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构•大出路
关于香港的新格局、新出路需要香港所有市民的关心、参与;需要各界有识之士,行业精英积极献策出谋;需要特区政府突破旧圈圈、小格局的思维,大胆承担;更需要中央应中华民族复兴大战略和全球半冷战格局变化,更自信更积极调整充实港、澳、台新的大政策和更具体可实施新策略。笔者在“占中”时期2014年9月15日到2015年5月4日间写了15篇评论文章,其中2014年10月14日写的《香港超级智库要研究的课题》简称智库课题,有八个方面的思考(见附录)。今次,笔者尝试在此基础上新提出或再补充一些框架性的初步建议:
(1)香港必须坚决改变维护少数人小集团行业利益的四十年不变的土地政策,改变不合理第二税赋的财政制度
更具体建议,未来10-20年新建100万-200万套房屋。
其中(A)30-40%数量以大中型高档住宅、别墅,实用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土地拍买与建筑发展商入标第一地沿用旧制。这些市场机制的高端住宅不但满足香港富裕家庭的不同需要,甚至为大陆乃至亚洲各地富裕家提供合情合理合法的安乐窝。
其次(B)安排30%-50%数量以50-100平方米为宜。基本超越目前居屋模式,更参照新加坡租屋方式进行规划、建设、分配……其中必须有三个调整:
①楼市地价大约20000港元/米2为宜;
②楼面建筑费采用大面积统一规划、大批量统一采购,材料大力节省材料成本、运输成本、人力成本,每平方米楼造价控制在10000-15000港元/平方米,据说现今香港住宅建设造价高至50000港元/平方米成本(?)而大陆中档住宅建筑费2000-3500人民币/平方米。
③政府必须在全体市民及各行业理解支持情况调整各项法规、法制,包括劳工输入政策,为低成本建设福利房及半福利房开绿灯,提供种种方便。如以70平方米为平均单位面积*40万套,即可节省70*35000*40万=245万*40万=9800亿的建筑费。这样,新居屋的售价大致可调整5000港元/平方呎,这实际已经相当于大陆4-5万/米2,最后(c)安排20%公屋出租,面积30-50平方米,每月租金大约1000-2000港元(不含管理费,贫困家庭另补助),这样按居屋的建筑成本打7折,政府房管部门也不会太亏损营运。
另外补充建议是初定未来10-15年内,年满20岁本港居民青年,(含目前20岁至39岁青年)可获香港政府颁发一份《香港青年家园建设荣誉券》。后连续在港(或在大陆、澳门、台湾等中国境内)生活工作五年以上,该青年无论置业或租屋,可获香港派付《证券》特别红利息,初步参考价值5-10万港元。在港澳台及大陆生活工作10-15年者,可第二次派置并补助10万或以上。此举,为弥补这一代青年人被上一代、上二代香港人予透支了土地房屋30年红利之补偿。
“我们批评的是土地政策,大地产商变成‘恐龙’之后的自私和贪婪只是人性与资本的本能”。(其实他们不但没犯法,而缴纳大量税金和土地金,对香港社会有大贡献)“所以,改变土地财政不是认为地产商是‘地产霸权’,更不能把他们当作社会公敌或阶级敌人。香港政府要做到调整土地政策的同时,也要给大地产商有新的出路,要善于利用资本,特别是大资本的原动力,为香港再创造注入新鲜动力。”
(2)合理合法引入人才,当然包括专业英才和各种劳工
香港100多年来都不断有新移民流入的活力城市。未来香港结合大湾区建设,参与配合深圳示范区建设,香港本身要成为大海洋中心城市,只有引进新的人力资源才有大出路。为此建议制订十年计划,香港引入海内外华人青年50-100万人,(需大学学历以上,年龄22岁~35岁为佳),可设立一定的技能、财力要求。
与此成为人口流动双向的战略措施,是采取自顾原则,香港制订配套优惠政策,订制十年计划,让香港的老人家告别喧闹噪音的大城市生活,在大陆,特别在广东建设《香港家园—“菁英村”“智慧村”“洪福村”》。因为香港是长寿之地,目前65岁以上老人占全港人数16%以上,并且呈每年递增之势。这100多万老年人,无论是中产家庭还是领综援的基层家庭,目前的居住条件、环境都欠佳外,护理水平与娱乐文化设施条件很差。香港政府应当果断大气面对此类似乎本可缓可急的社会问题,应改变以往“议而不决,决而不作,作而无效”的失效管理。香港老年新生活幸福计划的可行性有三:①广东省内具备语言、文化、饮食习惯相同相习优势;目前内地医疗、交通居住条件优胜香港。②按香港现时各类老人家生活水平支出及综援、养老、老人补贴等等费用,在内地生活基本可以维护比香港略高的生活水平。③同时,在二地政府共同统筹配合下,公益、私营、多模式同时存在,应该有助此人口战略的实施。双方得益。
总之,此双向人口流动将大大解放香港生产力,也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水平,做出贡献。
(3)“配合国家海洋发展战略,香港一定要做世界航运中心。”五年前,笔者认为香港不能单纯考虑本港货柜在司机利益和第几号几号码头利益的地区物流中心,应该做:串联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大中心;同时,应兴建航海学校,为大湾区、为中国、为世界培养海洋大产业人才。几年前,董建华先生间接看到我撰写的“智库课题”文章,听说表现非常激动兴奋,认为这些想法很好。估计董先生的智库可能也对这些课题做过深入探讨和研究。但是,令大家意外和兴奋的是中央批准深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同时现在也听闻深圳已经计划实施世界级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这对香港也是重大的敲打和启示。如果在中央的协调下,香港与深圳在大海洋的中心城市联手全面合作,相信不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而且一定是1+1>2的效果和效应。
为此,建议双地政府干脆考虑香港和深圳的大港口和大航运成立政府层面为股东的联合公司,各占50%,这有利双方港口与服务全面合作与协调。当然,在大架构的下面应该有许多项目和业务,这些都不妨碍将来各种形式的合资与合营的运作模式。
(4)香港应大力推动新的医疗产业和教育产业
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最重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并且长期稳定保持人才的聚集,使用、流动,扩大辐射影响。目前虽然高校不少,但对于要成国际性、亚太地域性的教育基地,应该扩大各种专业的大学学院的设立。香港完全可以完善教育产业群,这一构思突破香港本土发展平等与专业教育仅是满足人才需要的单方面投入。香港具备全球(包括中国大陆)教师人才的优势,而学生来源除了本地中学生升大学尚缺30%以上的学位外,大陆每年到英美海外留学高达几十万,也应是香港本地大学的学生来源之一。按目前香港高校教育水平比其他国际大都市相比毫不逊色。另外,现在第三世界的高端人才培养也有很大需要,香港对东南亚地区学生有特别吸引力。简言之,发展高校产业对提升香港在全球的竞争力极有意义。
另外,香港的私营医疗应扩大国际化、产业化。政府需要做的是改革医务人员资质管理法规。一方面,引进国际合规专业人士可以降低全民医疗成本、市民负担;又可以建成国际医疗高端服务基地,创造经济效益。
(5)香港长期丧失货币主权,寄生于美元,有其历史功绩,但也有严重过失
结合目前美元霸权已见衰落的端倪,港币没必要绑死在一棵树。另外,中美冲突已成中长期格局,作为中国的特殊区域,应设法使港币在中美贸易战、货币战有可能帮一把手;最少也使港币定价权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鉴于此,建议实施半篮子计划:港币各与美元、欧元、人民币各联系1/3固定汇率。
(6)大胆决心走科技创新之路,向以色列学习,向硅谷学习,向深圳学习
一切从新开始。最重要有二:一是鼓励香港本地财团摆脱单一依赖地产、金融、保险三大创业“老三篇”困局。二是引导全社会把智慧、人力与资源倾向于高科技与新产业。政府应制定全面系统新政策,使创新者、守法者,甚至失败者不吃亏,最少减轻吃亏。政府应脱下“不干预”之伪善面具,脱下低糊的“白手套”,以负责的态度、热情的支持,善于的提醒风险和协助,使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之先进城市。
(7)鼓励企业、公司、人士向北移,融入大湾区经济区
香港政府应与大陆政府协商,使在大陆工作的香港公司和港人享受香港本土的所得税,或游说大湾区妥善统一、协调粤、港、澳税制趋统一。
另外,建议中央政府,考虑放宽香港青年到大陆升学、就业、创业、生活的各种规定,香港青年应享有一切国民待遇。香港青年是否也可以报考大陆公务员?自愿报名参加军队志愿兵?这些应该交给中央考虑。
(8)最后关于香港媒体生态及中央政府和香港政府加强自身政策、观点宣传和引导社会正能量的建议
任何原因、理由已不需细说,想法如下:
①建议《人民日报》出(港、澳、台版)希望编辑方针能按地气,可读性、知识性强。中、青年乐意接受。
②建议“大公”、“文汇”内部整合改组,整体说,版面、文章脱离“党八股”文风,文字语言应清新简洁,脱离庸俗,反对语言“暴力”,杜绝左派“烂苹果”的形象。然后,“大公”多留好传统;“文汇”干脆改名为“文汇青年报”,特色鲜明可见。
③建设整合中央各频道专题的合适内容,内容形式比较综合优秀节目特色,整合出央视海外综合版,24小时在香港电台特定频道连续播送。
④凤凰台粤语频必须从内容采编,播送形式到人员配备必须改革提升。我认为凤凰绝对有能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不要心痛经费而滥竽充数。
⑤香港电台必须彻底清流整顿提升…不反对编辑自立,但必须有水平有能力的优秀人才集体负责。
⑥建议大陆分期分批组织法律专家来港,与法学院学生及青年律师讲中国宾法与国际法。可借用电视频道扩大传播。以此类推,香港青年应该喜欢听听北京军事专家讲讲与中国相关的战争历史,讲新军事动态,讲新式武器,讲预防中美军事冲突的措施…。
⑦香港需要更多接地气的经济专家、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来港讲课。强烈请求袁隆平院士讲中国水稻,任正非先生讲华为的危机与机遇…
另外,这一次“环球时报”胡锡进总编与香港电台陶杰的对话,显示了大陆另一种风格的“大气”与“理性”,值得香港媒介人士学习借鉴,相当部分媒体人个人的学识和思想境界,已经大大降低香港新闻界同人的整体水平,是否值得大家深思?!
彦山
二〇一九•九•二 灯下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