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新闻20200413 4月3日,崔天凯大使在华盛顿接受欧亚集团总裁布雷默主持的GZERO WORLD节目连线采访,就新冠疫情、媒体关系、中美关系等回答了提问。有关节目已于4月11日起在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各平台播出。全文实录如下:布雷默: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很高兴见到您,非常感谢。崔大使:很高兴再次见到你,布雷默先生,这次是在屏幕上。布雷默:是啊。首先告诉我,您最近怎么样?看起来您应该是在使馆落实居家令。还好吗?您现在在家吗?崔大使:我在使馆。我仍然每天上班,因为有很多工作要做。我要维系两国政府间的沟通,帮助美国公司解决从中国运送抗疫物资到美国的具体问题,还要同媒体交流。我们在美国还有人数众多的中国公民,尤其是留学生。坦白说,他们有些忧虑。我要照顾好他们,与他们沟通,努力解决他们的问题。所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布雷默:我知道美国国务院因处理美国在外公民回国的问题已经不堪重负,也许这是过去几周投入外交力量最多的一件事。这也是您投入最大的事情吗——处理在美中国公民相关事务?崔大使:一般而言,保护海外公民也许是所有政府都面临的艰巨任务。在这方面我与美国国务院感同身受。但我们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很多华裔人士在美国有家人、工作或生意,据我了解,他们中认真考虑回国的并不是很多。我不知道接下来情况会怎么发展。但对很多学生来说,他们远离父母家人,其中一些人学生签证很快就要到期,因为...
发布时间:
2020
-
04
-
13
浏览次数:8
来源:《凤凰新闻》2020年4月7日随着疫情的全球传播加剧,自3月中旬以来,美国与其他国家将疫情责任归咎中方并要求中方作出巨额赔偿的现象在增多。先有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律师事务所向法院提出针对中方的集体诉讼,随后有美国参众两院个别议员推动相关决议,近日又有英国智库提出英国应向中国提出总额达3510亿英镑索赔的所谓报告。 这些事件表明,国际合作应对疫情虽是当下国际共识,但有些政治力量却在玩弄法律和政治,以达成持久诋毁和削弱中方的目标。它们的作为现当下看似是不值得理会的闹剧,但实则后果异常严重需认真对待。首先,病毒来源及疫情全球传播的责任追究,将会是疫情平稳或结束后人们普遍关注的核心议题,它直接涉及“国家责任”以及相应国际赔偿等普遍问题。2007年生效的《国际卫生条例》要求,缔约国需及时、有效地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在本国出现的可能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不履行此义务,将会引发相关国家责任问题,从而带来受害国或受影响国对该国追究责任的严重后果。 对后者而言,这通常意味着国家信誉丧失与巨额赔偿,其后果不亚于一场大规模战争中失败方所承担的责任。从新华社4月6日公布以时间顺序对中国抗疫的纪事看,中方不存在《国际卫生条例》所列不当行为。那种以“法律”为由追责中方的逻辑是站不住脚的。这些人实际上是以法律追究名义,试图迫使中方牺牲国家利益和声望,达成对华持久贬损的国际氛围,这...
发布时间:
2020
-
04
-
08
浏览次数:7
来源:央视新闻2020年3月31日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有美国政客和媒体声称,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一个教训是:美国必须与中国“脱钩”。对此,美国《大西洋月刊》3月28日刊登了一篇纽约城市大学新闻学教授彼得·贝纳特的文章《特朗普与中国决裂有致命后果》,警告美国政府,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的教训绝不是美国应该停止与中国的合作,而是美国必须重建被特朗普政府破坏的美中公共卫生合作。 美国《大西洋月刊》刊登的文章《特朗普与中国决裂有致命后果》中美曾有高效的公共卫生合作文章首先列举了过去十多年中美在公共卫生领域合作的突出成果:2002年—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布什政府派出了40名专家协助中国抗击“非典”,结果非常成功。“非典”基本上被控制在亚洲地区。2004年美国和中国开始合作“建立中国的流感监测能力”。在中国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美国政府雇员数量急剧增长,一些疾控中心官员甚至在中国政府内部设立了办公室。2009年H1N1病毒暴发。美中两国卫生部门共享了信息和技术,以促进对H1N1病毒传播进行全国性监测并开发疫苗。2013年H7N9病毒出现。美中疾控中心通过共享流行病学数据并进行联合研究的形式进行了合作。中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疫苗时,迅速与美国同行分享。2014年西非暴发埃博拉疫情。美中两国人员在塞拉利昂一个中国建立的实验室里一起工作,一起从中国运输机上卸下物资。从2014年到...
发布时间:
2020
-
04
-
03
浏览次数:4
来源:凤凰新闻 2020年3月2日文/黄生 今天,一则消息在美国媒体中流传,那就是特朗普政府故意隐瞒新冠肺炎病例,导致了美国实际上新冠病毒在大规模蔓延,就连美国一些州也开始不满特朗普的政策,准备就此进行逼宫。 美国加州一重症病例,在进入医院治疗后,一直被当做流感来治疗,但是一直没有效果,于是加州医院和加州政府准备对他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检测,申请上报到美国疾控中心,美国疾控中心拒绝了对这个病人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这件事情曝光,美国媒体开始对美国疾控中心大力批评,加州政府顶不住压力,强力对这位病人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结果这位流感病人最终确诊的结果是患了新冠肺炎。 如果不是加州政府顶住压力,给这位流感病人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检测,也许真相永远都被隐瞒了,同时也可见,美国地方医院要对病人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竟然要获得美国疾控中心批准,这是一件多么荒唐、多么官僚主义的事情。 现在美国所有的地方都没有独立的权力进行新冠病毒检测,那么美国疾控中心完全就可以操纵和隐瞒实际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很显然他们就是在操纵和隐瞒数据,这让所有人越来越担...
发布时间:
2020
-
03
-
02
浏览次数:14
《亚洲周刊》2019年12月8日 文/梁东屏缅甸政府和人民都把罗兴亚人视为外人,缅甸实质领袖昂山素姬出乎预料的打算亲赴海牙国际法院,为罗兴亚问题进行抗辩,目的并不在于胜诉,而是为了在明年大选之前,塑造为了国家名誉挺身而出的政治家形象,以争取大多数缅甸人的选票。缅甸实质领袖、国务资政昂山素姬及政府近日分别因为国内罗兴亚人问题被控上国际法庭,虽然就实际的法律程序而言,及时遭到定罪,能否有效执行仍然颇有疑问,因此理论上昂山素姬应该可以秉持她面对这个问题的一贯态度,就是相应不理。没想到此次昂山素姬的反应却让所有的人大跌眼镜。根据缅甸国务资政办公室在脸书上发表的声明,昂山素姬将于十二月亲自率团前往荷兰海牙出庭,为缅甸进行抗辩。声明中指出:“缅甸已经聘请了著名的国际律师来对冈比亚的填案提出异议。为捍卫缅甸的国家利益,国务资政(昂山素姬)将以外交部长的身份,率领一支团队堆到荷兰海牙国际法庭进行抗辩。”声明中提到的控案是十一月十一日,西非国家冈比亚在位于荷兰海牙的联合国国际法院(Internal Count of Justice,ICJ)指控缅甸违反了一九四八年联合国的“防止及惩治种族灭绝罪公约”。这个公约系于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二日正式生效“种族灭绝(Genocide)”也在那时首度成为法律用语。联合国国际法院则成立于一九四六年,只受理国家之间的法律诉讼,至今为止总受理一百七十八件控案,缅...
发布时间:
2019
-
12
-
25
浏览次数:25
来源:《多维》2019年7月4日文/何乾强随着中美经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对华科技领域种种遏制行为轮番登场,包括实施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投资限制、技术封锁、人才交流中断等。日前《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发表文章《数字霸权之争》(The battle for digital supremacy)说“如今世界科技领域的格局,已经不是美国动脑、中国出力了!”美国必须重新审视现在中国人的优势在哪儿。文章认为,若要“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需要有一个全局观的判定,而不是简单“膝跳反应式”的接招。目前的特朗普( Donald Trump),似乎“目光短浅”在和中国的抗衡之中,有点“只计较微利而无视大局”。在科技领域,中国与美国依然是存在相当差距的,这点毋庸置疑。但在不少流行的说法里,中国的发展似乎都是美国“恩赐”的,一旦美国收回“恩赐”,中国立刻就要崩盘。他们之所以做出这种描述,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毫无科技实力。这也是幼稚至极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后发优势的位置,“我们和美国还有巨大的差距”,这句话在1978年说,在1998年说,和在2018年说都是可以的,但是背后的含义已经完全不同了。成也市场败也市场统计当前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企业,可以发现其中有八家都是美国的企业,其中前五位全部是美国的科技企业,包括脸书(Facebook)苹果(Apple)亚马逊(Amazon)微软(Micr...
发布时间:
2019
-
11
-
20
浏览次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