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彦山学堂 News
云踪·雨痕·读书声
……我睡着,朦胧中感到有人来到床前,原来,妈妈和爸爸端来一盏小灯。这是我下乡八年调回城的第一个夜晚,妈妈象找回丢失多年的宝贝,端详着我。白果脸,弯眉毛,长睫毛,薄嘴唇……他们啧啧地赞我,如同欣赏艺术品。我醒了,但不愿扰了他们的雅兴,假装睡得正酣。他们又悄声地争论:这象他,那象她。爸爸的结论是我的模样虽象妈妈,但比不上她当年妩媚。妈妈坚决反对,在母亲眼里,女儿比自己更美,是世上最漂亮的。泪水已象虫子爬上眼睛,我不敢张开眼皮,只微微地呼了一口气,他们连忙吹熄灯,蹑脚走出卧室。啊妈妈!妈妈的心,妈妈的眼睛…………我不禁想起另一双眼睛,它又深又小,象龙眼果核;噢,还有那皱纹纵横的瘦脸,尖而钩的鼻子,而那二片枯萎的嘴唇,不断地传出低声叹息。这就是我在陆丰山区的“三同户”,一个守寡的老妈妈。她,她二个女儿,一个儿子,对我都非常热情,全部热情的热能相加,抵上冬天的火炉。我受了感动,于是觉得这四张毫无美感的脸还不怎么丑,而对洗不干净的黑陶碗和遍地鸡粪、猪尿也不再介意。不管穷山里人的豪爽和小气是怎么奇怪地混同在一起,但对外来的客人却绝对的欢迎。每天三餐,老妈妈总做着小幻术,一条小鱼、一块...
发布时间: 2014 - 04 - 29
浏览次数:875
那也许是大沙河的支流吧,它从粤东山区的一个小村寨流过。可别少看它这无名小河,由于地势的特殊原因,它也有汹涌的一段呢。在村口,有一座青石桥,五座庞大的桥墩稳稳地扎在河中,分割着奔涌而来的河水;桥下,漩涡一个套着一个,桥墩间的两股水相撞,发出阵阵轰鸣,谁看了都觉得目眩、心跳。当地人谁也不敢在那儿洗澡。你,当年就在这河边的村寨上插队。而今,我不耐烦地坐着,扮演一个尴尬的角色,这里是市文联雅致的大厅,比不得当年在乡下的茅屋里,可以架起脚来胡吹一气;也比不得在学生宿舍,可以一边争论,一边走来走去。大厅里坐满了本市文艺界的知名人士:作家和年轻的文艺爱好者。他们正在正儿八经地讨论着一篇“引起反响”的中篇小说,而小说的作者正是我。在众目睽睽之下,该摆出怎样的面孔呢?显得满不在乎吧,人家会说你自高自大;显得谨慎些呢,别人会不会以为你害怕批评?大家都正面肯定了作品,即使是批评,也不过是在肯定之后来那么一句“恐怕……是不是还差一点……”任何当面的赞扬,不管是多么真诚的,都叫人受不了,可谁叫你这个作者就坐在发言者面前呢?唯有她的捧场使你永远不觉肉麻。在乡下的头两年中,有了她,就没有疲劳,没有苦闷,尽管有时要吃上几个月的稀饭就地瓜,有时累得上...
发布时间: 2014 - 04 - 29
浏览次数:979
《牡丹亭》的《惊梦》一出,以细致的心理刻画,独特的艺术构思,优美的抒情手法,充分显示作者惊人的艺术才能和技巧。杜丽娘由生到死,由死到生,是《牡丹亭》全剧的要领;她的梦即是全剧的关键。在欣赏《惊梦》的艺术美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停留在抽象的和言语的思维世界中,而是留连在独特的人物心理和独特的物质事物(包括环境)的形象世界中。这个独特的人物心理世界和物质世界是直接地或想象地被感知到的,是通过几条感官的渠道,通过梦,向我们打开的。杜丽娘,美丽的形象,晶莹的灵魂,束缚在宦族、名门、绣房中。“人立小庭深院”,封闭的空间使人承受了建筑物死沉沉的重量。灵魂要求挣脱,但是,“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当杜丽娘对着镜台,“没揣菱花,偷人半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含情脉脉、顾影自怜的少女,心理是多么微妙复杂。青春,觉醒,杜丽娘终于突破封闭空间,走出闺阁,来到花园,来到春天和自然的怀抱。人,首先属于自然。开花的季节,开花的年龄,“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杜丽娘,与春天当然有共通的信息。但是,如果“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所以,步出香闺游园,是人之所爱,也是杜丽娘愿望的必然。这意味着,人物环境已经转移,主人公从窒息人...
发布时间: 2014 - 04 - 29
浏览次数:863
文学是一面明镜,它不仅反映社会的面目和本质,还反映人的灵魂。“文如其人”。没有一个优秀作家不在他的作品中顽强地表现“自我”。通过文学作品,我们能感觉到作家的体温、脉搏和灵魂。青年女作家张洁最近连续发表的五篇短篇小说和散文,(《忏悔》、《拾麦穗》、《梦》、《爱,是不能忘记的》、《我不是好孩子》,①)情韵风致,别具一格。作品中敞开着普通人的灵魂,表现了平凡的人复杂而丰富的感情,它们以真善美的艺术魅力,显示了道德与情操的力量。(一)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四人帮”横行时,大肆践踏、扼杀人的心灵。“于是,人们不仅逐渐学会了和习惯于把真实的、特别是带有个人特色的思想和感情深深埋藏起来,甚至久而久之,竟失去了独立观察、思考、感受的欲望和表达个人的真情实感的要求”②。表现在文学创作上是,没有传达出人们真实的心声;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更成了禁区。所有这一切都应该成为过去。作家如果要写出真正称得上文学艺术的作品就必须大胆、率真地剖析各种不同的人内心的真情实感。尤其在今天,如果我们不在更深的程度上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人的灵魂,那么我们的...
发布时间: 2014 - 04 - 30
浏览次数:941
当代文学的长河,经历了十年冰期,终于从坚冰中苏醒,迈出艰难的第一步,解冻了。它时而汩汩不休,如泣如诉,说出祖国的苦难;时而汹涌澎湃,怒吼长啸,喊出人民的愤慨;时而潺缓淌流,自由舒畅,唱着生活的新歌;时而一泻千里,奔腾激越,凑出时代的旋律……在这复苏时期的文学潮流中,飞溅出一朵朵闪烁着奇光异彩的浪花!茹志鹃、谌容、张洁、张抗抗四位女作家最近发表的一部分作品①,正是这些浪花中分外绚丽夺目的几朵。她们以饱含感情的艺术魅力,拨动了读者的心弦……一、文学离不开感情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②。” 在否定人的感情,扼杀人的个性的年代,当然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艺术。枯燥乏味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小说,不但是思想的牢房,而且是感情和形象的坟墓。在“十年浩劫”的文学冰河时期,作家的灵魂被扭曲,热血被冻僵,只能“奉旨”给抽象概念披上“高、大、全”的外衣,给“假、丑、恶”的理念贴上一层金薄。那些“阴谋文学”中的“人物”,尽管雄赳赳,气昂昂,三分象人七分似...
发布时间: 2014 - 04 - 30
浏览次数:1334
中篇小说《波动》(发表在《长江文艺》丛刊81年一期),一部思想上和艺术上很有独创性的作品,写成于一九七四年;“在整个黑色的海洋中,她是一个光闪闪的浪头,而星星则是无数的飞沫。”时代,无论伟大还是渺小,历史的书桌上总散放一本本生活的书。它们向宇宙欢呼和叹息,它们的灵感来自纷纭万状的世界,它们内在的光,又扩散到明亮的空间……《波动》作者是青年诗人、作家,与我们是同一代人;他的创作和我们的欣赏,无疑都饱含着青年的感情。有人说:“年青人在感情上的波动是一时的。”或许是这样,但,世界永远有年青人。不过,我们善良地相信波动的年代已经将结束。下一代青年,如果感情有新的波动,或许是到冰冷的月球或闷热的木星旅行一周,回到温暖的地球的时候。旋转的空间、跳跃的时间、多层次的立体结构、诗歌的节奏、优美的曲线、心灵的音响和朦胧柔润的画面,是作者对现代小说表现方法艺术探索的尝试,也是《波动》的艺术收获。但是,“在整个感性世界里,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所以人的性格是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世界上最高的美。至于世界上其它各级存在物只有按照它们暗示到人或想到人的程度,猜或多或少地获得美的价值①。”我们欣赏艺术,我们首先欣赏人。一、肖凌海里的一个波叹息着,企望着&a...
发布时间: 2014 - 05 - 02
浏览次数:900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