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新闻20200701今年两会期间,王毅部长的“超燃”讲话,引爆全网。他说:“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想借疫情敲诈中国,侵犯中国的主权和尊严,敲诈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成果,白日做梦!”感受下,中国“战狼”外交团C位的风采。今天的中国,已强大而不可侵犯。这一路,中国趟过的委屈,永世难忘。第一次耻辱:1993年“银河号事件”1993年7月23日,美国以获得情报为由,无中生有指控:中国“银河号”货轮里载有化学武器原料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要运往伊朗阿巴斯港。美国以莫须有的理由派军舰、飞机对银河号开始跟踪监视,并提出三个无理要求:第一,“银河号”立即返航;第二,接受美国人登船检查;第三,停留原地,等候发落。赤裸裸威胁:不接受条件,将受到制裁。美国同时向银河号所在的国际公海派出了两艘军舰和五架直升机。在强制登船检查被拒绝后,残忍关闭了“银河号”导航系统,迫使银河号只能停在原地。中国38名船员,就这样被困在燥热的印度洋上,长达22天之久。无法靠岸,没有补给。淡水、燃料、食物一天天减少。海上炙烤,很多船员皮肤过敏,长红斑,甚至皮肤溃烂。令人心痛的报道留存救援船,也因美国修改了GPS参数,一次次错开……最终,船员们的生命,让中国只能屈服。中国外交部屈辱回应:同意检查。“银河号”开进了迪拜港,由当地海关与中方一同核查“银河号”货箱。美国强行登船,蓄意侮辱已经再明显不过了。9月4日,总共782个货...
发布时间:
2020
-
12
-
28
浏览次数:4
来源:凤凰新闻20200817中国的海军应该是起于北洋水师,但在甲午战争中,这支海军全军覆灭,所有的海军将士都被革职回乡。这批人的心情肯定是沉重的,打了败仗,可以说是戴罪回乡。可其中有一个人连这个资格也没有,因为他已经父母双亡,妻子也病故了,他面对的就是一对嗷嗷待哺的儿女。要说在晚清这样的惨像也不稀奇,但如果你知道这个人是谁,你就会觉得稀奇了。他就是曾经的第一批留学的海军学员,在威海卫之战中,在海陆夹击的情况下,指挥将士守卫了日岛11天的萨镇冰。萨镇冰败军之将,不敢言钱。可怜一个勇猛的将军并不是一个理财高手,他从英国回来后,先是担任教习,后来投笔从戎,升至副将之位,如今回到家乡,居然只有两袖清风。窘迫的萨镇冰百般无奈,只能凭着自己念过书的优势,找了一个私塾老师的工作,这是他一生中干过的最底层的工作。还好,这样的时间只过了半年。很快张之洞就聘请他做了吴淞炮台的台官,这才让他摆脱了窘境。北洋水师的伤痛散去了,清政府终于决定重建海军,起复了已被革职的副将叶祖珪,授为北京海军水师统领。叶祖珪认为萨镇冰远胜于己,就向朝廷推荐萨镇冰,清廷便授予萨镇冰担任帮统,同时兼“海圻”号管带。回到海军的萨镇冰如鱼得水,不停的升职,到了1902年,他已经成为了整个北洋海军的统领、清朝海军的“总司令”,这个时候恰逢清廷组建的天津水师学堂毁于八国联军的战火,于是萨镇冰在烟台选址,创办水师学堂,他亲定校章,并根据...
发布时间:
2020
-
12
-
24
浏览次数:10
来源:上观新闻20201113凛冬将至,世界正在大变。毫无疑问,不断上演的美国大选新剧情,最近牢牢占据了全世界的头条;但事实上,还有一些事件,可能比特朗普、拜登谁赢谁输更加重要。毕竟,美国大选四年来一次,但有些大事,却可能影响几十年甚至几代人。至少四件大事,正在改变世界地缘政治,甚至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大事一,一场惨烈的战争暂时结束了。现在,全世界最悲愤的民族,可能是亚美尼亚人。在俄罗斯的调停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终于签署停火协议,两国就地停火,俄罗斯大兵进驻。但在亚美尼亚街头,怒火却在燃烧。连续几天,各种游行示威,愤怒群众甚至冲进总理官邸,进行打砸泄恨。他们抗议总理帕希尼扬签订城下之盟,丢失大片土地,丧权辱国。但总理帕希尼扬的解释是:停火对他和亚美尼亚,都是“难以言说的痛苦”,但“可能是最好的决定”。很简单,阿塞拜疆军队正在全线逼近。就在上个周末,阿塞拜疆军队已经拿下纳卡第二大城镇舒沙。从战场态势看,相对弱小的亚美尼亚人,已经难以抵御。无人机打坦克,更让人看到了未来战争的残酷。按照普京的说法,这场战场已经造成几千人死亡。不得不说,对亚美尼亚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苦涩的结果。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战争上拿不到的东西,就别指望谈判桌上能拿回来。不得不说,对阿塞拜疆来说,这是一场重大胜利。发展才是硬道理,国力强大是保证,很多时候很多地方,真理依然在大炮的射程之内。不得不说,在高加索地区,...
发布时间:
2020
-
11
-
16
浏览次数:8
来源:凤凰新闻20200412✪ 傅莹 |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亨利·基辛格 | 美国前国务卿【导读】当我们步入21世纪的第三个10年时,我们面对的依然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的冲击,更是加剧了各国对秩序缺失、安全匮乏、体系失衡、发展停滞等可能问题的焦虑。在世界亟需战胜危机、走出迷茫的关键时刻,中美两个大国的战略动向和利益抉择,已事实上成为决定时代走向的最大变量。能否把握好此一变量,从而促成维护世界和平和增进人类福祉的目的,是摆在中美面前的重大问题。对此,中美外交领域的两位知名人物——傅莹与基辛格2014-2015年4次对话,恰好是一个回应。在对话中,我们既能看到中美两国在利益界定、行为逻辑、战略动机、思维方式、相互印象等方面的分歧,也能看到两国在寻求建设性对话、努力保证双边关系稳定、在求同存异前提下扩大合作等方面的共识。基辛格指出,一般认为未来世界秩序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会有一个新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其中有不同秩序,就像主权国家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发挥作用一样;二是不会有秩序,而会有某种形式的混乱。他认为应有第三种可能性,就是建立一个共同的秩序,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挑战依然很大。本文转自傅莹:《看世界》,仅代表作者观点,特此编发,供诸君思考。对话基辛格:美国与中国▍美国因高估中国而对华焦虑(一)美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兄弟伙伴基辛格:你在美国访...
发布时间:
2020
-
10
-
10
浏览次数:9
来源:凤凰新闻202010021949年,胡兰畦听闻陈毅担任了上海市长,心中五味俱杂。 图|胡兰畦胡兰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将军,这位川蜀美人曾经和陈毅有过一段'互等三年'的苦恋。在1947年6月,胡兰畦在国民党各大报纸上看到的新闻都是'陈毅阵亡'、'陈毅毙命'……他们甚至还大幅报道了陈毅的'追悼会'。陈毅的父母不知消息真假,心中焦虑,就给胡兰畦写去一份书信询问消息。当时根本无从考证的胡兰畦决定赡养陈毅的父母。她把成都东门外的一处果园、田地和房屋全部都给了二老,给他们养老用。那年年底,'陈毅阵亡'的消息被证实为谣言,胡兰畦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她放心不下陈毅的父母,偷偷前往成都去探望,给他们留下了一支二两重的金条和一些衣物。她对陈毅的父母说:'我去参加革命,你们好好照顾自己,一定要等到陈毅受到人民欢迎归来的一天。'如她所说,陈毅被任命为上海市长,终是功成名就。胡兰畦写信要见陈毅,她赶紧来到上海,而接待她的却不是陈毅,是上海副市长潘汉年。 图|青年陈毅在解放战争时期,潘汉年一直在上海处理情报工作。胡兰畦社会关系复杂,当时还无法证实她应得的荣誉,潘汉年对她持怀疑态度,所以在和她说话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胡兰畦的心情:'陈毅多次结婚,这时候已经儿女成群,你找人家干啥?&...
发布时间:
2020
-
10
-
07
浏览次数:7
来源:新华社20200930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30日,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主席先生,各位同事: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在各国致力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经济高质量复苏这一特殊时刻,联合国举办生物多样性峰会,大家共同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中国将于明年在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同各方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战略。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我建议:第一,坚持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破坏的生态危机。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第二,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联合国成立以来,国际社会积极推进全球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等国际条约是相关环境治理的法律基础,也是多边合作的重...
发布时间:
2020
-
10
-
07
浏览次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