大陆的产业发展壮大,而香港却停滞不前,难免令人怀缅起董建华时期的理想。可是现实是,董建华失败了,香港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了。因此,重要问题是董建华为什么会失败,或是说香港的社会结构如何对大型的产业升级与降低生活成本的改革构成阻力。香港的问题是多层面交织的复杂问题不能简单归结到单一元素,更不能单纯诉诸于【乱港分子】的存在。虽然香港问题具有多个层面,这并非是新发现而几乎是常识,但香港媒体却普遍倾向于把香港问题简化归咎为单一的口号,例如新移民或【中国因素】,用以吸纳民粹的能量,而香港的知识分子是宣传这种偏见的帮凶,【知识分子】向来否认以客观社会条件看待香港问题诉诸主观情感的【政治正确】,只要不合乎【反中原则】的东西都会被指认为异端,...
发布时间:
2019
-
08
-
21
浏览次数: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